楊陽
本周前半段的暴跌,讓投資者對本輪牛市產生了懷疑。對此,博時基金股票投資部總經理兼價值組投資總監、博時精選基金經理李權勝表示,至目前為止,本輪牛市邏輯未發生大的變化。小的變化體現為政府層面對市場上漲節奏的把握。近期國內房地產市場有所回暖,尤其是一線城市,但其漲幅和持續性相對有限,相比目前股市的賺錢效應和資產配置比例來說,資金持續流入股市的趨勢難以很快改變。
創業板壓力凸顯 牛市邏輯未變
創業板指數在6月8日已經出現過一場幅度達到4.67%的暴跌,按照以往“化險為夷”的經驗,在隨后的反彈中,指數一般能較快創出新高。但到目前為止,創業板指數并未能再創新高,而且還再次出現超過5%的大跌。
“引起創業板大幅調整最直接的核心因素就是市場對創業板快速、巨幅賺錢效應預期的喪失。”李權勝認為,目前創業板面臨的壓力在慢慢凸顯,創業板和主板前期在估值方面的差距未來可能逐漸收窄。
李權勝認為,在目前創業板領跌的環境下,市場風格從成長轉向藍籌的這種轉換可能性在逐步累積,但尚未達到全面轉換的程度。“要從成長轉向藍籌需要有如下的情形出現:一是基本面預期的改變,比如宏觀經濟復蘇明顯等;二是市場面的變化,比如創業板個股較大幅度下跌,改變投資者未來盈利預期。”而即使市場風格不是完全轉向藍籌,他認為目前也不可忽略部分藍籌板塊仍然有不錯的投資機會,主要包括大消費行業的中盤藍籌,國企改革相關的標的。
市場仍處于較強的趨勢中,但是考慮前期市場漲幅過大導致市場整體估值水平較高,對于規模較大的基金來說,李全權勝表示考慮提前對組合進行一定操作來控制風險。“我們會關注潛在風格切換的可能,降低前期漲幅過大的新興產業,增持部分今年表現相對平淡的行業及個股;適度提升相關行業及個股的集中度反而有利更好控制風險。”
后市關注三類投資機會
從近期市場來看,多只國企改革股表現活躍。國企改革自去年以來開始成為資本市場的焦點。隨著6月5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在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中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的若干意見》和《關于加強和改進企業國有資產監督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的意見》等,國企改革再次進入政策密集推動階段,改革局面逐步明朗。
至于投資機會,李權勝表示,后市可關注國企改革等三類機會。“由于前期市場上漲速度較快,累計漲幅較高,我們認為中短期市場有較大可能性開始轉入震蕩整固階段。下半年投資者需要重點關注的因素包括:1)國際,主要是美國經濟復蘇情況及美聯儲加息的進展,由此影響美元的走勢;2)國內,一方面需要觀察國內經濟情況,包括GDP增速、CPI等;一方面需要考慮政策的可能變化,包括貨幣政策及財政政策,以及對資本市場影響最直接的金融體系方面的改革推進,如注冊制等。而大類機會則主要包括:1)國企改革繼續推進的機會;2)金融制度變革帶來的國內國際跨境市場(中概股回歸)、主板到新三板等國內資本市場跨層級的機會;3)風格切換帶來的投資機會,比如股市熱點從新興行業轉為金融地產、消費等傳統行業。”
目前,市場普遍預計,國企改革頂層設計方案有望在近期公布,國企改革主題或將迎來催化劑。隨著國企改革總體方案漸行漸近,國企改革也將成為中長期重點關注的投資方向。
“快牛”轉“慢牛” 市場逐步恢復理性
上周出爐的經濟數據顯示,當前經濟仍較疲軟。本周一,股指盤中跳水后沒能如往常一樣收復失地,最終滬綜指下破5100點。業內有人士認為,短期看,疲弱經濟數據令市場謹慎情緒升溫,加上本周25只新股申購,A股調整時間段大概率被延長,但政府推出更多措施預期在增強,慢牛行情確定性有望進一步被夯實。
針對這一輪股市的新行情,李權勝指出“在牛市里,其調整也會相對劇烈,尤其是在短期進入相對高位,2007年那波牛市也有類似情形。我們認為無論是從監管層角度來看,還是市場本身未來走勢來看,從‘快牛’轉向‘穩健牛’是相對理性的;但是市場本身很多因素決定其很難改變慣性,所以我們認為只有震動或調整進一步加劇,市場才有可能變得更為穩健。”
而對于行業和個股的走勢,李權勝則認為,中長期來說市場仍然有較大可能性可以繼續大幅上漲。只要國內經濟底部企穩,銀行等金融機構不會爆發大規模壞賬風險,再加上以國企改革為代表的國有資產證券化持續推進,上證指數超越2007年高點將是相對可期的。
李權勝認為,從5月份宏觀經濟數據來看,國內經濟略有改善,但幅度有限,國內實體經濟仍然處于低速增長階段,短期數據很大可能不會影響貨幣政策大方向。未來降息、降準仍然是可期的,但也不一定很快會有大幅降準或降息。“有實體經濟呈現較好程度的復蘇增長、同時這種增長持續一段時間,國內貨幣寬松政策才可能會逐步收斂。目前來看,國內通脹壓力較小,所以預期國內貨幣政策仍處于相對寬松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