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

投資大師彼得·林奇曾經創造了一個術語叫做十倍股,意思是股票價格可以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上漲超過10倍以上的股票。
雖然8年算不上一個很短的時間,但是以8年這樣一輪完整的牛熊周期來衡量股價超過十倍的股票卻不失為一個好的界定方法。
通過對這八年中有交易的股票進行統計,我們發現,這其中有39只股票實現了股價的十倍增長,這在1268只股票中占比為3%。
縱觀這些十倍股,我們看到,其中不少是通過資產重組而實現業務轉型,由此引發了資金的追捧,從而股價實現了飛躍。真正通過自身業績成長、利潤增長,從而帶動股價的上漲個案卻并不多。
平潭發展80倍漲幅領銜
平潭發展(000592)在上一輪牛市的時候,并不叫這個名字,當時它的名字叫中福實業。2014年初,隨著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平潭港口岸對外開放,該地區相關上市公司遭游資爆炒。當時的中福實業股價開始暴漲,短短一年時間漲幅超過一倍,而當時市場并未走強。隨后,中福實業表示,考慮到公司長期發展戰略及其后續影響,更名為“平潭發展”。如此一來,公司更是成為平潭港口概念炒作的熱門股票,這家2014年每股收益才2分錢的公司,目前股價被炒到了30多元,不可謂不瘋狂。
排在漲幅榜第三的華數傳媒(000156)則是通過重大資產重組實現了股價的大漲。原殼公司嘉瑞新材以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方式向華數集團、千禧龍、二輕集團、東方星空和浙江發展購買其所持有的華數傳媒100%股權。由此,公司轉型為擁有包括IPTV、互聯網電視、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手機電視等新媒體運營牌照的有線網絡運營商。股價也隨之水漲船高。同華數傳媒一樣,漲幅排在前列的華夏幸福(600340)亦是通過重大資產重組實現了股價的翻身。華夏幸福此前名字叫中福實業,后華夏幸福以其持有的京御地產100%股權作注入資產,至此公司完美變身區域開發專家。
而在這些烏雞變鳳凰的公司中最引人注目的公司當屬國海證券(000750),其八年前的股票簡稱為桂林集琦。在國海證券借殼復牌后,該股股價當天即實現翻倍,此后股價一直震蕩向上,特別是在去年下半年券商股的翻倍行情中,國海證券股價從9元起步短時間內漲到21元,十分驚人。
事實上,在漲幅較大的股票中,我們也發現了有一些是依靠自身經營發展,業績的穩健增長實現了股價的上漲。比如排在漲幅榜第二位的三安光電(600703),以及浪潮信息(000977)等。
從三安光電近幾年的業績情況來看,公司僅在2008年和2012年出現過短暫的凈利潤下滑,其他年份均實現了業績的增長,特別是2009年-2011年的三年間,公司每年的凈利潤增速都超過100%,業績出現反轉的2009年甚至同比增幅達到246.11%。
與三安光電有異曲同工之處的是浪潮信息,公司在這八年時間里,也僅有2009年和2012年業績出現下滑,其他年份也都實現增長,而有些年份的凈利增長幅度還不小。
事實上,像三安光電和浪潮信息這樣的股票,才與彼得·林奇定義的十倍股相吻合。這些公司所處行業都是高速增長的行業,同時公司競爭力又十分突出,在良好業績的依托下,才吸引了投資者不斷推高股價,最終成為十倍股。
個股市盈率已相當高
其實,我們很容易就從這些十倍股中發現,行業分布具有集中性的特征——計算機和房地產板塊的公司最多。
其中,房地產公司有華夏幸福、順發恒業、萬方發展、榮安地產、泰禾集團、洲際油氣、陽光成、盈方微和中茵股份,計算機行業的公司則有金證股份、浪潮信息、信雅達、恒生電子、東華軟件和神州信息。
之所以房地產公司較多,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為是借殼上市的房地產公司占了很大一部分,而計算機行業公司入圍較多,則是由于該行業處于發展上升期,涌現了一批業績良好的公司,從而帶動股價的上漲。
我們同時注意到,十倍股中有不少股票的市盈率都已經相當高,萬方發展的市盈率竟然達到5391倍,棱光實業的市盈率則有3280倍。這似乎已經只能用市夢率來形容了。此外,市盈率超過100倍的公司有23家。中茵股份由于近三年業業績均為負數,無法用市盈率來衡量。
上述公司中,市盈率在50倍以下的公司已經屈指可數,僅有泰禾集團、三安光電、康美藥業、金螳螂、陽光城、華夏幸福和順發恒業7家公司。<\\Hp1020\圖片\13年固定彩圖\結束符.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