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柄根
《動態》:本周四市場大跌,后續應該有不少優質股票出現“跌出來的機會”。我們注意到中國天楹(000035)近期與安徽太和縣簽訂垃圾發電特許經營BOT協議,項目建設規模為900噸/日。垃圾發電的前景如何,這個股票后續有沒有較大的機會?
孔銘:5月中旬以來,市場漲得確實有點瘋狂,怎么看待市場的大跌,我比較同意你的觀點,就是市場后面會有“跌出來的機會”,這是個股的機會而不是整體市場的機會,后市我的判斷是個股分化會加劇,所以在選股上要更為謹慎。
中國天楹這個股票名字,不少投資者可能不太熟悉,它實際是*ST科健重組而來。垃圾發電的市場前景還是很廣闊的,這次中國天楹中標900噸/日安徽太和項目,是公司第一個中部省份項目,標致著公司項目的全國布局進一步完善。
可以這么理解,中國天楹從所在地江蘇南通起步,目前項目所在地已遍布東北、華北、華南、華東等中東部地區。本次項目簽訂后,公司垃圾焚燒發電處理能力達到12300噸/日,未來我預計公司還將進一步通過新簽和并購等方式擴大市場份額,提高市場競爭力。
《動態》:我從財務數據看到中國天楹2014年凈利潤是極高速的增長,后續它的擴張速度看起來也很快,如果結合成本等方面的綜合考慮,凈利潤能否同水平增長?
孔銘:這個問題需要比較細致的分析,從產能的角度來說,中國天楹2015年運營垃圾發電項目將產能增速將超100%,運營進入高速增長期。
我手頭的數據是,截止2014年底,公司投運4個垃圾發電項目,合計產能3250噸/日。2015年一季度如東三期、濱州一期項目已經投產,預計海安二期、遼源一期將于2015年二季度投產,再加上公司于2015年2月收購的1000噸/日平湖項目,公司2015年運營產能將達到6900噸/日,比2014年增長112%。
整體來說,目前公司在手項目總處理能力12300噸/日,在建項目約是2014年的2.8倍。
再往后面看,延吉項目(1200噸/日)、莒南項目(800噸/日)、太和一期(600噸/日)、預計于2016年投產。遼源二期(400噸/日)、濱州二期(400噸/日)、牡丹江項目(1200噸/日)有望于2017年投產。
并且外延式擴張是公司的既定戰略,公司每年有望通過新簽、并購獲得2到4個項目,垃圾發電運營進入快速增長期。由于目前垃圾發電普遍采用的BOT、BOO模式均屬PPP模式,模式較為成熟,PPP模式擴容有望在垃圾發電領域取得顯著進展,這當然利好資本實力雄厚、項目儲備豐富的公司,然而凈利潤的增速可能略滯后于產能的提升。
《動態》:公司目前在垃圾發電領域的地位如何,您說到項目的擴張以及擴張的模式,這意味著資本支出很大,公司在這方面有沒有足夠的實力和充足的資金投入?
孔銘:實際上中國天楹在2014年底在深圳前海獨資發起天楹環保產業基金;2015年2月又與東源(天津)股權投資基金共同出資設立天楹東源,公司權益51%。
一南一北2只產業投資基金的成立,使得中國天楹能夠充分利用各方的資源,抓住當前行業重大發展機遇,以產業整合與并購重組等方式,迅速擴大市場份額。至于行業地位,它已經是加速向行業龍頭地位發起沖擊。
這種龍頭地位不局限在垃圾焚燒發電上,因為中國天楹在垃圾焚燒設備及運營上的優異表現,促進了公司其他固廢領域訂單的拓展,實際它是在打造固體廢物處理的全產業鏈。
我們可以看看2014年公司中標的阜陽飛灰固化項目、廈門垃圾坑房頂修復工程、廈門臭氣治理工程等項目;公司2014年底設立南通天德進軍建筑垃圾處理領域,餐廚垃圾處理也于同期啟動。從實際情況看,后續中國天楹也會積極拓展污泥處理業務,戰略上已經是致力于打造固廢處理全產業龍頭,固廢產業鏈的延伸將打開公司新的成長空間。
《動態》:現在環保概念股仍然是熱點,但是環保類企業實際能夠體現業績的不多,穩健型資金更害怕只有概念而沒有業績。從長期投資的角度來說,中國天楹的行業競爭優勢是什么,固廢處理的技術門檻如何?
孔銘:環保概念我認為是一個“長牛”的投資領域,當然具體到公司和個股,又必須嚴格區分和選擇,有些打著環保旗號,但是在業內缺乏技術優勢和研發實力的公司,只能是曇花一現的股價炒作。排除這些偽環保股后,實際目前A股市場里的環保股可選標的也不多,體量還是偏低的。
中國天楹比較純粹,是專注于垃圾焚燒發電整體解決方案的運營商。技術能力是這個行業的長期競爭保障,就目前而言,中國天楹擁有專利72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爐排爐設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單元模塊化大型生活垃圾焚燒爐”獲國家火炬項目。
另外,公司裝備技術二惡英排放達到歐盟2000標準,飛灰等三廢排放也達到或超過國家標準。
此前,公司環保設備主要滿足自有發電項目建設使用,2013年起開始對外銷售實現了爆發式增長,2014年公司環保工程業務收入2.78億元,同比增長3216%。
從調研情況看,2015年公司將繼續擴大環保設備的產能(2014年銷售10套左右),預計未來公司環保工程將和項目運行一起保持高增長。
《動態》:垃圾焚燒發電行業的市場空間還有多大?這方面有沒有具體數據估算?
孔銘:這方面的市場需求是比較容易測算的,因為隨環保監管趨嚴,未來3-5年將是垃圾發電行業發展整合黃金期。2015到2016年垃圾焚燒發電投資仍將景氣,需求有望達到500億元左右,“十三五”增速放緩但市場空間仍有望達900億元。另一方面,監管趨嚴、環保提標對企業系統集成實力和項目運營水平提出更高要求,設備落后、管理不善的企業必然面臨更新換代、被兼并整合,尤其在二三線城市存在著廣闊市場空間。
《動態》:后續在固廢處理新領域上,公司有沒有具體的戰略安排?
孔銘:我了解到的情況是,中國天楹實際已經制定了拓寬上下游產業鏈及圍繞城市固廢處置開展從城市垃圾收運體系到城市餐廚垃圾、城市污泥焚燒的戰略規劃,未來有望接力垃圾焚燒項目支撐公司長期快速增長。垃圾清運方面,公司上市前已積累了如東、海安地區項目經驗,集團亦具備垃圾中轉設備制造能力。污泥處置,公司牡丹江市項目已進入環評,投產后有望形成標桿向其他區域推廣。具體觀察來說,2014年以來,公司進一步與南通等地的相關部門在城市生活垃圾區域統籌、餐廚垃圾及可再生資源利用等項目進行商談,推動在上述細分領域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