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用電腦上,USB現在已經是最常見的接口之一。自上世紀90年代初誕生后,USB標準經歷了數次更新換代,每一次更新都會帶來傳輸速度上的大幅度提升。2015年,英特爾、技嘉等IT老牌企業發起了USB3.1標準。這種新標準,將會如何改變電腦配置狀況?USB3.1真的可以替代顯示器接口嗎?本文通過七個問題的回答,向大家科普一下USB3.1。
答:USB的頻寬從1.0版本(1.5Mbps)、1.1版本(12Mbps)、2.0版本(480Mbps)到3.0版本(5Gbps),速度已經有很大的進步了。而USB 3.1將把頻寬再翻倍,提升至10Gbps,同時編碼率也再度提升。
USB 3.0為8b/10b編碼,也就是每傳送10bit資料中,只有8bit是真實的資料,剩余的2bit作為為檢查碼,因此頻寬會有高達20%(2/10)的損耗。而USB 3.1使用128b/132b編碼,在132bit的資料中,只需4bit做為檢查碼,傳輸損耗率大幅下降為3%(4/132)。
根據測試,在傳輸中USB3.1能達到將近800MB/s的數據存取速度。相比于USB3.0,速度替提升了將近一倍。
答: 說起這個,就得談到USB協會。
USB協會是USB接口的定義者,是一個由英特爾、IBM、微軟、NEC、DEC等IT巨頭發起的聯合組織。這其中,英特爾(INTEL)是最大的CPU供應商,占據了全球桌面電腦CPU市場份額的80%以上。USB作為一種接口,它與CPU進行信息溝通的數據格式都需要經過英特爾的認同。所以對USB接口的整體規格定義,INTEL具有絕對的話語權。
如果叫USB4.0,一方面意味著性能相對于USB3.0的大幅度提升,另一方面也相當于說全行業共同認可和執行。這樣一種標準,并非短時間內可以做出來。
在USB4.0出來之前,英特爾先拿出USB3.1,相當于投石問路,盡快把新規格、新技術的甜頭帶給用戶,同時爭取整個行業的認可后再成為行業標準。到那個時候,估計USB4.0就水到渠成了。
答: USB協會暫時還未發布有關USB 4.0的規劃信息。USB 3.1規范本身就提供了大量的新功能和新接口,以技嘉為代表的主板廠商也表示,他們正在開發更多新主板,深度挖掘3.1的功能和應用。
一般而言,從USB協會宣布開發新規范,到新規范正式推出,期間會經過數年的制定、設計、發布、普及的過程。這中間要經過多種博弈,短時間內,USB4.0是不可能出來的。
目前,USB3.1還有很大潛力可挖,未來數年間,它一定會成為競爭的焦點。
答:現在USB3.1分三種接口,Type-A(Standard-A)、Type-B(Micro-B)以及Type-C。第二種主要用在手機和平板上,這里先不提。
英特爾和技嘉的USB3.1組要采用Type-A和Type-C兩種接口。
Type-A接口目前最常用,可以直接兼容用戶現有USB 3.0和USB 2.0設備,在提供強大的傳輸效率的同時最大程度的保證用戶的兼容性。要注意的是,USB3.1的設備雖然可以插到3.0和2.0上,但速度會受到影響,比如在USB2.0的上限就是480Mbps
Type-C接口是最新的接口規范,首次在USB接口上實現正反任意插拔。不用再管方向,怎么插都行,大大提升便利性。此外,隨著Type-C接口設備的日益豐富,高清視頻輸出,超級充電技術等功能也將逐漸向用戶普及,讓用戶享受到Type-C接口真正的強大之處。
從目前來看,Type-C是未來USB3.1的發展方向。
答:可以明確的說,能!
目前USB 3.1接口已經可以支持輸出顯示信號給顯示器,最高支持4K 60禎輸出。USB 3.1規范本身支持高達100W的供電。在Computex 2015(臺北電腦展)上,USB協會展臺上就有USB3.1直接供電顯示器。
雖然這種顯示器還未進入市場銷售,但隨著USB3.1的普及,不久的未來應該會有相應產品出來。到那個時候,有一臺配置了USB3.1接口的技嘉主板電腦就可以直接升級USB顯示器了。
答:作為全球屈指可數的主板生產廠商,技嘉與英特爾的關系向來良好。英特爾的新技術率先應用于技嘉主板也就不足為奇了。
早在2015年6月就有消息稱,技嘉最新的100系主板采用了Intel官方的Alpine Ridge控制器,是市面上唯一通過Intel認證的USB3.1主板品牌。采用Alpine Ridge控制器,USB3.1主板完全可以全速運行2個USB3.1設備同時不會互相影響傳輸速度。
答:兩者應該都是USB2.0的速度規范,理論上限應該是USB2.0的標準480Mbps。不過實際的運行性能可能會因為USB 3.1設備和電腦配置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就目前來看,USB3.1是向下兼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