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德俊

“十三五”來了,我們要保護我們的環境,這種環保意識要轉化成一種普遍的自覺行為,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讓人人都參與到環保中來。
說到環保的問題,地方政府這幾年都在背黑鍋。一說環境不好,就是地方政府不作為,或者只注意GDP不顧環保。但是正如專家所說:經濟增長最快的時期,也是污染最重的時期。說明這是一種規律,既然是規律,這是必須要經歷的。
我們基層政府也逐漸意識到了環保的重要性。過去讓老百姓增收,只要兜里有錢,他就高興。現在光是有錢不行,空氣不好、環境污染,他一樣對你有意見。
基層工作要聯系群眾,所以我們也在思考怎樣把環境搞好,讓老百姓生活得更舒服。我們貴州現在發展大數據、云計算,也是出于這方面考慮。從我們自身能力來說,做一些傳統的擴張其實更容易,但是我們選擇了大數據。
就我們荔波縣來說,既是世界遺產地,也是國家5A級景區,也是聯合國人與生物圈保護單位。我們的環境非常好,我們那里的人民天然對環境比較敏感、比較敬重。像荔波這種生態環境好、旅游資源好的地方,能不能走“生態文化經濟之路”呢?
之前我們走的是傳統工業化、城鎮化雙輪驅動的道路,我們如果把生態文化經濟作為追求的目標,我們會遇到很多難題,但是現代科技和專家智囊的理念都非常先進,不論有多少困難,我們一定要走下去。
最后我們定下來:走“生態文化經濟之路”。
我們有30萬畝原始森林,自然環境方面有著天然的優勢,所以我們提出來發展“全域旅游”。“全域旅游”的前提和基礎就是生態文化,它禁止的部分就是高污染——水污染和大氣污染。在我們的區域范圍內,重化工項目是不談的。我們就依靠我們的天然資源,來發展旅游。
作為一個縣的經濟來說,只發展旅游是不行的。所以,我們把一產二產三產都納入到這個體系,前提是一定要堅持為環保服務的態度。比如農業,旅游可以和農業結合起來,讓大家來體驗,就可以產生效益。另外,我們打算在全域范圍內,首先開始做無公害的全覆蓋,有條件的話做一些生態的、有機的、高端的農產品。這樣從田間到餐桌,保證了舌尖上的安全。
工業方面,我們做旅游產品和農產品的加工。然后我們還做了一些升級,像電商、大數據、動漫產業等,現在都在推了,已經逐步落地。我們還招攬一些偏好環境好、不限定在大城市的國外研發機構,城鎮化這方面我們也是走生態優先,把環保理念植入進去。
這次我們被評為“2015民生示范工程”前十強,對我們是一種鼓勵,我們需要做的還很多。“十三五”來了,我們要保護我們的環境,這種環保意識要轉化成一種普遍的自覺行為,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讓人人都參與到環保中來。
(本刊記者暢婉潔根據錄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