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征
對于前沿部隊而言,要在復雜的局勢中贏得戰爭,既要提高作戰能力,也要提高適應性。為此,美國陸軍正在集成先進技術,打造更趨精干和高機動性的指揮所,以支持遠征部隊——


在過去10年里,典型的旅指揮所給人的印象是這樣的:數百英尺長的電線和電纜、到處堆放的運輸箱和笨重的帳篷,所有這些需要一個排的士兵花費一整天才能架設完畢?,F在,技術進步和采辦方式的改進使得陸軍能夠轉型以往的指揮所,使其更趨精干和靈活,以支持遠征部隊,遂行遠征作戰。
采辦部門正在提交指揮所的建設方案,在提高能力的同時,降低指揮所對空間、載荷量和能源消耗量(SWaP)的需求。美國陸軍正在綜合運用4G LTE/Wi-Fi(4G LTE是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其是針對蜂窩移動通信網的,是3G的升級版——編者注)、虛擬硬件、基于Web的任務指揮應用程序和智能電源等新興技術,以整體的靈活方式打造新型指揮所。新型指揮所將是一個更為有效的指揮機構,不再是一個固定中心,而是能夠在任何時間和地點,支持任何任務的賦能器。這種小型高機動性的指揮所甚至可以是在衛星終端、保密或非保密IP路由接入點和裝備WIN-T“增量”2系統的戰斗車輛保障下的一個充氣帳篷。
在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行動中,指揮所龐大、笨重、復雜,需要大量時間架設、移動和撤收。這樣的指揮所對于遂行相對靜態作戰的部隊來說或許還算是“一勞永逸”,然而隨著美國根據新的作戰概念,向區域專設部隊的轉型,以便在突發狀態下迅速對危機做出反應,部隊將需要機動性強且規??勺兊倪h征型指揮所,能夠支持各階段戰術行動、各種樣式的機動作戰,滿足作戰理論對指揮所運用的需求。
新型指揮所將不再是單純的方艙或掩體,而是任務指揮和態勢感知的賦能器,能夠支持處于不同作戰階段的指揮官與參謀人員,無論是在本土基地、飛行中、剛剛著陸的軍隊中,還是后續在不同級別的較大規模的戰術行動中心內。裝備衛星終端的新型指揮所機動性強,并且可將作戰部隊接入高容量的WIN-T網絡,從而將網絡擴展到戰術前沿。
這些新系統將支持“以師為領導”的陸軍作戰概念,(在師的指揮下)擁有模塊化的、可重組的輕重型部隊,能夠組成一系列適應不同級別的力量結構體系。美國陸軍將能夠向前方部署較小型的“規模適當”的部隊,配有若干較小的機動戰術指揮所,從而可同時在多個地區遂行干涉和作戰行動。擁有配備陸軍機動戰術通信網絡的戰斗車輛,作戰人員戰術信息網(WIN-T)“增量”2和相應的任務指揮應用程序后,戰術指揮將比以往更為靈活。對特定部隊和任務而言,這些網絡化平臺還可以集成到各類新式掩體,例如充氣式氣柱帳篷或牽引式硬壁方艙。這些指揮所掩體可以在半小時內架設完畢,由一天時間縮減為半小時,效率提高了幾十倍。

快速反應部隊的反饋意見將有助于提升新型指揮所的能力

美國陸軍指揮所4G網絡正在進行測試中
為了完成新型指揮所建設,美國陸軍正在轉變其以往的指揮所采辦方式,采用整體分析的發展方式,在用戶、采辦方和科技界之間展開協調。新型指揮所的需求論證、技術開發、集成和列裝,涉及眾多單位,以及大量利益相關方提供的商用與政府產品、服務和基礎設施。隨著美國陸軍力量現代化的繼續推進,這種整體分析的方式會影響當前和未來的其他項目。
例如,在美國陸軍訓練與條令司令部進行未來指揮所的需求論證時,代表指揮、控制、通信、計算機、情報、監視和偵察部門的工作組會參加進來,提供對于技術現狀和發展的統一的、全面的評估。
美國陸軍戰術指揮、控制與通信項目執行辦公室和通信電子研發與工程制造中心協作進行了兩個師戰術指揮所的快速集成,其中一個師戰術指揮所是來自輕型部隊的第82空降師,另一個是來自重型部隊的第3機械化步兵師。美國陸軍還將從中吸取用戶的初步反饋。部隊在快速反應和早期進入狀態下的專業反饋意見,將有助于形成對于指揮所戰術和戰略手段及需求的綜合性結論。美國陸軍還計劃獲得來自其他部隊的意見,以便推進新型指揮所能力的形成和不斷提高。
應急救援行動往往需要快速向前方提供信息與決策,例如在非洲進行的“埃博拉”病毒應對工作,因此,在提供快速反應的許多網絡通信系統中,美國陸軍裝備了非保密Wi-Fi能力,對軍方和非政府組織提供支持。
在途任務指揮能力可在飛行中接入WIN-T骨干網絡,允許指揮官利用任務指揮應用程序,并提供對于視頻電話會議、IP語音電話和來自無人機的情報、監視與偵察信息。
在作戰能力和結構形態更新方面,網絡集成鑒定(NIE)將繼續發揮重要作用,以便提供對不同級別部隊、作戰階段和任務的最佳支援。于2015年秋季展開的NIE16.1演習中,一套新的指揮所能力組件包括改進電源配置方案、硬件加固、保密無線網絡和遠征方艙,而單獨部件的能力評估則已安排于2015年5月的NIE15.2演習中進行。

美軍士兵標配平板電腦已是常態,在未來指揮所的構建方案中,指揮官可以通過平板電腦或智能手機收發保密信息

2 0 1 4 年3 月,美軍士兵在阿伯登試驗場的指揮所計算環境下演示多項作戰功能web應用程序和敵我位置圖標
在簡化指揮所的工作中,美國陸軍正在解決第一項復雜性的影響,這也是大部分美國家庭都已經解決的問題:通信線路。
在2014年5月的NIE14.2演習中,第86遠征通信營對4G LTE/Wi-Fi通信系統進行了評估。保密4G/Wi-Fi通信體制將在美國陸軍重新設計指揮所的過程中發揮顯著作用,它具備戰術和保障兩方面的優勢。4G/Wi-Fi將不再需要大量線纜,也會降低保障負擔和戰略運輸需求量,并將進一步縮短指揮所的架設與撤收時間。這項技術還將把指揮官和參謀人員從他們在傳統指揮所的工作站上解放出來,允許指揮官通過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收發保密信息,而不需要專門的加密硬件。任務指揮的應用程序還包括在機動中遙控傳感器,接收來自飛行檢查點和無人機的實時視頻。
在為軍事網絡提供保密4G LTE/Wi-Fi通信保障中,信息安全一直是美國陸軍面臨的最大挑戰。在國家安全局(NSA)、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聯合參謀部和單兵“奈特勇士”項目辦公室等機構的共同努力下,美國陸軍戰術指揮、控制與通信項目執行辦公室打破了阻礙軍事網絡保密無線通信和4G LTE接入的壁壘。其中,所利用的國家安全局加密方案被稱為“商用保密方案”,與在線購物中所用的保密軟件相似。為此,項目小組增加了一種被戲稱為“特殊沙司”的免費技術,以便使4G LTE體制能夠用于軍事網絡。通過這種方案,美國陸軍推動了數十億美元的商業投資,而無需政府出資。
虛擬化也在對精干化和高機動性的指揮所提供支持。虛擬化用軟件替代了通信管理員,并且提高了網絡性能,簡化了網絡運行,也降低了指揮所、方艙和平臺對于空間、載荷量和能源消耗量(SWaP)的需求。例如,通過虛擬化,新的WIN-T“壽命終止技術更新”工作將使美國陸軍WIN-T“增量”1運輸箱的數量減少1/3,即在未來3年里將取消1000個,剩余運輸箱的質量也將有所減輕。
美國陸軍還在從能源角度提高指揮所的效率。例如,智能電源技術是一種微網供電系統,使用高度靈活的、可重組供電架構。智能電源技術防止了過載和網格崩潰,減少了網格運行的人力需求,將能源消耗降低25~40%。智能電源技術還將所需發電機的數量從40個減少到18個,顯著降低了戰略運輸飛機的運載量。此外,車載電源改進后,其標準化車載供電系統既能滿足車內用電需求,也能給小型指揮所供電。



在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行動中,單個任務指揮系統運行良好,提供了重要的戰斗力,但是在整個指揮所內,面對多個屏幕上的多個指揮系統,指揮官不得不以“轉椅”的方式實施任務指揮。為了實現互操作和協同作戰,士兵們要人工從一個系統上取出數據,然后再將數據以物理方式上傳入另一個系統,這消耗了大量時間,也造成了人為出錯的機會。支撐這些眾多獨立系統所需的基礎設施龐大,也造成了指揮所的臃腫。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同時也是遵循新的陸軍作戰概念,美國陸軍正在將孤立的任務指揮系統集成為一體,在基于Web的一體化環境下,通過用戶友好的應用程序實現這些任務指揮功能,進而融入戰場共用作戰圖。
指揮所計算環境(CP CE)是基于Web而建立的。CP CE向士兵和指揮官們提供通用視圖,保障了在火力、情報、空域管理和機動等戰場功能區之間數據、地圖和公共服務的共享,實現了指揮所的統一。
對于美國陸軍新型指揮所構想至關重要的是,CP CE還簡化了在營及營以下級別,支撐任務指揮系統所需的后端硬件和軟件基礎結構。在較高級別,指揮所仍保持復雜的基礎結構,從而滿足不同部隊的需要?;A結構的簡化意味著用戶將不再被迫為多個系統開設多個操作環境,他們只需進入一個共用環境。此外,隨著系統復雜程度的降低,整個陸軍的士兵們都能夠在統一的時間、在統一的桌面上接受任務。CP CE將有多個發展階段,當前的V1型版本已批準列裝,其最終版本計劃于2019財年發布。
在任務指揮領域內,美國陸軍還引入了“基地即停泊站”(IADS)的概念,以支持快速反應部隊實施遠征作戰。位于美國陸軍各個軍事基地的士兵們每天都要進入部署后使用的戰術任務指揮系統,為完成機動作戰、火力和保障各領域的任務預做準備。第82空降師正在通過IADS建立統一的用戶識別,使快速反應序列中的每個士兵都能夠進入空降作戰的數據,一旦抵達戰區,就能立刻投入作戰,從而縮短離開飛機與開始行動之間的時間間隔。
無論是本土基地、飛行或航行中的飛機與艦船,還是城區里的小巷,甚或沙漠地帶,指揮所的概念必須能夠適應各種特殊且不斷變化的作戰任務和環境。將指揮所從各部門的組合徹底改造為一個整體,是提高部隊遠征能力的關鍵。由此,遠征部隊才能在未來更好地投入多樣、復雜的應急行動。
編輯/劉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