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倫
5月11日,財政部、人民銀行、銀監會聯合發文《關于妥善解決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在建項目后續融資問題的意見》,要求依法合規積極支持融資平臺公司在建項目后續融資,確保在建項目有序推進,有效防范和化解財政金融風險。這引發了市場有關“是否放水”的爭論。
我們認為,5·11意見意味著無風險利率可能階段性上升。與2013年的對比,相似之處越來越多,但監管層對市場泡沫化的擔憂在上升。我們維持對上證綜指4600點的階段性目標。
此外,當前市場風險偏好上升過程中成長股將體現出明顯的超額收益。我們建議投資者繼續延續新均衡的配置思路,并在近期側重成長性公司,以及傳統轉型公司的機會。
無風險利率或階段性上升
《意見》要求依法合規積極支持融資平臺公司在建項目后續融資,是否開始放水?這是當前市場中一個重要的爭論。
地方融資平臺的近期政策目的十分明顯:要有節奏的釋放風險,而非直接就地拆彈引爆。2014年年初的風險釋放是引發自“400點大反彈”以來市場快速進入牛市的重要原因,起點在于無風險利率的改善。
釋放風險本身是牛市的東風,而穩增長政策是西風。西風不利于無風險利率上升,但是可能推動高風險偏好資產提升估值。而5·11意見可能意味著無風險利率快速下降過程暫時擱置,可能出現階段性向上波動。我們維持對上證綜指4600點的階段性目標。
與2013年的對比來看,相似之處越來越多,但監管層對市場泡沫化的擔憂在上升。我們在之前的報告中多次提示2015年與2013年的相似之處,特別是無風險利率的變化規律。我們認為重復出現2013年錢荒的可能性基本為零,但是需要重視無風險利率向上波動的可能性。
最近我們發現全球債券市場正在出現收益率的上升。國內債券市場階段性波動正在出現。但與2013年的差異之處在于,當前監管層對泡沫化的擔憂上升。市場存在階段性震蕩的可能。但我們認為如果短期內一個新的市場估值平臺能夠明顯形成,將為牛市中長期的更健康發展形成支持。
側重成長性公司機會
風險偏好上升過程中成長股將體現出明顯的超額收益。財務安全的確認更加有助于打消投資者疑慮、有助于邊際資金進一步向中小板和創業板流入。我們建議投資者繼續延續新均衡的配置思路,并在近期側重成長性公司,以及傳統轉型公司的機會。
成長股中,我們推薦三個方向:其一,工業互聯網是未被市場充分認識的價值金礦,受益行業包括供給端的機械(相關受益標的華中數控)、通信(中恒電氣)、電子(漢威電子)、中小盤(科遠股份),以及需求端的能源互聯網(積成電子)、汽車互聯網(亞太股份、皖通科技)。
其二,享受制度紅利釋放的國防軍工,軍民融合上升為國家戰略,信息化承載變革大旗,科研院所改制提供催化劑。推薦東華測試、航天長峰、杰賽科技。其三,商業模式變革、處于快速發展期的供應鏈金融,相關受益標的怡亞通、農產品、金發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