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旭 郭鵬
讓劉文擔心的是,等到下一個“政府工程”招標時,會不會有更多的投標者拿著由“野雞協會”頒發的獎項來霍邱“攪局”?
2015年4月,安徽省霍邱縣二道河(淮河水系西汲河支流)綜合治理工程建設方案獲批。因計劃工期僅為11個月,根據方案批復機關安徽省水利廳的指示,此工程“要按質按時完成工程建設任務”。
本次治理河段的河道蜿蜒曲折,斷面狹窄,遭遇強降水時,河水含沙量大,加之堤防工程老化且損壞嚴重等問題,防洪標準不足5年一遇。
《招投標法》規定,大型基礎設施、公用事業等關系社會公共利益、公眾安全的工程建設項目必須進行招投標。
建設方案獲批3個月后,霍邱縣水務局所屬的霍邱縣治淮工程建設管理局(下稱招標單位)委托安徽省某工程建設管理公司,代其發布了《二道河綜合治理工程施工招標公告》(下稱《招標公告》)。截至7月27日下午5時,9家具備資質條件的建筑企業報名投標。
《招標公告》明確,二道河綜合治理工程開工時間為2015年10月1日。但在評標結果公布第3天,有人向霍邱縣招投標監督管理局(下稱霍邱縣招投標局)投訴,稱廣東省源天工程有限公司作為第一中標候選人,“所提供的國家級獎項證書中有一項系偽造,為其頒獎的協會為非法社會組織”。
事實上,《民生周刊》記者赴該縣采訪時,相關部門針對投訴情況的調查工作仍未結束,而此時該工程已延期開工半月有余。
“工程不可能無限期拖延下去!”據霍邱縣招投標局局長柴斌透露,目前該縣已就此事成立一支由縣紀委牽頭的調查組。
投標政府工程
作為投訴人,劉文在接受《民生周刊》記者采訪時,對自己是安徽省某建設公司六安市分公司辦事員的這一身份并未回避,盡管該公司就是報名投標的9家公司之一。
在劉文的印象中,作為水資源大縣,霍邱水務部門幾乎每年都要申請資金修繕水利、整治河道。雖然每個項目都公開招標,但“內幕很多,水也很深”的說法已在坊間流傳很久。
有消息稱,受安徽省水利廳委托,2014年10月29日,六安市水利局組織召開了“霍邱縣二道河綜合治理工程初步設計”審查會。經過討論,與會的專家、代表一致認為,為提高兩岸防洪減災能力,實施二道河綜合治理工程是十分必要的。
《民生周刊》記者通過有關渠道了解到,審查會當天,專家組也對該工程編報的3252.63萬元的工程設計概算進行了審核。審核通過的工程總投資額為3138.16萬元,其中工程部分投資2700萬元,征地移民補償投資為438.16萬元。
“這筆投資中,中央和省里出了大多數,縣級財政配套的只是一小部分。”知情者說。他認為,對于以承建水利工程為主業的企業而言,造價2000余萬元的“政府工程”擁有絕對的吸引力。畢竟,“這項工程的主要任務僅僅是河道的清淤擴挖、河堤的除險加固而已。”
8月21日,霍邱縣二道河綜合治理工程在該縣招投標局開標,廣東省源天工程有限公司、安徽水利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水安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三家企業勝出,成為第一、二、三中標候選人。這標志著包括劉文所在公司在內的另外6家企業已無緣此項工程。
根據規定,如果評標結果公示期期滿前,所有參與投標企業對這一結果無異議,那么,廣東省源天工程有限公司則會成為中標者,承擔工程施工任務。
能夠加滿分的“國家級”獎項
異議,來自非“攪局”者劉文。
今年8月24日,即評標結果公布的第三天、公示期首日,劉文帶著投訴材料走進了霍邱縣招投標局。
“論綜合實力,三家中標候選公司都差不多,如果廣東那家公司不向評標專家組提交偽造的國家級獎項證書,或者說專家組成員能當時識破假證,三家公司誰會是真正的第一候選人那可真就不好說了。”回憶起自己當初向霍邱縣招投標局投訴時所陳述的觀點,劉文說他的邏輯很清晰。
據其介紹,但凡有意參與投標的公司,已經提前對工程有關的信息和相關事項進行了解。“什么樣的工程適合自己干、能不能賺到錢,自己的實力和資質符不符合報名條件,哪個要素分值多少、什么樣的獎項能給自己加多少分,各家公司都清楚得很。”他說。
原來,招標單位及其招標代理公司在發布《招標公告》時,附帶公布了二道河綜合治理工程的《招標文件》獲取方式。意向投標企業拿到《招標文件》后,除了能夠詳細地了解工程相關信息外,還會參照《投標人須知》章節的內容對比是否具備報名條件。一旦條件具備,意向投標企業還要進行橫向考慮:在未來的評標環節中,能否在分數上取勝與之競標的其他施工企業。
事實上,為了便于各投標企業在決定報名前預估自身在此項目中的競爭實力,《招標文件》還會載明評標評委的《評分細則》。
《評分細則》制定了投標報價、分項報價合理性、技術標三項評分要素,分值設置為總分100分,其中,“技術標”為40分。
“因為廣東這家公司在報名時就夾進了一張假的國家級獎項證書,而憑著這張證書,讓他們在‘技術標’評定時占據了絕對優勢。”劉文強調說。
根據《評分細則》分值設置原則,“技術標”的40分是“投標企業獲獎”、“企業信譽”、“企業資質”等若干個小要素累加之和。這當中,“投標企業獲獎”的分值為10分,平均分配給了“優質工程”與“安全文明標準化工地”兩個小項,每個小項在評審時最高可得到滿分5分。
評標結果公布后,有投標企業發現,廣東省源天工程有限公司僅在“安全文明標準化工地”一個小項中,該公司就得到了滿分。
霍邱縣招投標局局長柴斌在接受《民生周刊》記者采訪時也坦言,如果不計“安全文明標準化工地”這項分數,三家中標候選企業的得分非常接近,“差距僅為零點幾分。”
追查“中國建筑企業協會”
評標結果公布以后,其他競標企業在私下里對于中標候選企業的排位也存有非議,但“安全文明標準化工地”畢竟屬于一個企業的軟實力,“加之對‘霍邱大環境’已有耳聞,很多企業除了自嘆技不如人、認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之外,就是想著怎么總結和積累經驗。但我卻不這么認為。”
劉文告訴《民生周刊》記者,從8月21日當晚起,他便開始了尋找和追問真相之旅。
他首先對照《評分細則》,在“投標企業獲獎”一欄中找到了關于“安全文明標準化工地”的評分標準和依據。他發現,如果評委給出的滿分5分,那么作為第一中標候選企業就要滿足“投標企業近三年獲得過國家級水利或建設部門頒發的‘安全文明標準化工地’獎得5分”的條件。
劉文了解到,廣東省源天工程有限公司在報名投標時,的確提交了一張“2012中國建筑施工安全文明工地”的獲獎證書。
《民生周刊》記者注意到,這張頒發日期顯示為“2013年1月”的獲獎證書,其授獎單位為“中國建筑企業協會”,頒發地點為北京,參評項目為上述公司承建并于2012年驗收通過的“廣東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實訓工程1棟、教學樓工程2棟”。
“這個中國建筑企業協會根本就是冒牌的。”劉文強調說。據他了解,該協會的實際注冊地為香港,不僅不屬于國家水利部,也與國家住建部沒有關系,“關鍵是,它在國家民政部中國社會組織網站上根本查不到。”
《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規定,全國性的社會團體的名稱冠以“中國”、“全國”、“中華”等字樣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過批準。民政部在《如何識別“野雞協會、學會”》一文中也提示公眾,在民政部合法登記的全國性行業協會、學會,可以通過中國社會組織網查詢核實。
記者在上述網站的查詢系統中鍵入“中國建筑企業協會”,系統提示:“沒有找到符合條件的社會組織!”
記者隨后登錄“中國建筑企業協會官網”,簡介顯示,“中國建筑企業協會依據中國相關法律法規正式登記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根據會員單位需求,組織會員單位開展行業論壇、研討會、展覽會并針對行業發展態勢舉辦行業評選活動。”
值得一提的是,“官網”在“協會”領導一欄中的名譽會長、會長、副會長分別由已退休的領導擔任。
不僅如此,據“官網”顯示,該“協會”的辦公地點位于“北京市朝陽區中紡里34號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
10月17日,《民生周刊》記者按照“官網”提供的聯系方式,以咨詢申請會員辦理事宜為由,致電“中國建筑企業協會”。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的“協會”是北京市民政局注冊備案的,屬于國家住建部掛靠單位,因為現任協會領導在業內權威性很高,所以協會評選和頒發的獎項拿到各地參加評審時,各地都會認可并給予加分照顧,“由于各地評分標準不一樣,有的加的多,有的加的少,最理想的時候能加到滿分。”
“帶‘中國’字樣的協會怎么會由我們這一級民政部門登記備案呢?”北京市民政局負責社團成立登記的工作人員對此質疑道。
從實名投訴到實名舉報
“原以為霍邱縣招投標局會對我的實名投訴很重視,但沒想到,他們給的答復是我不具備投訴人主體資格,說我這是無效投訴可以不予受理。”劉文說。
“這可能是投訴人的誤解。”霍邱縣招投標局局長柴斌向《民生周刊》記者解釋稱,依照《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活動投訴處理辦法》等法律的相關規定,投訴人主體必須是參與本次投標活動的企業法人或授權委托人。“我們和劉文所在公司核實過,這家公司沒有投訴意愿也沒有授權委托他人進行投訴。”他說。
對于這種解釋,劉文的一句話頗耐人尋味:“作為省內的建筑企業,沒有哪個愿意得罪地方招投標局的。”
盡管如此,劉文說他并未放棄,通過咨詢,他又以此次招投標活動疑似存在腐敗,實名向霍邱縣紀委進行了舉報,這才得以引起相關部門重視。
“紀委有領導把舉報函轉給了我們,我局將此作為紀委交辦事項,開展了前期的調查工作。”柴斌說。
柴斌告訴《民生周刊》記者,調查工作啟動后,他們先是請評標的原班評委對8月21日的評標結果進行復評,但由省內專家組成的評委組認為,廣東省源天工程有限公司所提供的、由“中國建筑企業協會”頒發的獎項證書,在該“協會”的“官網”上可以查到,不存在造假行為。而投訴舉報人提出,頒獎協會系非法社會組織,不能代表國家級水利或建設部門頒發該獎項,評委組認為無法進行確認。最終,做出了原評標結果無誤的結論。
“但是劉文對于這一結論并不滿意。”柴斌說,霍邱縣招投標局又以公函的形式,請求該縣民政、水務、住建等部門協助為其查詢核實界定“中國建筑企業協會”是否為非法社會組織。頗為戲劇性的是,各部門在回復招投標局時,均表示“無法界定”。
無奈之下,霍邱縣招投標局只好發函告知廣東省源天工程有限公司,讓其提供“中國建筑企業協會”的《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書》,否則將視為該協會沒有頒發國家級獎項的資格,之前此項評分不予認可。
“這家公司回函認為,我局要求提供頒獎協會的注冊登記證明材料,已經超出了他們的權力范圍,建議我局自行組織調查。而且公司方面認為,獎項加分是經專家評委們認可的,自身并無造假行為。”柴斌說。
為回應群眾關切,霍邱縣紀委決定,由上述四個職能部門抽派專人組成聯合調查小組,赴合肥找各部門的省級行政部門垂詢、界定“中國建筑企業協會”的合法性。
“聽說省里好像也沒有給出界定結果,調查組又去北京找部委幫忙界定了。”柴斌說。
“霍邱縣把一個簡單的問題人為復雜化了。”劉文認為,辨別一個協會是否合法,其實足不出戶在網上就可以辦到了,之所以耗費眾多的人力、財力,原因很簡單,“每個部門都不愿意做大環境困局的破局者。”
讓劉文擔心的是,等到下一個“政府工程”招標時,會不會有更多的投標者拿著由“野雞協會”頒發的獎項來霍邱“攪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