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交

“宣判體現了監管機構及司法機構在風險可控前提下,鼓勵包括股權眾籌在內的金融創新的態度,為互聯網金融創新發展及未來的司法判決提供了非常好的借鑒意義。”
9月15日,“股權眾籌第一案”塵埃落定。北京市海淀區法院對飛度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訴諾米多餐飲管理公司合同糾紛一案公開宣判,飛度網絡運營的股權眾籌平臺人人投勝訴。法院審理認定,人人投與諾米多簽訂的眾籌融資合同有效,判決諾米多賠償人人投委托融資費2.52萬元、違約金1.5萬元,飛度網絡返還諾米多出資款16.72萬元。
人人投與諾米多之間的糾紛要追溯到今年1月,諾米多由于缺乏資金,與飛度網絡簽訂協議,在該公司運營的人人投股權眾籌平臺上融資,委托融資金額88萬元,包含諾米多自己投資的17.6萬元。
飛度網絡如期完成了融資88萬元的合同義務。然而,在裝修期間,他們提出諾米多承租的房屋存在諸多問題:第一,該公司本來租的是三層樓房,其在融資協議中標注的則是平房;第二,人人投網站與眾多投資人皆認為諾米多所定的房租遠高于該地段的租金。
與此同時,諾米多則指責人人投向86名投資人籌資,違反了《合伙企業法》關于“融資主體最高50人”的規定。
人人投、諾米多及多名投資人多次協商無果后,4月14日,兩公司互發通知書解約。飛度網絡認為諾米多提供的信息虛假,拒絕向其支付款項,將籌資款發還投資人,并起訴至海淀法院。
原告飛度網絡(反訴被告)訴請諾米多支付其委托融資費4.4萬元,違約金4.4萬元,以及相關經濟損失1.97萬余元;被告(反訴原告)諾米多訴請飛度網絡返還其17.6萬元并支付相應利息,另再賠償其相關經濟損失5萬元。
“眾籌第一案”焦點問題
諾米多委托飛度網絡在人人投網站融資88萬元,此案金額并非巨款,但因眾籌所具的代表性意義而備受關注。
眾籌,這一新型互聯網金融模式,目前在國內蓬勃發展。股權眾籌項目發起人通過網絡平臺,在預設時間內為項目籌資,投資人出資后將成為項目股東,享受潛在回報。然而,目前國內還未對股權眾籌出臺專門的法律法規,如何做好互聯網股權融資的合法合規性處理,成為很多人關注的重點。就本案而言,法院分析,存在幾個關鍵問題。
首先,互聯網眾籌合同是否有效?海淀法院認為,結合央行聯合十部委下發的《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等規范性文件精神,從鼓勵創新的角度,法院認為該案所涉眾籌融資交易,不屬于公開發行證券。
我國尚未出臺針對眾籌融資的相關法規、規章,十部委意見、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的《場外證券業務備案管理辦法》等均未禁止該案所涉及的眾籌交易行為,也未給予否定性評價。飛度網絡擁有營業執照,也有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等手續,在該種情況下開展業務,目前沒有法律法規上的障礙。所以,應認定涉案《委托融資服務協議》有效。
其次,投資人數是否超出法律規定上限?諾米多主張飛度網絡違約,86名投資人數超過了有限合伙企業人數上限50人。對此,海淀法院認為,雙方在融資協議中并沒有約定融資人數,諾米多在發函解除融資合同時,也沒有將此作為理由。更重要的是,雙方的合同關系在其有限合伙企業成立前便被解除了。因此,飛度網絡就此是否會發生違約行為,僅是諾米多的一種預測,飛度網絡是否能通過其他方法解決這個問題,也沒有實際發生。
海淀法院法官、本案審判長殷華表示,法院在此案中裁判越保守,則可能留給眾籌行業發展的空間越大。但法院也告誡人人投平臺,應認真審視自身交易模式的設定,進一步自查規范經營行為,避免問題的發生。
還有一個關鍵問題是,是否構成非法集資?對于眾籌融資模式,很多人一直心存“非法集資”的擔憂。海淀法院認為,此案投資人都是經人人投眾籌平臺實名認證的會員,且未超過200人上限。涉案眾籌融資交易不屬于公開發行證券,其交易未違反《證券法》的規定。另外,飛度網絡已取得營業執照、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等手續,所以也沒有法律法規上的障礙。
上海交通大學互聯網金融研究所所長羅明雄表示,本案的宣判很好地體現了監管機構及司法機構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鼓勵包括股權眾籌在內的金融創新的態度,為互聯網金融創新發展及未來的司法判決提供了非常好的借鑒意義。
股權眾籌元年到來
科技創新始于技術,成于資本,這是近幾十年全球科技創新的一個突出特征。當下,股權眾籌已經成為資本市場的一個焦點,在經歷幾年實驗、試錯之后,股權眾籌開始引發公眾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這句口號的無限憧憬。
股權眾籌這一模式最早出現在美國,世界上第一個股權眾籌平臺于2010年誕生于硅谷,之后便迅速地傳入歐洲、亞洲。2011年7月,國內首家眾籌網站“點名時間”上線,標志著我國網絡眾籌的開始。
隨后的兩年里,數十家眾籌網站紛紛上線,眾籌網、追夢網、天使匯、大家投、樂童音樂等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巴巴也加入了這一角逐,淘寶眾籌自上線以來,借助淘寶平臺的大流量支持,快速壯大成為國內眾籌領域數一數二的平臺。淘寶眾籌憑借其“干爹”阿里巴巴的影響力,含著金鑰匙出生,多個生態入口,每天超過一億次的訪客量,風生水起。
上海交通大學互聯網金融研究所分析認為,我國股權眾籌的快速興起始于2014年,其數量占目前股權眾籌平臺總數的53.27%。2015年以來,我國股權眾籌平臺快速發展,僅上半年平臺興起的數量就占總平臺數的35.51%。預計2015年新上線平臺將超過之前的平臺數量總和,同時交易量將在巨頭們介入之后實現爆發式增長,迎來真正的股權眾籌元年。
“在股市一片看漲時,很多投資者選擇股市作為主戰場,精力大多放在股市。但自從6月股市一路狂跌以來,投資者們開始慢慢將投資重心轉移到股權眾籌。”股權眾籌平臺天使客創始人石俊表示。
股權眾籌平臺天使街聯合創始人劉思宇認為:“目前,國內的股權眾籌有點像2011年、2012年的P2P網貸,還沒有進入成熟期。早期的股權眾籌平臺靠的是資源,未來股權眾籌的爆發點在于成為流量導向型平臺,這意味著投資人的轉化率很高。當這種轉化率越來越高的時候,股權眾籌的爆發點就到來了。”
鼓勵態度
今年兩會期間,開展股權眾籌融資試點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這意味著股權眾籌已經成為國家推進的一項新型融資方式。7月18日,《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發布,明確了股權眾籌的創新地位。
9月16日,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提出以“四眾”促“兩創”,明確指出以眾籌促融資,發展實物、股權眾籌和網絡借貸,有效拓寬金融體系服務創業創新的新渠道、新功能。
在2015陸家嘴論壇上,中國證監會主席肖鋼在“資本市場如何服務科技創新”的主題演講中提到,要規范發展區域性股權市場,使其成為投融資對接平臺、政府扶持資金運用平臺,并進一步明確,研究設立專門服務于區域性股權市場的小微市場,開展股權眾籌融資試點,為創新創業開辟新的股權融資渠道。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預測,到2020年,世界眾籌市場將達到3000億美元,發展中國家將達到960億美元,而中國將有可能成為最大的市場,眾籌總額超過500億美元。對于中國的眾籌而言,因為有龐大的實體經濟體量未能與金融和資本市場形成良性互動,所以眾籌中的股權眾籌將有望成為連接實體與金融的最佳橋梁,真正的體量將在萬億之巨。
殷華表示,眾籌融資交易應當以支持和鼓勵為主,國家對互聯網金融,包括眾籌融資交易,整體上持鼓勵態度。法院經審慎思考,最終作出判決。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楊東認為:“目前,全世界上網人群中90%可以接觸到眾籌項目,眾籌已遍及世界160多個國家。這是民間資本的創新投資路徑,也是產業與金融的很好結合。”
網絡眾籌是互聯網新生事物,與之相伴相生的是法律空白、經驗欠缺、風險未知。“看上去很美”不等于能夠經得起市場檢驗。殷華分析,目前在互聯網金融、股權眾籌領域內存在多種風險,比如,假借互聯網金融平臺實施非法集資以及其他傳統刑事犯罪的風險;P2P網貸、股權眾籌等交易模式違法違規的風險;出現P2P網貸平臺惡意違約、“跑路”而導致消費者權益受損的風險;具體交易中融資方惡意違約的風險等。
近期,關于股權眾籌的認定、監管等標準,已經提交相關立法機構,《證券法》修改完成后,股權眾籌合法化、初創企業融資規模等問題將會以法律形式得到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