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4日至15日,由江蘇省鎮江市體育局主辦的中國電子競技二級裁判員培訓班,吸引了廣大電競愛好者的廣泛關注。網絡上本次培訓的相關新聞,短短一小時累計閱讀量超過3萬人。很多人都在問同一個問題:電競裁判是個什么鬼?
記者采訪到本次培訓承辦方代表韓立,據韓立介紹:“我國的電子競技運動還處于初期階段,除了像極少數賽事嚴格遵守行業標準外,絕大部分電競比賽均存在“人員不規范、組織不嚴謹”等普遍現象。“
出現這種現狀,不僅是因為我國電競運動剛剛起步,缺乏有力的監管,還與行業極度缺乏專業人才有很大關系。壁虎說:“別看有的頂尖賽事可以邀請來全世界的知名戰隊,可是他們連一個持證裁判都找不到。現在國內各大電競公司,已經越來越重視電競專業人才的選拔和培養!“
這次鎮江市二級電競裁判員培訓,其目的就是為了幫助廣大電競愛好者以專業的角度去了解電競運動,通過學習掌握到電競賽事裁判全套流程,了解電競行業的發展動態。成績優秀的學員,不僅可以考取到國家體育總局頒發的《中國電子競技項目二級裁判員證書》,還會獲得國內各大賽事的就業實習機會。
關于“電子競技比賽結果直接由電腦系統判定,設置電競裁判崗位到底有沒有必要”這個問題,韓立也給出非常詳細的答案:
“我們以跑步比賽為例,跑步誰都會,’一二三’一起跑就好了,為什么連跑步比賽的時候還要設置好幾位裁判員呢?這是因為比賽的規則是清晰明確的,但是參與的人是不確定的。只要是有人參與的事情,總是難免會出現各種異常情況。
比如比賽即將開始,戰隊選手意外懷孕、家里失火,請求換人怎么處理?好不容易打到一半斷網斷電,是重來一局還是直接判勝?這些都需要專業裁判介入處理。靠兩邊選手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本次培訓使用的是“全國電子競技二級裁判員教材”,該教材是由國家體育總局電子競技部摘編,韓立介紹本次培訓將著重講解到“體育競賽裁判員管理辦法”、“電子競技賽事的構成”、“比賽設備、軟件的調試”、“電競裁判員工作細則”、“判罰和各項裁判方法”、“編排與抽簽”等專業內容。同時老師還會就同學在地方賽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和困難,進行有針對的分析討論。

記者心里一直有個疑問:成為電競裁判員究竟有沒有出路? 中國電子競技運動到底還能走多遠?為了找到答案,我們對最近行業信息進行系統的梳理。
自2015年上半年開始,無論是東南亞還是歐美,眾多國家在電競產業上集中發力:2014年亞馬遜10億美元天價收購游戲直播平臺Twitch;GSL2015全球總決賽于泰國曼谷舉行;加拿大最大傳統新聞機構TheScore發布電競資訊APP,正式宣布向電競轉型...一個個夢幻而又真實的信息,不斷刺激著國人對電競運動傳統的認知,中國各界開始廣泛關注這個新興市場。
2014年上旬開始,中央電視臺等主流媒體開始大力宣傳推廣電競運動發展,“體育人間”、“朝聞天下”等欄目甚至進行了長期跟蹤報道采訪。而國家體育總局、文化部、工信部等部委紛紛出臺政策支持電競,“CULE”、“ESCC”、“CIG”眾多賽事品牌百花齊放。
產業的高速發展離不開各地的支持:遼寧省鞍山市打造“中國電競谷”,成立了中國第一個數字娛樂電競產業園;世界電子競技大賽WCA永久落戶寧夏省銀川市;中韓電子競技國際交流友誼賽在安徽省蕪湖市舉辦...各地政府以各種形式,紛紛將“電競”作為本地重點項目大力扶持。
韓立認為:電子競技屬于一種被廣大青年人廣泛喜愛的社交文化,這種文化以賽事活動為紐帶,將廣大愛好者聚合到一起,形成一個基數龐大的的主題圈層。
目前電競運動已經逐步形成一個穩定的生態圈:首先,由項目研發團隊對其內容進行授權使用;賽事品牌、俱樂部和選手作為內容提供方共同參與;然后賽事運營、執行團隊作為內容制作方,確保賽事的專業性和穩定性;而各家直播平臺和游戲頻道,將賽事完整呈現在觀眾的眼中。
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國電競產業發展還有巨大的潛力空間,我們對這個新興行業的摸索才剛剛起步。
截止2015年,我國電競行業發展贏得了市場認可:電競用戶接近1億人、行業產值突破226億、賽事及衍生服務增長度超過100%。
在未來6至10年內,電子競技運動還會有極大的增長: “轉播版權、廣告贊助、用戶付費、賽事彩票,這其中任何一部分,都會給這個產業帶來百億量級的增長。整個電競圈子都達成一個共識,人才才是發展的關鍵!“

學員小鈺,來自于鎮江市新常態電子競技體驗館。在日常工作中,她主要負責體驗館的賽事運營部分。別看她年紀不大,已經有多年的賽事組織經驗。這次剛聽說裁判培訓的事情,她就趕上第一個報名。
小鈺對電競的發展有自己獨到的視角:“電競說簡單一點就是互聯網+體育、互聯網+娛樂,只要互聯網不死,電競運動就會一直發展。“
當記者問她有沒有愿望成為電競職業選手的時候,她竟然給出不同的答案:“電競未來發展將朝著專業化和娛樂化兩個方向發展。而電競娛樂化才是一片藍海,比如說,電競運動的愛好者都是年輕人,這也是傳統娛樂最重視的消費群體。而且電競運動很大程度上依附于高科技設備的發展,隨著手機、虛擬設備越來越普及,電子競技最終也一定會走進千家萬戶!”
“目前行業人才缺口大,本次培訓相對簡單,成為電競裁判是我這種普通玩家進入電競行業最好的切入點。選擇這個時候考上一本正規裁判證書,算是為自己人生提前布局,教育投資永遠虧不了。“小鈺對自己充滿著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