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海濱
2014年,全部A股、滬深300、創業板的漲幅都在50%左右,而白馬成長股只有10%。白馬成長既沒有貼上新經濟的標簽,也沒有像價值股一樣瘋狂修復估值。白馬成長股也許正被人遺忘,這又何嘗不意味著希望。
估值調整成滯漲主要原因
從股價上看,白馬成長股是2014全年漲幅僅為10%,遜于滬深300、創業板、中小板和A股整體。如果不是市場水漲船高,實現正收益可能也有些困難。同時,白馬成長股也沒有戰勝任何一個行業,個股原因似乎比行業配置更加明顯。
與業績相比,白馬成長股的估值調整是造成股價滯漲的主要原因。2014年,白馬成長股估值從年初的20倍調整至17倍,幅度達13%,而同期滬深300估值提升幅度超過40%,創業板60倍的高估值也得以維持。
如果說白馬成長正在經歷從成長股向價值股的轉變,那么估值底在何處便成為市場最關心的問題。我們不能忽視白馬成長可能出現或者已經出現的積極變化,從而造成市場預期的緩和甚至扭轉。
提高股息支付或助力估值回升
白馬成長整體上正在經歷從成長股向價值股的轉變。所以我們看到了估值的大幅回落,并且從股息回報率角度上看,這也許并未結束。但實際上,被動式估值調整并不是唯一的路徑,如果白馬成長股大幅度提高分紅比例,市場預期很有可能會得以緩解甚至扭轉。
在我們白馬成長組合里,格力電器(000651)、伊利股份(600887)、貴州茅臺(600519)更加類似價值股,這些公司2014年的表現也相對較好。我們應當看到,許多股息回報率偏低的白馬成長股的股利支付率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在不影響成長的情況下,適當提高股息支付率或實施回購,對白馬成長的股價而言也許是個明智的選擇。
新經濟領域布局有望成新增長點
和新經濟相比,白馬成長所處的行業相對傳統,但這不代表白馬沒有創新的意愿。近兩年來,許多白馬成長股通過并購、投資、技術升級等方式,切入到互聯網、云計算、智能制造、新材料等新興領域,這些轉型和項目儲備都有可能成為未來新的增長極。
其次,基于白馬成長股業績成長的相對穩定性,股權激勵、員工持股有望被更加廣泛的采用,這有利于公司競爭力的維持和提升。
第三,在國企改革的大背景下,中海油服(601808)、中工國際(002051)等央企白馬自然具備了更大的想象空間。
白馬股成為大資金騰挪方向
短期而言,A股10月份以來“大錢”肆虐,低估值和大市值價值股逆襲,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可能是主要的增量資金來源。我們之前報告中所預期的兩股“大錢”—保險資金和海外資金—并未出現大舉入市的明顯跡象。
數據上看,目前保險公司權益類資產配置整體權重約為10%,而這一比例2009年以前曾長期高于15%;外資方面,元旦之后滬股通每日額度的使用量出現了明顯的回升,并且較上限還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間。這也正是2015年和接下來的行情演繹中最值得期待的增量資金,而外資和險資始終沒有拋棄白馬成長股。另外從短期資金面上看,在價值股之后,大市值的白馬成長也正在成為增量大資金的騰挪方向。這種短期行情演繹具有一定的可復制性。<\\Hp1020\圖片\13年固定彩圖\結束符.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