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經濟學人》5月9日
斯蒂文·霍金警告說:“全面人工智能的發展可能導致人類的末日。”不過,用強大的計算機來重塑人類的未來顯然已經是個不爭的趨勢,而如何保證讓人工智能所帶來的有益變化壓倒危險,才是我們更需要關注的。首先,我們需要了解計算機如今和未來所能做的事情。雖然因為處理技術的發展和豐富的數據資源,人工智能的力量正在不斷強大,但這一能力既狹隘又非常具體,既無法像人腦那樣能激發自主權、興趣和欲望等活動,也不具備和人類相近的推理、判斷和決策行為。其實,人類的自主思維加上人工智能的強大運算能力,蘊含著巨大發展潛力,它足以給醫療教育等領域帶來巨大的變革。也許霍金等人士擔心,具備超過常人認知能力和興趣的自動機器最終將威脅到人類自身,但這種人工智能體能否真正出現仍是未知數。而且,公正和法治的監管環境也將遏制人工智能研發進程中的危險苗頭。美國《時代》5月18日
贏得大選以來,印度總理莫迪一直朝著成為一名腳踏實地和精力充沛的全球政治新星而努力。日前,莫迪在新德里官邸少見地接受了《時代》周刊的專訪。在兩小時的專訪中,莫迪將美國和印度稱為“天然盟友”,為自己的改革計劃進行辯護,并強調自己早年的貧困經歷是影響他走向權力之路的重要因素。

德國《明鏡》5月9日
在德國,如果你出生時父母家境貧困,那么,貧窮的出身會給你帶來諸多弊端,多數情況下你很難擺脫這些不利的陰影,幾乎沒有進入社會上層的可能。德國政黨主張機會平等,為此政府每年支出數十億福利資金,但由于分配不公,人人機會平等只是空頭支票。不過,當今有很多好點子,能夠改變這種狀況。

日本《東洋經濟周刊》5月16日
世界最強勢的航空公司為美國的三家企業:聯合航空、達美航空及美國航空。其他業務做得不錯的該是中東的阿聯酋航空及中國南方航空。尤其是中國的南方航空與國航及東方航空三家聯合在一起,其實力要超過美國的聯合航空。日本的全日空只能排在第23位,目前也在增加國際航線的航班。
美國《紐約時報》5月7日
法國擬通過一項增強該國情報機構監控權力的法案,今年1月巴黎發生恐怖襲擊之后,法國開始效仿美國等西方國家:大幅增加政府保護、監控其國民的權力。
德國《世界報》5月10日
俄羅斯舉行盛大閱兵式的第二天,德國總理默克爾到訪莫斯科,進行為無名戰士紀念碑獻花圈等紀念二戰結束活動。此舉表明,德國希望促進與普京和解,緩和西方與俄因烏克蘭局勢導致的緊張關系。
朝鮮《勞動新聞》5月11日
朝鮮前任人民武力部部長、人民軍大將金格植因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于5月10日去世,享年77歲。金格植是朝軍最具代表性的強硬派人物,被韓方指控為2010年“天安艦事件”的幕后操縱者。
美國《新聞周刊》5月15日
2009年時,美國和以色列曾使用“網震”病毒侵入伊朗計算機系統,導致該國核項目中的上千臺離心機失靈。但如今,其他國家也在通過遠程操縱計算機網絡來破壞他國的基礎設施,美國也不例外地成為網絡攻擊的對象國。
英國BBC5月10日
英國保守黨領袖卡梅倫已經到了白金漢宮覲見女王,并隨即開始籌組新政府內閣。到5月8日,保守黨已經獲得了多數議席,因此已經肯定可以自己獨立組閣,無需像上屆大選那樣與其他黨派組成聯合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