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美國不在亞洲制定貿易規則,中國就會制定貿易規則。”美國總統奧巴馬在接受《華爾街日報》采訪時,一語道破了“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的天機。
5月12日,奧巴馬力推的TPP將迎來首個重要考驗:參議院將投票表決一項提案,以決定是否賦予總統把TPP推上快車道的快速授權。
TPP協定,最為核心的部分是關稅減免,即成員國90%的貨物關稅立刻免除。美國于2013年加入了TPP的談判,但因為國會內部的持續反對,一直未能成功簽訂該協議。如今,TPP談判方包括環太平洋的12個國家,有日本但沒有中國。如果協議談成,它將涵蓋全球經濟總量的40%,并會影響美國40%的進出口額,奧巴馬將它宣揚為“有史以來最有魄力的貿易協定”。
快速授權是TPP成敗的勝負手。有了快速授權,國會議員只能在“是”與“否”之間作出選擇,TPP就會避免被束之高閣。日本、新西蘭等國家已經將快速授權列為完成TPP談判的先決條件。
為了推動該提案,奧巴馬采取的行動包括,乘坐“空軍一號”出行、在白宮西翼召開會議,私下里承諾政治支持,以及公開對黨內批評者進行抨擊。不過,在對多名國會議員進行了游說之后,這項首要的立法工作仍然面臨風險。
使得這場投票陷入麻煩的不是共和黨人,而民主黨人。很多效忠于工會的民主黨人認為,TPP會影響就業,因此發誓要投反對票。該案即使在參院過關,預料在眾院時會更棘手。共和黨領袖已警告白宮,民主黨若有太多議員選擇跑票,他們可能無法彌補這項缺口。
不過,按照奧巴馬政府的時間表,談判將在夏天之前完成,并在今年底之前,也就是2016年總統大選的政治角力升溫之前,提交國會批準。
為此,美國、日本主導的TPP談判最近很熱鬧。4月底,美日高峰會后,日本方面宣布,日美雙方離達成協議不遠了。另外,12個締約國已經就6項貿易規則達成共識,TPP將會改革一些難度很大的領域,如知識產權、國有企業、環保和勞工標準等。
《經濟學人》認為,目前有兩個問題要引起注意。首先,快速授權不一定獲得國會通過。其次,日本也不太可能在敏感領域作出重大讓步。這兩種情況發生的可能性都很大,原因只有一個,無論美國還是日本都犯了同樣錯誤:他們很輕率地把TPP當成遏制中國的武器。
比如,有些議員希望協定賦予美國更多“武器”。來自紐約的參議員查爾斯·舒默就堅持認為,中國人為操縱人民幣匯率,并奪走了美國的大量工作;因此,總統的快速授權必須包含可對操縱匯率采取貿易制裁的內容。在貿易協定中加入匯率操縱條款,可不是好主意。不過,既然奧巴馬總統選擇了TPP來“再平衡”風頭正勁的中國,那么舒默議員的提議很難被忽視。
而當安倍宣布加入談判時,安倍的支持者們心里盤算,日本只要打好“中國牌”,或許可以不必在農產品等敏感領域作出重要讓步。日本人猜測,美國更關注的可能是牽制中國,而不是打開日本最受保護的國內市場,尤其是大米市場。直到現在,日本還想讓關稅保持在高水平。
評論認為,TPP的真正價值在于建立新的世界貿易高標準,實際上,它應該是一種讓步越多、獲得越多的一場戰斗。從長遠看,如果中國將來能加入,全世界將從中受益良多。可惜的是,各方的“口水仗”讓貿易談判變成了一場競賽。
16日,克里將抵達北京,與中國政府高級官員舉行會談,籌備今年6月底在華盛頓舉行的新一輪美中戰略與經濟對話,以及商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秋訪美事宜。隨后,克里將在首爾會見韓國總統樸槿惠,樸槿惠將于6月訪問華盛頓。結束中韓訪問后,克里在回程中將在西雅圖就TPP等問題發表演講。
日本、韓國、中國領導人接連訪美,各方對TPP的態度越來越微妙。隨著這一協議再次引起關注,中國政府開始軟化對TPP的態度。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說,沒有中國,這一協定將是“不完整的”。他暗示,中國有朝一日可能會希望參與其中。然而,中國2001年是作為發展中國家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因此能夠維持高關稅和其他進口限制。如果中國參與TPP,就將受到很多取消貿易壁壘的壓力。
復旦大學世界經濟研究所的沈國兵教授說:“這顯然是美國給中國設置的一個陷阱,一個我們可能跨不過去的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