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旭
4月1日,兩市融資融券余額突破1.5萬億元,逼近1.6萬億元,這恐怕是很多人年初都沒有想象的。
從今年年初融資余額數據為1.03萬億元,到目前平均日增接近90億,融資融券交易額占據市場成交的比率超過20%。融資融券余額創新高,隱含著杠桿交易成為常態。
兩融交易活躍 增速高速發展
從融資融券余額月度動態變化看,融資融券增加幅度比較大,特別是在2014年下半年,出現超高速發展。
2014年3月,融資融券絕對值增加91.49億,而4月份只有可憐的10億,5月是凈減少21億,6月凈增加超過100億,7月凈增加385.49億,8月凈增加787.48億元,9月凈增加874.26億,10月凈增加908.78 億,11月份凈增加1235.66億,12月增加2001.93億。
進入2015年以后,增加速度加快,1月融資融券余額增量1061.97億,2月260.77億,增量大幅度下滑(春節因素),但3月份增加3359.8億,增加29%。
在市場上漲的環境下,兩融進入相對快速發展階段,兩融增量與市場漲幅呈正相關。截止2015年3月31日,相對于2013年末,融資融券余額凈增加11473.9億,2014年融資融券凈增加6791.29億,融資融券余額已突破預測上限,2015年融資融券余額有望超過18000億,凈增加6000-8000億。
投資者融資熱情高漲
可以說,融資融券市場活躍度是空前的瘋狂,投資者融資熱情高漲。
受市場行情影響,資金轉向中小企業和創業板個股,同時兼顧藍籌股,這是兩融余額大幅度增加的主要緣故。融資余額持續增長,表明融資買入即做多者以中長線投資者為主。隨著融資融券余額的飆升,兩市A 股的融資買入額和融券賣出額也迅速增加。兩市A 股的兩融交易額占A 股的總成交額比例已經超過15%,截止2015年4月7日兩市融資買入額占A 股成交額比例為15.27%,大部分交易日超過15%,最高超過19%。
數據統計顯示,2月這一數據平均為16.97%,3月平均為16.19%,其中2015年2月25 日的比例為19.24%。根據統計,截至2015年2月末,兩市融資融券累計交易額已經超過19萬億元,融資買入金額超過17萬億,融券賣出金額超過2.2萬億,其中凈融資買入的主要是大盤藍籌股,但中小企業和創業板的股票融資也不少。而截止2015年4月7日,融資買入額占A股交易金額比例15.95%,融券賣出額占A 股交易金額比例1.85%,融券賣出額占比相對減少。
轉融資和融券增加了做多做空杠桿
轉融資和融券增加了做多做空杠桿,為投資者提供做空盈利模式和對沖手段。轉融資的開展,自然推動融資余額的快速增長。轉融券業務試點推出,賣空可以使上市公司高估的股價向其內在價值回歸,具有內在的自平衡調整機制,完善了融券交易機制,為市場建立雙向做空的信用交易機制奠定了基礎。截止2015年3月末,轉融資余額為985.88億元,相對2015年2月末的1046.72億元減少5.81%,償還382.73億,償還額環比增加了205.28%,轉融資規模相對前月略微減少,轉融資數量平穩,7天、14天、28天、91天都沒有轉融資交易,182天出現了321.89億元轉融資交易,環比增加幅度比較大,為130.18%,償還數增加,這說明市場融資需求并未增加,盡管3月市場大幅度上漲,客戶借資金愿望強烈,券商出借資金的意愿也比較強,但由于轉融資資金緊缺,加之償還比較多,導致轉融資并未給融資市場帶來資金。證金公司將有償使用券商轉融資的擔保資金,證券公司轉融資的成本將進一步下調,證券公司轉融資的意愿提升,轉融資規模有望復蘇,將推動融資融券業務規模擴張。
調整融資持倉結構
兩融交易的走勢也逐漸成為重要的看多或看空指標。從這個角度看,融資、融券的相關數據可以作為市場情緒的有效指標來度量,這些指標可能會成為市場情緒的先驗指標,如果融資買入量大幅度增加,隱含著市場上漲的概率就比較大,而一旦融資買入量大幅度減少,且同時集中償還融資時,市場面臨調整的概率在增加;另一方面,如果融券賣出量大量增加,也意味著投資者看空后市,自然市場下跌的概率也就比較大。當然,目前這些指標只能作為一點參考,關鍵是要提前能夠進行預測。
從目前走勢來看,雖然行情走牛,但風險亦不容忽視,從策略上看融資倉位和融券倉位應適度配置,融資比重應減少,做多做空行業結構分化,要注意多空力量隨時在轉化,這種風險不容忽視。
此后市場的焦點是否會轉向藍籌股概念,這種概率不排除,畢竟大盤藍籌股由于改革預期如混合所有制預期而受到投資者重視。而創業板個股隱含的風險也比較大。建議投資者可關注業績增幅較大、前期漲幅小、近期融資集中買入、有望獲得政策利好支持和改革紅利的國企改革等低估值的板塊個股,醫藥板塊業績穩定,估值較低,成為融資者防御的首選品種,可適度挖掘相關軟件、傳媒個股的機會,部分個股可逢高適當看空,加大融券做空比重。
建議投資者在調整融資持倉結構,國企改革、一帶一路概念融資值得長期布局,新興產業股如軟件、信息安全等可適當減持,通過合理配置倉位降低風險。另一方面,選擇符合當前市場熱點、投資者關注度高的行業,如金融、軍工、核電、智能制造等。
個股融資償還壓力逐漸顯現,融資償還給股價帶來較大沖擊。對于那些融資余額占市值比例較高、業績增長不確定、估值壓力又較為顯著的兩融標的股,投資者應保持一份謹慎。<\\Hp1020\圖片\13年固定彩圖\結束符.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