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這一周以來政策面的消息不斷,作為技術分析領域的專家,您怎么從技術分析的角度來理解這種消息面的影響?市場運行的中期目標現在怎么確定?
陳亮:上證指數本周前四個交易日新高不斷。在上周五“完善”融券做空和周日晚央行“降準”的消息下,本周繼續向上拓展空間,特別注意的是4月23日自4444.41點開始了盤中劇烈震蕩跳水。同時,4月23日晚證監會適度的加大了新股發行節奏。實際,不難看出,監管機構希望的是“慢?!保皇恰隘偱!毙星?。
當然了,作為技術分析派一員,任何消息都只是影響股市的短期運行。筆者上周曾將4月15日前后,4050點到4150點作為中期波段調整的開始時間和空間,目前來看,并不正確。但有一點筆者是要堅持的,即有效站穩了4150點一線,即可上看4990點一線。筆者還是原來觀點,并不認為直線上去,而是經過劇烈曲折的中期調整后的下一輪目標是4990點。
關于中期調整開始的時間和空間,我并不想在本周過多涉及了,此處等確認即可。因為筆者的時間系統,最近的一個日線時間節點在5月19日。
我并不認為到5月19日才會開始一個中期調整。目前來看,隨時的單日中大陰線殺跌將會出來。注意下4月28日和4420點一線是否有效站穩。
主持人:近期操作層面有怎樣的建議?
陳亮:首先,我不建議完全空倉、切忌頻繁的操作。背后的大趨勢還是上升的,前面多有文章分析,開始的是周線四浪調整,結束后還會有個周線五浪上升。面對背后的上升趨勢,中期調整過程中的波動,很容易誘使交易者入場、止損;反復幾次下來,將會在調整過程中損失大量的資金。這同樣也是大的上升過程中最容易虧錢的一段過程。
然后,還是要列好止贏(損)位置。不管是持有原來的有贏利倉位,還是新開的倉位,一定要提前列好止贏(損)位;同時,計算可承受的最大損失是否能夠承受,如果不能承受,則堅決放棄;如果可以承受,則可以進行持有倉位。
最后,要嚴格執行操作紀律,個股列好出局位,到了出局位則走人,沒到出局位則持有。中間不管大盤如何折騰,不管技術指標是好還是壞,不管一切的嘈雜聲音,只是機械性的執行操作紀律。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不會出現最壞的結果,不會出現嚴重套牢的事情,不會出現騎上“大黑馬”而被摔下來的尷尬。
主持人:今天我們請到廣州穗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著名分析師陳陽蘇,請問對于近期政策層面的變化您怎么看,比如IPO似乎有提速的跡象。
陳陽蘇:從消息面看,證監會發25家IPO批文將每月兩批,此信息成為市場的焦點,同時影響市場的走勢是必然的,問題的關鍵是不是出現暴跌?我的回答是肯定不會!適當調整一下是可能的,我認為證監會在市場瘋狂時候,在新股發行上做足文章彰顯了調控手段高明,現在先宣布發行25家,然后明確每月分兩批,這兩批實際上具有彈性的,第二批可多可少,如果大盤繼續瘋狂就多一點,如果高燒得到控制第二批發行數量就可以少一點,這好比踩剎車的力度是有講究的,正確的力度是由輕漸重,然后由重漸輕,待車輛停止的瞬間,剎車力度剛好變為零,這才是最理想的剎車力度,這樣操作,車上乘員會感覺非常舒適,可以有效避免暈車現象。
目前從管理層態度上依然是極力呵護態度,管理層表態希望股市走出健康的慢牛,實際情況來看目前要不是政策上一再扶持、表態,市場恐怕很難持續上漲,所以我們要且戰且珍惜,尤其把握賺錢機會是頭等大事。
主持人:牛市演繹火爆行情,但本周更多的精彩卻非來自盤面,不管是周末消息面的一波三折,還是滬市單日成交金額爆表,或是周四滬指高點4444.41點,都讓市場平添了娛樂的味道,您如何看待這種現象?
金鼎:證監會重提規范兩融并出臺融券新規,一度導致投資者恐慌。此后證監會出面呼吁市場不要誤讀,令擔憂情緒獲得緩解。隨后央行又宣布降準,提振市場情緒。本周量能超過萬億也是預期中的,但是預料之外的是滬市成交金額過萬億,上交所被爆表了。那么上交所的爆表有何啟示呢?
我覺得有三點:第一,監管層還是小看了這么火爆的行情;第二,很多社會資金在不計成本的流入股市;第三,多空短線分歧加大。從整體來看,大盤在周一巨陰量中明顯有資金流出,周二至周四是因為打新資金的回流,以及人民網發文說4000點才是A股牛市的開端等管理層態度給足了做多的熱情,導致市場多頭熱情激情四射。并在周四再次刷新七年來新高4444.41。不過4444.41這點位相當有娛樂性,給后市留下了無限遐想。
這或許是一個股市的偉大時代,其來臨會讓很多投資者目瞪口呆,我們沒法預測還會發生什么,但是股市向好的趨勢沒有改變。在這種趨勢下,市場的力量很強大,以至于拘泥于盤面的技術分析也在此顯得不合時宜了。
主持人:硬幣也有兩面。在投資者為牛市歡呼蜂擁入場時,也有投資者嗅到了危險悄然撤退,您對當下投資者的操作策略有何建議?
金鼎:無知者無畏。這讓我想起一則笑話:滬市突破4400點,一撥大媽懷揣資金瘋狂往里入,另一撥機構則快速逃離。兩撥人擦肩而過,互相斜視一番,各自心里暗念:傻子。
股市是一個高風險的地方,所以風險意識必然是第一位的,許多剛剛進入股市的人,追漲殺跌無所畏懼。而股市是必須經歷各種大風大浪也就是牛熊轉換才有可能走向成熟。讓你真切的感受到風險的存在。1929年美國股市大崩盤后的20年時間里,大多數人都把炒股看作是賭博,直到20世紀60年代后期買賣股票再一次被大眾認可為一種投資行為。
美國用了30年改變了人們對于股市的看法。而現在我們正在演繹相同的經歷。此輪牛市的基礎,就在于實體經濟低迷缺乏足夠的回報率,而流動性寬裕所帶來的資金大量涌入股市,及社會資金“脫實入虛”,居民資產配置“脫房入市”。因此只要經濟疲軟,而穩增長的政策甚至還在加碼,尾部風險可控,牛市的趨勢就不會停止,但是近期在連續大漲后盤面出現頻繁巨震,加之前期的巨量成交,預示指數也將出現較大幅度的整理,短期調整或僅是時間問題。所以現階段操作上我們要適當控制倉位,對于前期漲幅較大的創業板個股,我們依舊建議逢高逐步減倉;而對于相對低位的藍籌股,還可繼續持有。<\\Hp1020\圖片\13年固定彩圖\結束符.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