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平南
《動態》:這周比較有意思的是全通教育(300359)的表現,先是在周一跌停,然后又在周三、周四連續漲停。而鳳凰傳媒(601928)在本周也公告了計劃將鳳凰學易公司(學科網)注入股份公司,同時引入以BAT為主的戰略投資者,打造成為全國K12在線教育領域的領軍企業。同樣是做在線教育,鳳凰傳媒的估值顯然比全通教育低得多,那么它后面有沒有比較好的介入機會?
孔銘:全通教育的估值已經過高,這是毋庸置疑的,現在它的股價走勢很“妖”,對風險沒有很好把控能力的投資者最好是作壁上觀。不過,全通教育成了“妖股”,側面也說明在線教育領域仍然是資本重點關注的未來發展方向。
計劃注入鳳凰傳媒的“學科網”已實現盈利,合作學校超過6000所,注冊用戶近1400萬;除此之外,公司還擁有鳳凰優課、鳳凰暈課堂、鳳凰自主學習平臺以及鳳凰智能英語學習等在線教育產品,使用學校達到上百所。從公司的發展戰略來看,將通過打造教育資源云平臺實現旗下多種教育內容資源和服務產品的貫通,并開辟拓展互聯網電視教育平臺。
鳳凰傳媒目前動態PE在35倍左右,相對于其它估值高高在上的在線教育個股來說,還是有相當的吸引力,后續可以找到一些介入機會。
《動態》:現在介入在線教育的公司也相當的多,鳳凰傳媒在這方面的優勢有哪些是比較特別的,學科網的競爭力又在哪里?請給我們進一步分析。
孔銘:因為鳳凰傳媒方面已經明確提出年內要將“學科網”并入,所以鳳凰傳媒和學科網的競爭優勢可以結合成一個問題來回答。實際上我認為在線教育領域目前可以觀察的競爭優勢有兩個,一是先發優勢和用戶積累;二是平臺對資源的整合能力。在這兩個方向上,鳳凰傳媒都可圈可點。
首先,學科網成立于2007年,具有一定的先發優勢,它是一家垂直型教育資源提供平臺,專為全國教師和學生提供教學資源、學習資源,提供試題、試卷、教學課件等文本資料的下載與分享,教學和學習經驗的交流與互動。目前公司已經開發了網校通、E卷通、校園信息平臺E網通、學易學堂、學易提分系統、教育云等產品。
并且,學科網已經積累了相當數量的用戶,截至2014年底,學科網注冊會員數量約1400萬,其中85%為教師會員,覆蓋全國中學教師80%;平臺擁有資料總數385萬套,總容量11134GB,日更新資料3000多套。
《動態》:這個用戶數量是相當可觀啊,那么它的整合資源能力怎么樣?
孔銘:在學科網平臺的基礎上,公司積極研發“一云多端”智能軟件入口,打造了全國第一個智慧教育云平臺。作為全國最大的K12在線教育平臺,我認為它的競爭優勢有四點:
第一,學科網是國內最大的垂直型教育門戶網站,無論是線上的教學資源還是注冊群體都是目前國內教育類網站最大的;第二,學科網依托鳳凰版教材教輔的出版和發行實力,能輕易綁定覆蓋地區教師及學生對網站的依賴度。
第三,學科網擁有龐大的數據庫體系,成為中學生備考的最佳渠道;第四,公司將以學科網為核心打造“鳳凰教育云中心”及學校教育管理系統互聯,并積極開發手機端、pad端、PC端以及電視端應用軟件,打通教育的多端口傳播途徑,并從技術上排除了利用軟件進行游戲的可能,消除學校、老師以及家長的憂慮,具有較強的推廣性。
《動態》:鳳凰傳媒已經是一個市值接近500億元的公司,在線教育更多的還是資本運作預期較好,如果不考慮在線教育業務的因素,它的股價有沒有比較好的支撐?
孔銘:這個問題問的好,在線教育概念固然很熱門,但投資者還是務必不能只憑概念就介入交易。要回答股價有沒有支撐,我們可以從鳳凰傳媒各個業務板塊來分析。
首先,整體上看公司2014年實現銷售收入96.18億元,利潤總額12.49億元,凈利潤12.05億元,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25.75%,27.58%,26.36%。
具體的來看,出版、發行板塊在教輔教材新政的影響下加速內容生產方式創新,增強職業教育出版以及省外市場拓展,避免傳統業務出現業績下滑。另一方面,新業務培育以及投資并購收效良好,帶來增量貢獻,軟件業務、美國公司及童書業務、影視類業務、新媒體及數字出版分別貢獻了0.44、3.69、0.68、2.44億元。
也就是說,鳳凰傳媒目前股價的支撐不是一個點,而是多個點,如果整體估值不高,那么可以說是有相當的安全邊際。
《動態》:除了在線教育外,您判斷鳳凰傳媒未來還有哪些股價催化劑?
孔銘:實際上圍繞在鳳凰傳媒身上的“概念”很多,因此現在去談“股價催化劑”更多的是一種猜測。從2014年的業績來看,我覺得童書業務或許有潛力,公司去年以8500萬美元收購美國PIL童書業務及其全球5個子公司,創下中國出版史收購之最,不僅使鳳凰收獲包括迪士尼在內一流卡通形象的出版許可、全球銷售渠道,并且使鳳凰獲得較為成熟國際拓展平臺。我判斷,公司在此資本運作的經驗積累之上將更嫻熟地運用資本工具為自身業務發展添磚加瓦,從而加快孵化公司海外板塊的發育。
《動態》:關于傳媒的“渠道”和“內容”哪個更核心更重要的爭論一直都存在,在鳳凰傳媒現在的市值和規模下,什么是它最核心的壁壘?或者說,投資者最應該關注的是什么?
孔銘:當前,各大平臺、終端都在搶占用戶流量,而紛爭的背后版權內容的控制是最大的關鍵。在尚未形成為內容付費的中國,內容輸出更多的是依賴廣告營收來彌補。而要想維持廣告收入的快速增長,平臺和終端公司必需保持對內容資源的大力投資,無論是外部購買還是自制,而作為國內最大的內容供應商而言,將成為各大平臺競相爭奪的對象。
內容輸出的壁壘是非常強大,除了擁有好的創意、精良的內容制作隊伍外,更重要的是多年的文化積淀,才能在浩瀚的內容庫中獲得客戶的認可度。從這個角度看,我認為鳳凰傳媒作為國內最大的教育類、文藝類傳媒集團,在教育產品、影視產品的內容輸出上有極大的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