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順
4月17日,道道全糧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道道全糧油”)披露了首次公開發行招股說明書申報稿。
道道全糧油主要從事食用植物油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為包裝菜籽油。公司計劃本次發行不超過2,500萬股,占發行后總股本的25%。募集資金將岳陽食用油加工綜合項目、重慶子公司食用油精煉項目,以及營銷網絡的建設。
然而,公司招股書在證監會網站公布不久,便有投資者認出,公司是由當年的曾經存在嚴重食品安全違規問題的湖南巴陵油脂有限公司改名而來。另外,業內人士也提出,公司品牌力不強,市場份額很低,在行業集中度較高,完全競爭的植物油行業中難以得到較大的發展空間,成長性值得商榷。
食品安全問題被曝后改名
隨著我國對食用植物油安全的重視、消費者對食用植物油安全意識以及權益保護意識的增強,食用植物油質量安全控制已經成為其加工企業經營活動中的重中之重。然而過去,道道全糧油卻在食品安全問題上存在嚴重違規,使投資者不得不對公司產品質量及管理層誠信提出疑問。
2013年,湖南巴陵油脂有限公司在執行國家臨儲菜籽油收購政策中被發現存在將進口轉基因菜籽油摻入臨儲庫存的問題。經中儲糧總公司和國家有關監督管理部門核查,該公司將進口483噸油菜籽摻入臨儲庫存,并認定該行為為違規行為。隨后不久,或許為了維持口碑,或許為了爭取順利上市,該公司于2014年4月將名稱變更為如今即將上市的道道全糧油股份有限公司。
通過翻閱公司招股說明書,筆者發現該公司在原材料中摻入次品可謂動機十足。資料顯示,菜籽原油是公司產品的主要原材料,占營業成本比例非常大,平均在92%以上。原材料價格每提高1%,則公司產品綜合毛利率將分別下降 0.92、0.89及0.81個百分點。
近幾年來,公司銷量增幅不大,主營產品價格逐年下降,并且期間費用率逐年上升(見表1)。但在此情況下,公司凈利潤卻大幅增長。所以可以推測的是,公司利潤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原材料價格大幅下滑而使整體毛利率大幅提升(見圖1)。如此一來不難想象,如果公司在原材料使用上以次充好,確實有利可圖。
同時,原材料來源問題也為公司未來經營帶來風險。公司招股書中提到,由于我國自己種植的油料作物榨取的食用植物油不足,國內市場供給的食用植物油原材料大部分要依賴從國際市場進口,我國食用植物油產品和原材料價格受國際市場變動影響較大。
2008年以來,國家為保護和鼓勵農民種植油料作物的積極性,對大豆、油菜籽實行臨時收儲政策,在保護農民利益的同時,國家儲備了大量油脂、油料庫存,對穩定和提高油料價格起到支撐作用。通過上述保護措施,我國油料產量雖然將有所增加,但由于目前缺口較大,我國食用植物油市場對外的高度依賴在未來較長時期內無法改變。
競爭力不足,成長存擔憂
業內人士指出,在快消品行業中,品牌知名度和渠道優勢是企業在行業中脫穎而出的核心競爭力。而在食品這個細分行業中,食品安全問題也是舉足輕重。
然而,道道全這個品牌是去年才建立起來的,對比起行業內各大巨頭,品牌知名度顯然較低;而其競爭對手益海嘉里和中糧集團是我國最大的兩家食用植物油加工企業;“金龍魚”、“福臨門”、“魯花”三大品牌占據了大部分的市場份額。
根據國家糧食局的統計信息,食用植物油加工業行業集中度高,2013年我國包裝油消費量為1,007萬噸,道道全2013年銷售的包裝油為18.01萬噸,市場占有率僅僅為1.79%。
此外,招股書數據顯示,除了在公司的“主場區域”——湖南之外,重慶區域(投產三年)和南京區域(投產一年)的產能均不能很好地利用上,2014年產能利用率分別僅為42.00%和16.17%,提升緩慢。
以上數據顯示,公司產品的競爭力令人擔憂。
目前,我國植物油消費量以每年4.15%左右的速度增長。在行業增速較低的情況下,公司要獲得高速度發展,必須更多地依靠競爭力搶占市場份額的方式才能實現可持續的快速成長。但種種跡象表明,公司競爭力明顯偏弱,相比其他同行對手,在品牌、渠道、規模、和資金上都缺乏優勢;加上公司曾經出現過的食品安全問題,更是令其前途蒙上陰影。即使上市成功,未來還將面臨著來自幾大龍頭企業的正面沖擊,成長不確定性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