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輪牛市伴隨著中國經濟轉型,目前經濟短期依然困難,但是改革是正確的戰略方向。近兩年,創業板先行走出牛市,這輪牛市能實現多方共贏,實現優化資源、驅動創新和創業。政府可以通過資產證券化,解決地方債務問題、盤活存量、推動創新;企業部門可以利用這輪大牛市來降低融資成本、降低負債率、“去杠桿”;社會財富通過資本市場實現保值增值、參與創業創新。
本輪牛市是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大牛市,包括主板、創業板、三板、OTC甚至港股,通過發展直接融資來解決經濟問題,推動經濟轉型和改革,我們正處于股權投資大繁榮的時代。
如果把中國比喻為一個公司,這個公司是在新的轉型、再次創業階段,2020年之前是黃金窗口。要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就需要改革,根源上是“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而新一屆政府通過“反腐”和“簡政放權”,激發了中國人的創業熱情和為夢想拼搏的精神,因此,中國這次“創業”的戰略和執行力是正確的,給了資本市場信心。同時,市場化改革,也需要資本市場的大發展,轉型過程出現的并購重組將貫穿此輪行情的始終。
A股市場的賺錢效應自我強化,吸引其它領域的財富轉戰A股。來自信托的資金,實業的資金,銀行理財的資金,均全面進入A股市場。本輪牛市目前為止,還是資金推動型的牛市,有點類似1996-1997年的牛市。當前行情與1996年12月及1997二季度相似之處在于:(1)相似的市場情緒,亢奮+泡沫。(2)相似宏觀環境,經濟下行風險仍較大,流動性衰退式寬松+貨幣政策邊際改善,全社會無風險收益率回落。(3)相似政府意愿。通過資本市場幫忙解決高負債率問題,被利用的牛市,推動經濟轉型和改革,因此,讓此輪牛市走的更長是政策最優選擇,而不是選擇一年多時間大盤創歷史新高、形成全面大泡沫然后資本外逃、一地雞毛。
這一輪的A股市場全面牛市行情,可能延續三到五年,但絕不會一路“瘋牛”,而是會有三大階段,其中,去年到今年某個階段的上漲是第一階段;隨后將是第二階段,是季度性的調整、震蕩;第三階段又是持續數年的上漲。
至于牛市的頂部,我們如果通過資產證券化率來看的話,當前證券化率和2007年5月末的94%接近。截止2015年4月10日,A股總市值為57.6萬億(含在香港的股權),占當前GDP(滾動4個月約為65萬億)的比例為89%。這一輪資產證券化率在未來很可能會超越2007年底150%的歷史頂部。這也就意味著上證指數超越2007年的高點6124是必然的,當然中小板指數早已超過2007年高點。如果從泡沫破裂后市場下跌幅度應該有60-70%計算,假設認為3000點是下輪熊市底部,那么本輪牛市的上證指數高點應該在7500點到10000點。
目前只是牛市的第一階段,市場很快會迎來第二階段的調整,最終的第三階段會創出歷史的新高,投資者要對行情有信心,也要對第二階段的調整有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