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春
上期,我們說到了價漲量增,順勢推動。這期我們要講的是“價跌量增,有待觀察”。
1、 技術定義
價跌量增主要是指成交量增加的同時股價卻下跌的一種量價背離現象。它意味著多、空雙方意見發生了較大的分歧,但空頭占據了上風。對于行情的分析和操作策略,需要謹慎觀察。
2、 形態特征
(1) 多頭主升段:暗示有主力進行吃貨。
(2) 多頭末升段:高位賣壓沉重,無法消化賣壓股價將進行反轉,亦為標準的主力出貨模式手法之一。
(3) 空頭主跌段:代表賣壓沉重,股價下跌趨勢暫時無法改變。
(4) 多空盤整反彈:空頭為反彈結束的表現,多頭為整理的修正幅度擴大。
(5) 空頭末跌段:特定人士進場承接,只是不能再破底。
3、 特性研判
漲勢階段量增價跌。
股票價格已經大幅上漲,突然止漲下跌,成交量卻僅僅小幅度增加時,視為人氣減弱,追高買進意愿不強的表現,但這時候不能立即認為行情即將反轉下跌。因為此時行情或僅僅是回擋整理而已,往后走勢還有可能上漲,但后市走勢或反彈高度難以預料,不可貿然跟進。因此不能貿然認定未來的走勢去向。
股票價格已經漲升一波,突然止漲下跌,剛開始高位滑落時,成交量突然大增,此時不論當天是否有著很長的上影線,都可視為主力出貨行為。次日不管行情是否再度穿越高位漲升,均宜趁機先行賣出了結。而次日開盤后,股價即一路下滑時,不可等待反彈而持股。因為在這種情況下,通常股價會越來越低,終至虧損累累。
在股票價格初跌和主跌階段,放量下跌,表示賣壓依舊沉重,行情將繼續下跌。
原先股票價格下跌已多,此時的下跌幅度并沒有逐漸減少,但成交量卻突然放大,當天更留有頗長的上影線時,雖然表示已有主力買進,但卻讓空方所乘再度打壓成功。是主力拉高不成的結果,反而更多套牢一批籌碼,除非近日內股票價格能夠上漲超過大量成交這一天的高點壓力,否則這些放大的成交量,會成為日后續跌的原動力,而行情也會在這種情況下,繼續下跌。
原先股票價格下跌已多,此時的下跌幅度已經逐漸減少,但成交量卻突然放大,不論當天是否留有下影線,均可認為有主力介入買進的現象。代表近日內行情可能止跌回穩,至于是否僅為反彈或止跌回升,不能確定,需結合其他技術分析。<\\Hp1020\圖片\13年固定彩圖\結束符.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