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
Braswell:BayTrail-M/D的接班人
在BayTrail時代,英特爾將其劃分成了三個家族,分別為適合平板電腦使用的BayTrail-T、適合入門級筆記本的BayTrail-M以及臺式機領域的BayTrail-D。而Braswell的競爭對手,則是BayTrail-M/D這兩個“前輩”,繼續在入門級筆記本、一體機和臺式機(mATX、ITX主板)戰場貢獻力量(圖1)。
Braswell的技術細節

和BayTrail相比,Braswell最大的賣點就是將制程工藝從22nm升級到了最新的14nm,其TDP僅有6W(最低端型號甚至僅有4W),較BayTrail-M和BayTrail-D降低了1.5W和4W。沒錯,Braswell無需主動散熱,只需金屬散熱鰭片即可緩解散熱壓力(圖2),這意味著它同樣有機會被塞進平板電腦體內,在更便攜的移動市場大展拳腳。
英特爾首批Braswell平臺共四款處理器,分別是賽揚N3000、N3050、N3150和奔騰N3700(表1)。其中前兩款為雙核Airmont架構,而后兩者則為四核Airmont架構。它們都支持64位指令擴展,內存控制器開始支持DDR3/L-1600內存(BayTrail僅支持DDR3/L-1333),再結合EU單元更多的第八代圖形核心,讓Braswell在圖形(3D游戲)方面的表現更為理想。此外,Braswell家族還具備H.265硬解能力,支持4K分辨率或3屏2560×1600像素分辨率的視頻輸出,無需第三方芯片的幫助即可原生支持SATA3以及四組USB3.0接口。
新老賽揚性能大比拼
賽揚N3150應該算是Braswell平臺的“中堅力量”,目前它已經被不少2000元筆記本和低價位的ITX主板所武裝,性價比方面基本與BayTrail-M/D上代平臺產品持平。那么,這兩代平臺的性能到底相差多少?我們不妨通過一組測試成績探究一二(表2)。
通過對比我們不難發現,賽揚N3150的優勢主要體現在GPU(圖形)性能層面,借助12個EU單元的第八代圖形核心,其游戲性能較前輩提升了至少50%(圖3)。以《英雄聯盟》為例,在1366×768像素中等畫質下,賽揚N3150可以取得45fps左右的平均幀數。令人遺憾的是,賽揚N3150在CPU運算性能方面的表現并不樂觀,各項測試表現甚至還不如賽揚N2930。

實際上,賽揚N3150性能表現已經足夠令我們欣慰了,要知道它的TDP僅有6W,在大幅降低功耗的前提下再次提升GPU性能,這應該算是不錯的成績單了。如果你更在意性能,則可以考慮主頻更高的奔騰N3700處理器,它的性能應該可以完勝上代賽揚J1900,只是你需要付出更多開銷而已。
如何看待全新Braswell平臺

作為BayTrail的接班人,Braswell依舊秉承了超低功耗、入門級市場的身份定位,因此我們不可能指望它能帶來多么優秀的性能表現。要知道,哪怕是TDP只有4.5W的酷睿M,其性能都要在Braswell平臺的賽揚N3700之上。而Braswell的真正意義就是在更低功耗(注意不是最低哦)的前提下提供了超越上代產品的綜合性能,并保持超低的定價策略,讓用戶花同樣的錢就可獲得更強性能的入門級PC。
因此,如果你最近有DIY迷你PC的計劃,在價格相近的情況下,集成Braswell處理器的小主板自然就是首選(圖4);如果你計劃挑選入門級筆記本或一體機,那武裝Braswell處理器的筆記本肯定要優于基于BayTrail-M/D設計的老型號(圖5)。而這,就是Braswell在當下的最大意義。

Braswell和早前上市的Cherry Trail屬于“近親關系”。它們都基于14nm工藝設計,并采用了Airmont架構核心,比如微軟Surface 3就是首批搭載Cherry Trail平臺(Atom X7 Z8700)的產品。簡單來說,奔騰N3700的性能要略強于Atom X7 Z8700,而賽揚N3150則受限于頻率和縮水的GPU EU單元,性能上就要略遜于對手了。有關Atom X7 Z8700的性能表現,請參考本刊14期《Windows 8.1平板的“芯”希望 英特爾新凌動X-8700性能有多強》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