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中低端筆記本內部并沒有mSATA或M.2這種迷你SSD硬盤的擴展接口,而HDD機械硬盤的速度實在不給力,更換純SSD固態硬盤的開銷又太大。如果你也有此顧慮,那就不妨考慮讓光驅“救駕”吧。
被邊緣化的光驅
除了超纖薄筆記本外,絕大多數普通筆記本都預留了光驅擴展位(圖1),只是可能出于成本控制而改用減重模塊替換了標準的光驅。只要你的筆記本配有這個擴展位,就能利用它去安裝第二塊硬盤,以HDD+SDD雙硬盤模式同時兼顧容量與速度。在高速網絡越加普及的今天,光驅的實用性已經降到了歷史最低,與其讓它閑著不用,還不如發揮這個接口的余熱呢。
確定光驅擴展位的高度
我們都知道,筆記本光驅位存在12.7mm和9.5mm兩大標準(圖2),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對應高度的光驅位硬盤托架。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HDD還是SSD,只要是2.5英寸硬盤的厚度就有7mm和9.5mm之分,而12.7mm硬盤托架可同時兼容7mm和9.5mm厚度硬盤,但9.5mm硬盤托架就僅支持7mm超薄硬盤了。
留心光驅托架的設計

光驅托架的價格很便宜,淘寶上最低25元即可入手。那么,硬盤托架不就是充當了硬盤和光驅接口的轉接器嗎(圖3),只要能固定硬盤,選擇最便宜的產品不就結了?相信這也是很多用戶的心中所想,但考慮到硬盤中保存的都是無價的數據,所以更高品質的硬盤托架才能100%確保硬盤硬件和內部數據的安全。
簡單來說,挑選硬盤托架時我們需要留意材質、固定、減震、散熱、面板等幾個方面的設計。其中,硬盤托架的材質有純鋁、鎂鋁合金、復合材料,相對而言鎂鋁合金的重量和穩定性最佳,純鋁次之,塑料最差。
如果你想將HDD安裝在硬盤托架上,那就要注意托架的固定設計(圖4)。有些托架產品在將HDD塞進托架的凹槽內后,會用軟質的橡膠塞在硬盤四周填充,起到防震的效果;還有些產品會用四顆螺絲,從托架兩側擰入到HDD側邊的螺絲孔位里;少數廉價產品在這方面就有些欠考慮了,選擇硬度較大的塑料作為HDD與托架間的填充物(圖5),防震性能不甚理想。相對而言,采用橡膠塞+螺絲固定的方式最為合理。
無論是HDD還是SSD,在工作時都存在一定的發熱量(SDD相對更高一些),而筆記本光驅所在的位置基本是完全密封,對應的底蓋位置也沒有預留散熱孔(圖6)。所以,那些配有散熱孔并在硬盤塞入托架內還留有散熱凹點的產品自然有利于緩解溫度的壓力。
最后就是面板了。為了不讓硬盤托架影響筆記本的視覺美觀,很多商家會隨機提供不同樣式的面板,“堵住”光驅位出口的縫隙。如果你覺得商家送的面板不好看,可以將原光驅的面板拆下來裝在托架上。
多通道開關的必要性
如今很多硬盤托架的后面都設有“雙通道”或“三通道”開關(圖8),它們的意義何在?原來,筆記本為了正確識別光驅內的硬盤或光驅,必須有個接地的反饋信號給主板和CPU,如果不接地,筆記本將切斷光驅位的供電,硬盤會因為缺電不工作而導致系統無法識別的問題。絕大多數筆記本都將從右向左起第6個針腳定義為接地,作為判斷的依據所在。但是,ThinkPad、惠普等品牌的少數產品卻沒有采用這一通用方案,將接地信號定義給了其他針腳。此時,就需要多通道開關,在不同針腳間進行切換,從而滿足不同筆記本對接地信號的定義。
很多用戶在購買托架并安裝硬盤后,會出現識別不出托架上的硬盤、無法通過該硬盤引導系統、不能正常關機等問題,實際上就是接地反饋信號識別出現了問題,通過多通道開關切換即可解決。
不僅限于標準硬盤
考慮到隨著Windows平板電腦和各種變形超極本的崛起,未來的移動設備可能不會再預留標準2.5英寸的硬盤位,而是改用更為迷你的mSATA或M.2磁盤接口。因此,有些用戶可能希望“一步到位”挑選M.2接口的迷你SSD,哪怕未來更換機器后仍能繼續工作。
好消息是,光驅位的硬盤托架不僅限于2.5英寸硬盤,無論是mSATA還是M.2接口的SSD硬盤,都可以買到對應標準的硬盤托架(圖9)。換句話說,哪怕你的筆記本沒有迷你SSD插槽,但只要配有光驅擴展位,同樣可以用上這些迷你SSD!
除了極為古老的筆記本外,最近幾年的筆記本光驅和硬盤都是改用了SATA接口,所以本文就不涉及IDE和SATA接口之間的轉接了。
如何取下光驅面板
在不接電的情況下,用曲別針捅一下光驅蓋上的小孔就可彈出光驅,而光驅面板則是通過兩側的卡扣固定在光盤托架上(圖7)。用指甲或螺絲刀頂一下卡扣就可拆下面板。
如果你將筆記本內原有的HDD裝在硬盤托架,新買的SSD安裝在原硬盤位,請提前刪除HDD硬盤的數據加密(如果有,比如用指紋加密過),否則進入系統后可能無法識別出托架HDD的硬盤盤符。此外,早期筆記本的BIOS可能不支持光驅位啟動,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可以把主硬盤和光驅位硬盤互換位置。
光驅位硬盤托架的選購我們就聊到這里,如果你想知道HDD和SDD誰更適合安裝在托架上、原硬盤如何拆卸、拆下的光驅如何處理等問題,請參考本刊2013年第7期《SSD硬盤 老本咸魚翻身的必殺技》這篇文章,或者登錄http://dwz.cn/ZHTgJ在CFan網站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