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該不該吃狗肉?該不該吃鵝肝?該不該吃鯨魚?該不該吃馬肉?……
這不是簡單的吃與不吃的問題,在動物保護主義以及環保主義思潮興起的今天,這個問題已經上升為人與動物之間的道德倫理之爭議。在老饕們看來,吃既是滿足口腹之欲也是在維護傳統習俗;而在動物保護人士眼里,選擇不吃才符合普世道德,對動物仁慈也是對人仁慈。
老饕們與動物保護人士誰也說服不了誰。你說吃狗肉不道德,那吃豬肉、牛肉就道德嗎?你說把鵝肝催肥的做法太過殘忍,那么將上千只雞養在擁擠籠子里就不殘忍嗎?你說捕獵鯨魚加速了這種動物的滅絕,那我的文化傳統誰來守護?你說最好吃素吧,吃素可以讓地球更環保,可是我要長身體我要營養均衡……
選擇吃與不吃本身并沒有錯,法律并沒有禁止人們吃狗肉、鵝肝。無論是瑞士關于狗肉的立法還是歐盟關于鵝肝的立法,都沒有禁止人們吃它們的自由。
面對動物保護主義者要求立法保護貓啊狗啊鵝啊鯨魚啊馬啊的各種請愿活動,瑞士法律說:人們可以吃自己家的狗肉,但是禁止從事商業用途的狗肉生產;歐盟說:可以進行鵝肥肝的銷售和食用,但禁止對鵝強制喂食。
在互聯網時代,傳統美食維護者或是動物權益保護者似乎都已走入一個極端,而關于餐桌上的這場文化大沖突遠還沒有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