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013年6月的一天,65426部隊官兵和往常一樣,伴隨著起床號出操、訓練,開始了新的一天。這一支功勛卓著的部隊,參加過的190余次戰役戰斗中累計殲敵4萬人;這一支圍繞強軍目標奮勇前行的部隊,多次被評為基層建設先進團、軍事訓練一級團。部隊訓練場大門兩側“在這里學會打仗,從這里走向戰場”的巨幅標語,激勵著一茬茬老虎團官兵在這里鑄夢、追夢、圓夢。機遇總是垂青那些有準備的人的話,他們就是一群時刻做好準備的人。就在這一天,他們迎來了新的機遇,因為傳來這樣一個消息,特戰營一營的官兵準備要去非洲維和,維和的那個國家叫馬里,一個不被大多數人所知曉的陌生國度。剎那間,維和成了官兵們的熱點話題。
馬里,一個古老而又年輕的國度,歷經滄桑巨變和獨立斗爭,于1960年9月22日建國。2012年3月,馬里發生軍事政變,與此同時恐怖分子趁火打劫攻城掠地,10天內就占領了包括加奧、通布圖、基達爾等大面積北部薩赫勒地區,施行嚴酷的伊斯蘭教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沒有了歡歌樂舞,難民流離逃亡,百姓苦不堪言。
2013年6月,應聯合國請求,中國決定派出警衛、工兵、醫療3支分隊共395人赴馬里執行維和任務。2013月7月12日,中國首批赴馬里維和警衛分隊在哈爾濱成立。這是中國軍隊自1990年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以來,首次外派的維和安全部隊,并開創我維和部隊為外軍防衛先河。
維和履行的雖然是國際義務,但反映的是國家形象。首出國門必須首戰制勝。素有“不愧對血灑疆場的前人,誓做紅軍精神的傳人”之魂的65426部隊官兵內心騰起烽火狼煙。全體官兵聞戰則喜,遠在北京軍區參加全軍特戰比武并取得三金一銀一銅的李慶昆,先后3次推遲婚期堅決要求參加。不久前在哥倫比亞參加世界頂級狙擊手奪冠的劉佳顧不上調整毅然請戰。張奇、王松兩名戰士寧可放棄提干也強烈要求參戰,在他們心目中“軍人的使命比個人前途更重要”。
隨后65426部隊特戰一營迅速抽組的170人中,42.8%被評過“特戰精兵”,93.7%具備“一專多能”,30%以上參加過國際、全軍或軍區、集團軍比武奪冠或拿過名次,5人被評為全軍優秀(參謀)軍官或“軍中良劍”,人人具備一招制敵的過硬本領。
歷經半年的人員選拔、思想教育、強化訓練、物資籌措等準備工作,藍盔勇士們于2014年1月16日,分兩梯隊全部抵達馬里加奧,隸屬聯馬團東戰區,主要擔負戰區多功能軍事基地警戒防衛、防區快反支援、防衛荷蘭工兵大隊營區等任務。
爬升三萬英尺,橫跨三洲四海,30個小時讓四季快速輪轉。飛機落地那一刻,撒哈拉的熱情撲面而來,馬里國防部長、聯馬團司令、中國駐馬里大使以及新聞媒體早已等候在機場,他們充滿了期待與渴望。然而,通往和平的道路荊棘密布。
聯馬團分配給他們的營區,曾是加奧能源部舊址,戰爭留下的傷痕在這里依稀可見,飛舞的蝙蝠和亂竄的蜥蜴迎接著這些遠方的來客。沙漠氣候顯然讓這些來自中緯度的士兵感到不適,夜里蚊蟲肆虐,每一次叮咬都伴隨著感染病毒的風險。高溫令蔬菜在運輸途中腐敗殆盡,維生素缺乏讓很多官兵上了火,鼻子出血,手腳干裂。但時間和形勢不容先遣隊員在困難面前低頭,官兵們一邊建設營區,一邊接收裝備,同時還要日夜警戒執勤,防范恐怖襲擊,每天能留給休息的時間只剩4個小時。當第二梯隊到達時,先遣隊員已經初步完成了營區供電、凈水、飲食、醫療、洗浴等生活設施。但此時熱季已經到來,四五十度的高溫把帳篷變成了蒸籠,架設空調板房迫在眉睫。
因為高標準,所以備受青睞。2月27日,又一個載入史冊的日子,中國人民解放軍將第一次為西方發達國家的軍隊提供安全保護,保護對象是曾經霸占臺灣38年的荷蘭人。因荷蘭營地距警衛分隊營區有17公里,周邊及往返途中情況復雜,任務前他們多次勘察地形及安全環境,并對兵力部署、警戒方案、應急處突、行進路線、防衛工事等要素周密論證。接受任務后,他們先后從容應對了游行示威波及、可疑車輛沖卡、火箭炮襲擊等突發事件13起,向外軍展示了過硬的戰斗素養和負責的大國擔當。荷軍55歲的少校軍官激動地用一株從荷蘭帶去的郁金香表達感激之情,并稱贊:“中國警衛非常出色,能夠得到你們的安全防衛是我們莫大的榮幸。”
一次來回40公里的排污車隊排放垃圾護送,16名快反隊員用了整整2個小時。出勤時,他們全副武裝,急救包、生存包也是隨身必備。“撒哈拉”不斷翻滾的熱浪令人窒息,1.5升冰凍礦泉水一邊融化一邊飲用,出勤歸來就會消耗殆盡。回到營區,汗水早已將衣服打濕,此時,疲憊才浮現在官兵臉上,這只是516次警衛護送任務的一個縮影。
10個月的時間,全體官兵身處形勢最危險、條件最艱苦、環境最惡劣、傷亡最嚴重的任務區。他們牢記黨和人民的囑托,堅持把完成維和任務作為展示大國形象的窗口、實踐強軍目標的舞臺、檢驗和鍛造打贏能力的難得機遇,上下同心打頭陣,胸懷全局勇擔當,生死考驗敢亮劍。嚴格按照聯合國安理會的授權,先后圓滿完成了保衛戰區司令部、為荷軍提供全域防衛和458次任務責任區機動巡邏等急難險重任務,有效應對了大規模暴力游行、自殺性汽車炸彈、火箭彈襲擊、武裝交火波及、為難民提供庇護救援等60余起敏感突發事件,以果敢行動捍衛了世界和平。
我們到這個部隊采訪期間,參加維和的官兵剛返回營房不久,由中宣部組織的中央及首都各大新聞媒體記者正在這個部隊采訪,我們碰巧搭了一趟順風車。“走出國門方知祖國強大,透過硝煙乃知和平寶貴,歷經戰火更知責任重大。”新四軍傳承部隊官兵們的錚錚話語,至今仍在我們耳邊回響。在恐怖襲擊頻發、自然環境惡劣的西非大漠,他們堅持把履行維和使命作為展示大國形象的窗口、實踐強軍目標的舞臺、檢驗和鍛造打贏能力的難得機遇,頂烈日戰風沙頑強拼搏,保安全化危機不辱使命,把中國軍人為世界和平負責任勇擔當的形象完美地展現在了國際舞臺上。
安全部隊走出國門是一小步,卻是我軍跨出強軍征程上的一大步。 (責任編輯 郅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