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澤平
制造業PMI略升預示著經濟開始趨穩,驅動力主要來自穩增長加碼,從信貸投放加快、財政支出加碼、建筑業訂單回升、大企業和小企業景氣分化、中采和匯豐PMI背離可以觀察并確認。
大企業景氣度提升反映政策發力
具體來看,大型企業景氣好于小企業,反映穩增長政策發力。大型企業PMI從50.4大幅上升為51.5,成為穩增長的主力;中型企業由49.4小幅上升至49.6,小型企業由48.1下滑至46.4。中小企業特別是小企業下滑可能和春節因素有關,2015年春節靠后使得許多中小企業從3月中旬才開始開工,這與匯豐PMI在3月走弱,匯豐PMI終值高于初值是相互印證的。
企穩基礎不牢 政策仍需加碼
數據顯示,生產指數大幅回升0.7個百分點,成為拉升整體PMI的主力,反映開工季效應。而新訂單和新出口訂單均下降0.2個百分點,可能部分受到春節因素和人民幣過強的影響,這表明經濟企穩基礎不牢,維穩仍需加碼。
此外,產成品庫存(由47上升為48.6)、購進價格指數(由43.9上升為45)、采購量指數(由49.4上升為49.7)、進口指數(由47.5上升為48.1)均有回升,企業補庫活動向好。這一方面與大宗商品價格反彈有關,另一方面可能和政府一系列托底后市場預期邊際改善有關,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大幅上升7.3個百分點至61.3。
從非制造業情況來看,非制造業分項大部分下滑,但幅度不大,建筑業指數則逆勢由56.5大幅上升至58.9,顯示穩增長發力,而基建仍然是穩增長的主要抓手。
穩增長動能將逐步釋放
我們維持春節后開市提出的“預計穩增長加碼,2季度經濟企穩,股市小陽春”判斷。330救房產新政之后預計房市會有一波小周期回升。預計后面還有基建加碼、加大信貸投放和實施三大區域戰略(一帶一路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的政策,《政府工作報告》已上調赤字率。未來穩增長的動能將逐步釋放,預計4月經濟指標在環比上繼續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