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侃
本周主板與創業板都呈現震蕩盤升的態勢。滬指沖上3800點之后反復拉鋸,創業板經過大幅下挫后又創歷史新高。這兩種走勢對投資者的眼光和耐心都是一種考驗。
所謂眼光,是指對大盤走勢的判斷,是對投資標的的選擇與走勢的把握。所謂耐心,是指看準了方向、選定了投資標的,能否堅持和耐心地持有。
當前對于主板的震蕩盤升,認同的人多,懷疑的人少,但擔心大幅震蕩的人并不少,尤其是臨近新股發行的時間段。有些股評把弦總是繃得緊緊的,只要哪天不漲或者漲幅大了而量又跟不上,就說要大跌,就要清倉。對于創業板的震蕩盤升質疑的人多,認同的人少,但創業板卻在不斷地創歷史新高。看多的人認為創業板仍處在主升浪—3浪之中,看空的人認為創業板處在5浪延伸之中,意即已經到了頂部區域。對于風格轉換,今天看創業板走勢疲軟,強勢轉向主板,但過一兩天,創業板又強勢上漲,創歷史新高,搞得人莫衷一是。
對當前大盤走勢如何看,確實有個眼光問題。這波行情,無論主板還是創業板,能到目前的高點位,都有十足的牛市底氣。今年“兩會”期間,有關負責人對這波牛市行情做了肯定。李總理在會后的記者招待會上又給股市添了一把火。最近,人民日報連續發文贊許當前的牛市,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又做了正面表述,認為這波牛市行情“有其必然性與合理性”。我國經濟正處于調結構、穩增長和轉型升級的新常態,股市也隨之進入牛市新常態。
黨和政府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同時,“工具箱”里又有很多穩增長的工具。僅在“兩會”后就出臺了一批有關銀行、財稅、地方存量債務置換、社保基金投資范圍擴大等改革措施,出臺一帶一路規劃、制定互聯網+行動規劃、放寬房地產政策、扶持電商發展等經濟發展措施。這些改革措施和“工具”,有些使主板的藍籌股受益,有些使創業板和中小板的股票受益。政策驅動、利益驅動這些板塊輪流上漲,不管誰上漲都是勢所必然,牛市的步伐也因此繼續邁進。
只要中國經濟新常態行穩致遠,政府對股市的牛市行情持肯定態度和扶持政策,這波牛市就不會結束。當然,這種上漲并不是直線上升,而是會有震蕩與調整,而且還會有寬幅震蕩,防風險的意識也是必不可少的。不過,不能因為調整和防風險就輕易空倉,以至與這波大牛市擦肩而過。
對于投資標的的選擇和持有,眼光是第一位的,耐心也相當重要。2013年創業板就開始了牛市行情,當時若能抓住創業板的股票,而且能夠耐心持股,肯定會有錢賺。但是到了2014年下半年,尤其是11月之后,開始了藍籌股的估值修復行情,而創業板處于牛市中的調整狀態。這段時期如果判斷藍籌股、尤其是金融板塊會有一波牛市行情,而且能夠抓住和耐心持有其中的券商、保險等板塊的股票,都會有不菲的收益。相反,如果滿倉創業板、中小板的股票,就會有“滿倉踏空”的感覺。
即使這樣,如果你能耐心持股,總有收獲的機會。今年“1.19”暴跌后,藍籌股處于調整狀態,而創業板卻牛性大發。今年1至4月初,創業板上漲上千點,漲幅約70%。而持有藍籌股的一度有“滿倉踏空”的感覺。今年3月9日后,主板藍籌股也熱起來,主板和創業板進入齊漲共飛的階段,或者說進入輪漲階段,無所謂風格轉換,只有先漲后漲、漲多漲少的問題。
針對這種情況,不管是藍籌股還是成長股,是大盤股還是小盤股,都要根據股票的基本面、題材和自己的風險偏好、操作風格來選股,能夠把握好節奏,或者能夠耐心持股,都會有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