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劉欽

當地時間8月6日,喬恩·斯圖爾特(Jon Stewart,中國網民戲稱為“囧叔”或者“囧司徒”)主持的最后一期《每日秀》(“The Daily Show”)在美國紐約喜劇中心上演。他曾直言他不喜參與政治事務,“是個喜劇演員而不是一位政客”,但在過去的16年時間里,他在一檔充滿政治諷刺氣息的深夜脫口秀節目里用無比娛樂的形式針砭時弊,影響了一代美國人的政治觀。NBC主播布萊恩·威廉姆斯曾將囧司徒定義為美國三權(行政權、立法權和司法權)以外的“第四權”,他的節目監督著政府及新聞工作者, 潛移默化地改變著他們的行為模式。
囧司徒常常調侃自己的出身地新澤西,顯然是在“華盛頓的政治圈以外”。所以在評論時事時,他總像一個冷靜的旁觀者,甚至會給人置身事外的錯覺,那種口氣就像這個主持人是坐在倫敦的電視直播中心嘲弄著美國總統。但與這種“旁觀者”態度不一樣的是,囧司徒的觀點卻時常一針見血,直抵核心。美國一本雜志曾經這樣評論道:“《每日秀》的主持人為我們提供了對我們國家政治機制毫無任何禁區的后現代視角。”
美國的公知明星對國家運行機制中的瑕疵進行批評是家常便飯的事,吐槽政客是所有媒體的必修課,爭紅了眼直接進行人身攻擊也屢見不鮮。如此彪悍的傳統決定了在美國,如果你打算批評政客或者政府,僅僅依靠尖銳或者刻薄是不夠的,你還需要幽默。《每日秀》的聯合制作人馬德琳·史密斯伯格說:“每個人都裝作自己似乎帶有某種高尚的動機,但我們只是為了讓別人笑。”的確,在《每日秀》里,你常常可以聽到現場觀眾止不住的大笑和歡呼,有時需要主持人或被采訪嘉賓邊呼喝邊大拍桌子來制止。難能可貴的是,囧司徒不僅能在惡搞新聞中加入輕松笑料,更多時候體現的是一種發人深思的幽默。
在談及2008年金融風暴時,他在節目極盡所能地諷刺華爾街的精致利己主義精英:“華爾街已經憤怒到了極點!他們再也接受不了(群眾的指責)了,除非是讓他們接受兩萬億的救市資金。”而在挪揄政府應對中東恐怖勢力IS不力時,他裝作詫異而憤怒地說道:“極端組織應該看不到有線電視臺,或許他們都不知道這里有個節目叫《每日秀》,他們應該上網看看本節目,因為他們在這里已經被打成落水狗了。”
從好萊塢的明星到華盛頓的政客,從美國人對快餐的著迷,到煙民的金錢賠償,甚至分析美國總統布什的措辭用字等等都可能成為囧司徒報道的題材。16年里,他試圖用一種荒誕得讓人發笑的方式,將存在于美國人生活中的每一個不合理的地方放大并用極具個性的方式展現于電視機前,引發觀眾深思。此外,囧司徒在面對恐怖攻擊、槍擊等災難事件時卸下嘻嘻哈哈的面容,在退休軍人權益保障和動物虐待問題上的堅硬立場,以及先于主流大眾表露對伊拉克戰爭的厭惡情感,這些都讓觀眾看到一個不一樣的他——他絕不僅僅是一個在屏幕上插科打諢的喜劇演員。
從1999年至今的每個美國總統選舉年,《每日秀》都被公眾認為是理性的聲音,對政客和選民有不可忽視的影響,有中國網友戲稱囧司徒為“美帝良心”。2009年,《時代》雜志進行的一次網絡民調顯示,囧司徒擊敗布萊恩·威廉姆斯、凱蒂·柯麗克以及查利·吉普森等正經新聞人,成為美國人最信賴的新聞人之一,就連白宮也認可他引發公眾對重大政治事件關注的能力,雖然他主持的只是一檔非常不嚴肅的喜劇節目。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教授克雷格·沃爾夫曾這樣評價囧司徒帶領下的《每日秀》:“主流媒體的報道中如此大的成分都是虛假的和經過操縱的,對我來說,這些喜劇天才們的節目在某些方面才是最誠實的報道。”
在地產大亨特朗普搖身一變成為共和黨總統競選人后,囧司徒在7月的節目中把這位“奇葩”比作“熱狗邊的比薩”——“你不想要、你也沒點過,你難以相信竟會有這樣的存在,但是現在你會想吃掉它。”隨后“囧叔”評論特朗普是個“特朗普黨人”——他認為只要能把自己的名字寫在白宮上就可以不用關心黨派問題。
不過,諷刺一個熱門總統候選人在囧司徒眼里或許也不算什么“上檔次”的笑料,因為他曾炮轟了一個總統家族。當杰布·布什在發表競選演講時聲稱總統的位置不該由一個自由主義者傳給另一個自由主義者時,憋不住的囧司徒開炮說:“不!應該由家里的一個成員繼承另一個成員,就像傳家寶一樣。一個人生下來,一個國家領導人是他爹,另一個是他哥,這種事情只可能在美國發生,沙特阿拉伯也有這事,但凡有世襲君主制的地方才能有。”
就像他抨擊布什家族一向自我感覺良好的優越感一樣,常以精英自居,直接或間接地為中上階層代言,只為富人謀福利的美國共和黨也常被囧司徒損得體無完膚。2013年政府關門事件中,共和黨人在媒體上譴責奧巴馬寧愿和地球上最難搞的伊朗人交流接觸也不肯與共和黨談判,寧可接受政府關門大吉的雙輸結局。對此,囧司徒嘲諷道:“我覺得這不能怪總統,畢竟像你們說的,他連最難搞的伊朗人都能應付,卻應付不了你們……”
當然,在黨派紛爭已經成為美國政壇主要矛盾的今日,兩黨人士相互給對方潑臟水幾乎可以寫進黨員義務里。囧司徒及其所在電視臺作為民主黨的宣傳陣地,吐槽一切跟共和黨有關的污點事件已經成為日常職責,但與共和黨媒體不同,他并沒選擇對自家丑事視而不見。他也多次在節目里批判美國政治兩黨越來越激烈的僵持和沖突的局面。
早在奧巴馬第一次作為美國總統做客《每日秀》時,他直言奧巴馬競選時的口號應該從“Yes,we can”(是的,我們可以)改成“Yes,we can,but……”(是的,我們可以,但是……),奧巴馬也不得不承認這種說法的正確性。今年7月底,奧巴馬再一次登陸《每日秀》,即將退休的囧司徒也沒放過他,談起伊朗核協議,囧叔簡單粗暴地問奧巴馬:“我們現在在炸誰?(暗指美國在中東混亂的外交局面)”
損了“自家”在任的總統,囧司徒也沒打算放過大有希望繼任的“自家”總統候選人,我們看看民主黨候選人、前國務卿希拉里是如何被“囧叔”評說的:希拉里的競選視頻被囧司徒吐槽為“貌似保險廣告的東西”,她和拜登拉票的戰略也被他諷刺為“哭窮”,節目中的囧司徒拿著美元當紙巾擦眼淚。
囧司徒在美國政壇到底有多讓政客們“聞風喪膽”?戈爾曾出席過大衛·萊特曼和杰·勒諾的節目,小布什參加過奧普拉·溫弗瑞的脫口秀節目,但是除了民主黨內戈爾的競選對手阿爾·利博曼之外,沒有哪個候選人敢去參加《每日秀》節目。得知囧司徒退休,很多政客(尤其是明年大選的總統候選人)紛紛表示自己松了一口氣。
《每日秀》粗看起來不過是一檔機智的喜劇節目,以出色的政治諷刺和對電視新聞的辛辣調侃為出發點,但它同樣是有線電視戰勝電視新聞網的典范。在囧司徒接手以來,《每日秀》的觀眾已經足足增長了將近3倍,達到了每晚150萬-200萬人。它的忠實觀眾大多以年輕人為主,有數據顯示,大約21%的年輕人是通過《每日秀》這個非正統的節目來了解新聞的。就連《每日秀》節目的副產品,囧司徒和節目組工作人員合寫的,拿美國政治和政客們開涮的《美國:公民的民主消極行為指南》一書,也賣出了250萬本的驚人成績。
除了觀眾喜愛,《每日秀》同樣讓專業媒體人折服。節目因著“選而未決2000”及“選而未決2004”而兩次獲得皮博迪獎。在2001至2011年間,《每日秀》共贏走18項黃金時段艾美獎,囧司徒本人也曾獲得7座“艾美獎”獎杯,兩次主持奧斯卡頒獎禮。另外這個節目也被美國電視評論家協會、美國金衛星獎頒獎表揚。
但這并不代表囧司徒和他的《每日秀》與其他媒體同行有著良好的關系。事實上,他得罪過的媒體還真不少。首當其沖的是隔壁共和黨“黨喉”福克斯新聞,該臺為囧司徒提供了大量槽點——雖然很多時候福克斯只是很正經地播新聞。他對待該臺自相矛盾的立場時往往是靠事實舉證,截取媒體之前的報道呈現媒體的虛偽和扭曲。例如,他會先播出一段福克斯新聞否定自己歧視窮人的視頻,再不動聲色地插入一段他們在報道中歧視窮人的例子。對于福克斯新聞,他曾在節目中不留情面地說:“恐懼、憤怒與制造歧義是它寄以為生的食糧。”
他的矛頭不只指向偏保守黨的福克斯新聞,對于美國著名的民主派電視臺MSNBC,他的評價是:比福克斯新聞“好一些”,“因為它至少不把歪曲事實和無知當做是一件好事。不過,它與福克斯新聞的報道風格都是咄咄逼人,除報道9·11事件之外,他們所做的就是無中生有地瘋狂夸大事實。”
而囧司徒與媒體同行交戰最輝煌戰績當數他于2004年應邀參加CNN的辯論節目《交火》(“Crossfirie”)那一役。他在節目中對兩位主持人嚴肅直言:“你們的節目很糟糕,這個節目正在傷害的是整個美國。我想說的是,停下(傷害美國)吧。”而當主持人勸說他“哎別說這個了,你應該有趣一點才對”時,他直接反擊:“我不是你用來戲耍的猴子。”最終,該節目因此被CNN高層直接砍掉,高層表示,正是囧司徒的話讓他覺得那個節目毫無意義。
所以在囧司徒宣布退休后,即便大眾輿論哀鴻遍野憂傷到囧司徒都無奈——自己調侃自己“難道我已經死了么?”坊間仍然有不少歡呼雀躍之聲,當然,最高興的要數共和黨和福克斯新聞了。
但更多的是被囧司徒黑過的媒體或政客對他的退休感到遺憾,CNN對囧司徒表示出相當的不舍:“你走之后,還有誰會如此密切地監督我們呢?”7次上門《每日秀》接受吐槽的奧巴馬在社交網絡上這樣評價囧司徒:“你對這個國家來說是一件很棒的禮物。”副總統拜登則煽情地表示“這是一個時代的結束”。當然,還有正全力備戰明年大選的希拉里,她似乎感到有點無助:“真不巧,我剛要競選總統你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