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韻婷
達·芬奇不僅是意大利文藝復興三杰之一,
他在哲學、音樂、醫學、生物、地理、建筑等領域也有所建樹,
有人說是因為他的“達·芬奇睡眠法”讓他活得比一般人超前,
那我們也適合這種睡眠方法嗎?
本期,孫博士教我們如何獲得睡眠好質量,做個聰明人。
達·芬奇睡眠法
據說,達·芬奇在500多年前創造了一個奇怪的睡眠作息時間表——“達·芬奇睡眠法”,規定每工作4小時就要小睡15分鐘。這樣一來,每天總共只需要睡一個半小時就夠了,“節省”出的大量時間幫助達·芬奇成為一名罕見的博學家。
其實,“達·芬奇睡眠法”是多相睡眠的一種。多相睡眠的概念最早由奧地利心理學家斯塞曼斯奇提出,指在24小時內進行多次睡眠,與通常晚上一覺睡到天亮的“單相”睡眠,以及晚上睡一覺加午間小睡的“雙相”睡眠相對。通俗地說,“多相”就是睡睡醒醒。
多相睡眠法除了有達·芬奇睡眠法,還有烏布曼、艾瑞曼、迪馬遜多相睡眠法。其中流傳甚廣的烏布曼睡眠法每天只睡3小時,支持者稱可“縮短用處不大的睡眠,直接進入更有用的慢波睡眠期”。若能堅持20年,跟每天睡8小時的普通人相比,多相睡眠者相當于多延長了約11年的人生。
事實上,曾有許多人嘗試過多相睡眠。意大利著名生理學家克拉胡迪奧·斯塔皮參照達·芬奇睡眠法,對一名航海運動員進行了長達兩個月的多相睡眠試驗。經測試,受試者的邏輯思維和記憶運算等能力均完好無損,因此,該生物學家認為達·芬奇睡眠法能夠滿足機體睡眠代償功能的需要;而美國學者巴克明斯特·福勒曾按照每6小時小睡30分鐘的方式堅持了兩年之久,停止的原因是他意識到這樣睡覺影響了工作,與同事的工作節奏對不上,最后他不得不恢復到大多數人的作息習慣。
總的來說,大多數人的體驗是,開始實行多相睡眠之后就睡得不好,醒來很困難,常常睡過規定的時間,醒后行動踉蹌,即使過了“適應期”后,仍存在無法自如控制睡意和困意的現象。
孫博士觀點
間斷性的睡眠方法,可能適合部分人群,但并不適合大眾。雖然多相式睡眠看起來或許能在一些人身上奏效,但由于很少有人能夠真正堅持下來,所以確鑿的科學研究也很難進行。不過,依據其他對睡眠的研究,建議大家最好還是在晚10點到早7點的黃金睡眠時間中睡夠8-9個小時。如果實在遇到緊急的情況,或許可以嘗試使用打盹的方式讓身體得到片刻輕松。不過這種方法只能是對基本睡眠的一種補充,如果將其作為主要的睡眠模式,則很可能由于干擾生物節律而產生負面的效果。
現在許多人睡前都會刷手機,但這樣會影響睡眠時間,所以晚上到點了則盡量躺在床上,避免玩手機。對于長期整晚睡不著或白天都在打盹的人來說,睡眠障礙已算比較嚴重,孫博士建議,這些人在白天盡量不要睡,中午頂多補個短覺,留到晚上再睡。如果還是不行,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適量藥物幫助調整睡眠。
變聰明的捷徑
孫博士說最近醫學界在研發一種“聰明藥(莫達非尼)”,其又名“不夜神”,它通過刺激大腦前額皮質來高效對抗睡眠缺失產生的負面效應。實驗表明,在連續60小時不睡的過程中,每8小時服用400毫克的莫達非尼就能讓人的精力達到休息后的水平,從完成枯燥任務到解決復雜問題,無所不能。但600毫克的咖啡(相當于6杯咖啡)也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
聰明藥PK咖啡
孫博士指出,“聰明藥”和咖啡因有其曲同工之妙,但是咖啡因代謝比較快,所以咖啡會越喝越多,而“聰明藥”是緩釋藥品,在制藥技術上可以控制藥物釋放速度,吃一顆能頂幾天,所以耐受問題沒咖啡嚴重。
注意人體規律
有些“缺覺”的普通人使用莫達非尼來提神,但孫博士說這只能作為偶爾的應急行為,比如考試前通宵復習等并沒有太大問題,甚至軍隊中還用來給長時間駕駛飛機的戰士使用。但如果是長期使用,則有可能產生副作用?!八叻譃槿胨陀X醒兩個部分,使用莫達非尼相當于人工延長覺醒期,但人的身體是需要休息的,睡眠期間某些人體代謝毒素才能順利排出,強撐著讓神經興奮并沒有好處?!睂O博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