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nder
推開清晨的窗戶,
許多白領都會從一杯咖啡開始,
「喝咖啡」
已然悄悄地飄入白領們的精品生活方式,
因為小小咖啡豆具有有一種魔力,
其令人甘心鉆研烘焙方法、
雕琢沖泡的技巧、
讓人著迷的拉花,
但其也帶來了許多環保問題。
我們是否能夠從自備一個咖啡杯開始,
維護地球的安寧呢?
“啡”環保碳足跡
你知道嗎?平均每杯經過濾的黑咖啡都會排放出125克的二氧化碳。在這些二氧化碳中,三分之二來自原材料,而其余更多的則是來自制造的過程。如果在咖啡中加入牛奶,那么從牛奶中所散發出來的甲烷將排放出更多的二氧化碳。因此,我們在喝咖啡的過程中,其實對環境和氣候變化已經造成影響。
1.種植
咖啡樹需要3-5年開花結果。每種植1kg生豆就要用468升水。此外,種植咖啡可能還會引起以下環境問題:
·動植物棲息地減少,影響生物多樣性
·土壤退化
·加工過程影響水質
·過度使用殺蟲劑
2.采收
成熟的咖啡果為紅色(Cherry Red),由人手或機器采收。
3.干燥
咖啡果需要經過干燥處理后脫殼成為生豆。一杯125ml的咖啡,水洗日曬的生產過程用水量高達14OL。
4.烘焙
生豆經烘焙成為熟豆。
5.包裝保存
生產1kg咖啡豆排出近5kg CO2。
6.運輸
通過海陸空運輸到達各個目的地,也需要不同的碳排放。
“啡”環保 鋁制膠囊
生產咖啡的過程賠上大量地球資源,咖啡的糖衣包裝也是幫兇。外賣咖啡的紙杯不在話下,近年還流行使用鋁制的咖啡囊(capsule),就連發明者John Sylvan亦說非常后悔,誓言不再喝capsule咖啡。
鋁制咖啡囊因在高溫下可以保持原型,用法方便,近年成為白領和家居新寵,而遠在美國,更已達到每3個家庭就有一部的驚人數字,但是各大生產商都設有回收用完即棄的咖啡囊服務,所以回收率是多少我們也不得而知。
膠囊發明家轉用掛耳包
John Sylvan在90年代初期發明咖啡膠囊(K-Cup)。1997年以5萬美金將擁有權賣給綠山咖啡(Green Mountain),當時K-Cup的設計很難回收,直至2006年改良后才可回收,但他仍表示十分后悔發明了這個十分不環保的設計。
“鋁”見不鮮的污染
單是美國綠山咖啡去年便賣出98億個,數量足以圍繞地球12圈。過量的鋁會影響骨骼及腦部發展,與認知障礙癥有關。去年湖南桃源一間鋁廠被揭發在過去11年,不斷排放鋁污廢水,懷疑有十多個村民因此患癌而死。
咖啡囊回收率低
Nespresso網站稱鋁制咖啡囊100%能回收再造,全球回收站達14,000個,2009年瑞士和德國的回收率均為50%,而法國卻只有2%。
咖啡囊DIY
有網民拍片示范如何重用膠囊,在用過的膠囊重新放入咖啡粉,再用錫紙蓋上。
“啡”環保 紙杯
紙杯表面加了塑料薄膜才不會漏水,不是完全用紙做,所以是不能回收的。以美國為例,其每年售出250億杯咖啡=940萬棵樹=363百萬斤垃圾(美國2011年統計)。
自備咖啡杯
自備咖啡杯能直接減少砍伐樹木及塑膠垃圾,而且能避免在運輸上帶來的碳排放。
杯蓋致癌
塑膠杯蓋如“6號”PS塑膠,耐熱度只有70-90度,飲熱咖啡時有可能釋出苯,有可能引發肝癌及血癌。雖然近年國家已提倡用通過國際SGS安全認證的“5號”杯蓋PP,但是仍有小型店子用“6號”,大家要多加留意。
咖啡紙杯套
Jay Sorensen在90年代發明的咖啡紙杯套(Java Sleeve),被紐約MoMA視作神級設計,沒想到這個當年代替發泡膠杯隔熱的設計,現在全球每年至少有500億個被使用丟棄。
G+意面 與秋冬美味相會
秋冬的深圳是充滿遐想的季節,天空越發高遠,多了一份晴朗與明凈,更有洋洋灑灑的一縷縷暖陽,愜意地打個哈欠都充斥著幸福的味道,讓人總有一種胃口大開的欲望。此刻,一份色彩繽紛、芳香撲鼻的精致意面,絕對讓你在初冬中多了一份熱情與滿足。
G+秋季新品:
茄汁肉意粉:經典的紅醬意粉是普羅大眾喜愛的甜心,嬌艷欲滴的天然番茄紅讓意面尤其誘人,G+秘制的經典醬汁經過時間的熬制慢慢滲入到每根意面里,酸甜爽口,讓人食欲大振。
黑椒熏雞絲意粉:黑椒總是西式餐點里很能提味的佐料,用精選的黑椒醬汁配上香菇,豆子,頗有風味的辛辣讓意面的個性更加從容。黑椒汁很濃,越吃會越過癮!
奶香白醬培根意粉:經過G+改良的濃稠白醬醬汁,味香不膩,帶著煎香的培根,不僅豐富了意面的口感,還讓白滑的醬汁多了幾分誘人的色彩。配上一杯飲品,再愜意不過了。
透過咖啡看社會
生產咖啡的地區,大部分是印尼、非洲等貧窮國家,一杯40元的咖啡,啡農只有約2元的收入,因此,臺灣商人吳子鈺2004年前往印尼參與南亞海嘯救災,踏遍印尼的熱帶雨林,看見極速消失的森林,令他深切反思天然資源短缺的問題,“單在蘇門答臘,每年200萬個足球場的森林被夷平,我透過咖啡看到了種族主義歧視、人被壓迫的根源,我看到了自己、看到了臺灣。”由一個不懂咖啡的法律系文青,當上良心咖啡商,親自前往當地以高于市價5-10% 的價錢買豆,又與當地大學合作提高種植水平,以有機及樹蔭栽培種植法保護雨林,收益幾乎全回饋當地的啡農,子鈺說,“這是上天的安排?!边^去7年,雨林咖啡成功在臺灣遍地開花。、
對話 吳子鈺
P=PHOENIX LIFESTYLE
在采訪吳子鈺期間,我不僅能夠從他口中了解到由咖啡延伸的社會與環保問題,更能感受到他對于咖啡行業的熱愛,用環保可持續性的眼界看咖啡,可以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P:為什么創辦雨林咖啡?
吳子鈺:我在印尼做義工的幾年間,發現數百年來,印尼將熱帶雨林砍伐蹂躪,砍伐雨林變成很多農民賴以維生的唯一途徑,所以我覺得需要改變這種商業模式。我以高于市價的價錢購買在樹蔭下種植的有機咖啡果,在不增加現有咖啡園面積的前題下,補助有機耕作、提高啡農種植知識,讓他們知道種植咖啡的可持續性方法,從而減少砍伐、保護雨林,嘗試另一種“消費可以改變世界”的模式。
P:在印尼直接選豆有何好處?
吳子鈺:印尼咖啡出口商常有混豆的惡習,我們從收購果實開始,直至手選并運送至出港口,皆在我們的監督下進行,故可確保每顆均為高品質咖啡豆。而我們的阿拉比卡咖啡,產區是中亞齊卡瑤(Gayo)高原,海拔一千二百米,火山地質,全樹蔭栽培,基本無病蟲害問題,是咖啡絕佳的栽培區域。
P:日曬方法有什么特別?
吳子鈺:印尼傳統上多采用水洗方法,而日曬法盛行于熱帶非洲產區,咖啡果實經由發酵及陽光干燥,比水洗更多花香、果香、蜜香等,果酸層次和回甘更強烈。但由于發酵受天氣影響,失敗率很高。我們獨家在Gayo地區做出日曬豆,是希望幫助當地農民開創另一咖啡風味的市場。兩款豆的烘焙方式也不同,水洗豆盡量展現曼特寧的傳統風味,日曬豆則展現其獨有果香和果酸。
P:作為商人,如何與印尼咖啡農建立互信關系?
吳子鈺:信任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最主要的方法是直接接觸,不斷的互動。當然我們的收購價格高于市價,亦有很多回饋計劃,在當地較受歡迎,但我們希望建立的是改善當地生活及生產觀念的一套系統,而不僅只于金錢回饋,故過去三年以來我們已將重心放在農民教育計劃。我想信任就是在這個緩慢的過程中建立起來。
1. 印尼每年失去200萬個足球場的雨林,從高空俯瞰,大片森林被夷平。
2. 人手日曬過程需時14至20日,比水洗更花人力及時間。
3. 產地Takengon大多是樹蔭栽培(shade grown),每年的2、5月及10、11月是盛產季,子鈺親自出馬選豆,顆顆也是cherry red成熟果實。
4. 吳子鈺(圖右三)認為印尼的基本國策還是掠奪森林資源,大量砍伐森林或兼并小農耕地改為賺錢的棕櫚樹種植園。啡農欠缺農業專業輔導,例如咖啡樹欠缺剪枝管理、品種改良及農田管理技巧等,而且交易資訊不足,引致被國際市場宰割。
有機咖啡
不使用任何農藥的咖啡,可維持生物的多樣性。
鳥類保護認證
擁有10種自生樹木,樹蔭面積超過農地的40%。
公平交易咖啡
國際公平貿易標簽組織FLO,確保生產啡農有合理收入。
熱帶雨林聯盟
雨林聯盟認證的咖啡園地,引入永續農場管理系統,保持雨林的生物多樣性。
酒瓶遇見咖啡
泡咖啡方法五花八門,有人喜歡手沖的質感,有人愛Expresso的香濃,也有喜歡冷泡的驚喜。冷泡咖啡(Cold Brew Coffee)在歐美流行,Patrick及Jun兩人去年創辦Blackshot Coffee,將冷泡咖啡融入酒瓶。兩口子近日與雨林咖啡合作,推出日曬曼特寧風味,果然有新驚喜,“日曬的豆本身味道較甜、重果味,我們直接引入生豆淺炒,重新烘焙,微調當中的酸味。”冷泡的日曬曼特寧味道更甜,咽下后在口中還有回甘。品牌選用回收酒瓶,處理程序繁復,Patrick仍然堅持使用,每一件產品的包裝都應該有訊息,回收酒瓶就有recycle的意義。酒瓶與咖啡首尾呼應,一同支持永續咖啡農業。
1. Jun:冷泡咖啡無添加制作,可以存放3星期。
2. 最初由Patrick上門回收玻璃瓶,背幾十個酒瓶的人影圖案,現成為品牌logo,也有珍惜地球資源的意思。
3. 從酒吧回收的酒瓶肥瘦不一,每一個做足清潔、消毒處理,可以安心飲用。
4. 咖啡渣天然磨砂咖啡渣用途極多,除捐予有機農場堆肥,Jun亦推介混合橄欖油做磨砂,天然又減廢。
雨林冷泡咖啡
Blackshot Cold Brew Coffee
石硤尾JCCAC賽馬會藝術中心L1-02號鋪 喜居生活
網址:blackshotcoffee.com
保障啡農
公平棧早于2004年開始引入印尼、墨西哥、危地馬拉、埃塞俄比亞等地的公平貿易咖啡豆,帶頭以公平貿易咖啡保護大自然。為保持咖啡的甘醇,生豆運達后才交由本地烘焙商Fresh Coffee新鮮焙炒,并以2公斤份量炒制,確保烘焙的精準度。2013年為品牌添“細味公平”新裝,采用回收紙制造包裝袋,進一步為環保出力。
1. 埃塞俄比亞耶加雪夫滴漏咖啡包
2. 印尼阿齊省卡瑤咖啡豆
3. 埃塞俄比亞耶加雪夫咖啡豆
4. 細味公平的印尼阿齊省卡瑤咖啡豆也是直接在當地購入,農民得到直接保障。
細味公平
香港油麻地眾坊街3號駿發花園H2地鋪 Kubrick
網址:www.fairtaste.com.hk
熱選 真咖啡
要品嘗真正的環保咖啡,還有很多選擇,以下幾款由本地、臺灣、日本等地研制的咖啡,皆是良心出品,齊備認證,口味各有特色。
Blackpages Cafe Cup of Solitude 濾泡式咖啡
誠品與臺灣公平貿易單位生態綠合作,精選埃塞俄比亞、洪都拉斯與危地馬拉咖啡豆,為旗下品牌Blackpages Cafe打造兩款深焙及淺焙的掛耳包,當中的淺焙咖啡充滿花果酸及蜜香。
小川珈琲店有機濾泡式咖啡(原味、摩卡)
京都的小川珈琲店創立于1957年,全日本超過40間分店,出品的有機莫卡口味滴漏咖啡,由危地馬拉及埃塞俄比亞的中度烘焙咖啡豆混合而成,味道平均,帶有果仁及朱古力香味。
Cafédirect考卡烘培及研磨咖啡
公平貿易認證的咖啡品牌Cafédirect,與全球14個發展中國家合作,最新的考卡烘培及研磨咖啡,來自哥倫比亞Cauca高海拔山區,帶有熱帶果香及焦糖甜味。
Ethiopia Sidamo Natural Fair Trade Organic FTO Expresso Blend
Expresso Alchemy負責人Peter是有專業認可資格的杯測師及烘焙師,為本地多間咖啡店提供咖啡豆,自家店內的高質咖啡豆也由他親自挑選及烘焙,絕對有品質保證。
Oxfam Fairtrade 有機咖啡豆
來自秘魯的有機阿拉比咖啡豆,由8個咖啡合作社與五千農民組成庇護組織CECOVASA種植,收益補助購買種植物資及建設。
無印有機凍咖啡
無印良品透過共同發展和環保的生產方式,幫助發展中國家的農民,凍咖啡包混合哥倫比亞及薩爾瓦多的有機咖啡,使用室溫水浸泡4小時,味道微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