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潔



這一次與F1一起來到美國奧斯汀的,除了20位車手和賽車,還有個叫‘帕特里夏’的家伙,于是,我們終于見識到了‘山姆大叔’的壞脾氣。
如果用兩個字來概括2015賽季的F1美國站,恐怕只能是“曲折”。這個周末和F1一起登陸美國的除了20位車手和賽車,還有一位不速之客——中心風速超過80m/s的東北太平洋史上最強颶風“帕特里夏”。于是,2015賽季的美國站被徹底攪局:練習賽取消、排位賽一再延期,熬到半夜爬起來看比賽,才發現正賽壓根還沒開始;賽道上的積水讓你以為發了內澇,即便是每秒可排出60L積水的藍色全雨胎都只能默默地表示然并卵;下個不停的大雨將F1賽車徹底變成了F1摩托艇,就連奔馳AMG GT S安全車都出現了明顯的甩尾……這或許是F1記憶中最艱難和曲折的一個周末,充滿戲劇性的過程,讓我們真正見識到了這位“山姆大叔”的壞脾氣。
說來,F1的歷史上并不缺少經典的雨站,“車王”舒馬赫正是在雨站中成名。不過這一次碰上的可不僅僅只是下雨那么簡單,帕特里夏帶來的可是狂風和暴雨。由于賽道上積水很深加之能見度較低,周六的第2次練習賽被迫推遲,于是被大雨困在賽道上的車手和技師們開始自娛自樂,索伯車隊開始集體劃船,而維斯塔潘干脆坐在賽道邊釣魚……一個小時之后,暴雨絲毫沒有收斂的意思,第2次練習賽被迫取消。隨后第三次練習賽也大受影響,一再改期的排位賽最終也因雨勢過大而壓縮了Q3環節……颶風帶來的“危機”正在步步逼近,讓之后的正賽變得更富懸念。
不過暴雨卻在正賽開始前奇跡般地停了,車手們得以使用半雨胎開始比賽。本場比賽的一大看點就是漢密爾頓的總冠軍能不能到手,方法很簡單,只需要比隊友羅斯博格多2分,比維泰爾多9分即可實現。正因如此,梅賽德斯雙雄從第一個彎角就陷入纏斗狀態,漢密爾頓不但發車出色,更在第一個彎角激進地超越隊友羅斯博格升至領跑。而桿位發車的羅斯博格則在一個糟糕的開局之后接連被超,3個彎道后已經跌落至第5位。而此時,濕滑的賽道也讓賽道上事故頻發,納斯爾和埃里克森隊友間發生碰撞,由于賽道上碎片較多,賽會出動了虛擬安全車。接著阿隆索爆胎,車手名次被重新洗牌。隨后,賽道逐漸變干,格羅斯讓迫不及待地進站換上了干胎,不過顯然這個決定早了些,法國人出站后跑得很是掙扎,一圈之后,格羅斯讓退賽。第20圈,已換上干胎的萊科寧在入彎前軋到賽道上的積水,上演了一把“水上漂”,不過后果是損壞了前翼,雖然返回維修區更換鼻子后勉強支撐了數圈,但因賽車受損嚴重,不得不在第26圈退賽。
變干的賽道也讓“三叉星”找回了丟失的速度,兩輛梅賽德斯賽車再度領跑。而埃里克森則因賽車故障拋錨,引發安全車。僅僅幾圈之后,霍肯博格和里卡多又在纏斗中相撞,德國人賽車的前懸架被折斷,兩人雙雙退賽,虛擬安全車再度光臨。此時比賽已經臨近尾聲,但賽道上的變數并沒有減少。第43圈,科維亞特再次因為失控而撞墻,于是安全車又現身了。漢密爾頓和維泰爾趁機改變策略同時進站,羅斯博格繼續領跑。戲劇性的一幕發生在最后的倒數第8圈,領跑的羅斯博格突然失誤沖出了賽道,身后的漢密爾頓不費吹灰之力接替領先之位,并最終第一個迎接方格旗。羅斯博格和維泰爾緊隨其后分享了領獎臺。
2次虛擬安全車、2次安全車、僅12輛賽車完賽程,盡管這個周末充滿波折,但對于漢密爾頓而言,則不失為一場完美的勝利。這是英國人本賽季第10場勝利,同時也是其職業生涯中第43個分站冠軍。憑借這場勝利,漢密爾頓最終提前3站衛冕年度車手總冠軍。而隊友羅斯博格雖因失誤而遺憾落敗,但仔細想來似乎并不虧。德國人在雨天的作戰和反應能力,原本都較隊友稍遜一籌,因而也算不得意料之外。至于賽后扔帽子的憤怒,除了對隊友強勢風格的不滿,我們也得理解德國人那點兒小小的不服氣。
暴雨、混戰和一個完美的結果,至少漢密爾頓會真心喜歡這個“壞脾氣”的山姆大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