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蕊
“權益市場的黃金時期已開啟,又遇上產業升級兩個因素疊加使得未來3-5年中國將迎來全球最好的投資時機。” 曾在國投瑞銀以及景順長城多家基金公司任職過的基金經理唐咸德直言。
唐咸德目前的身份是一家名為“德佳瑞”私募的董事長兼總經理,他認為從大類資產配置角度來看,當前權益類資產迎來歷史機遇,投資者可在新興產業、消費服務行業挖掘投資機會。
權益類資產迎來歷史機遇
從2005年上輪牛市至今唐咸德曾先后任職于安信證券、國投瑞銀基金以及景順長城基金,盡管在明星層出的金融圈較為低調,但其曾擁有的超百億資金管理經驗依然令人艷羨,在供職于景順長城基金期間唐咸德管理過“景順長城精選藍籌基金”108億元龐大體量,事實上全國管理百億以上資金的基金經理不超過50位。
面對當前股市的持續火爆,唐咸德的投資邏輯更傾向于從大類資產配置角度來解讀,他認為相比其他資產,股票等權益類資產已顯現足夠的吸引力,“2007年做研究我發現一個現象,大宗商品啟動之時也是股市的階段高點,內在原因很簡單,財富分配向大宗商品轉移會抑制財富的持續創造,所以股指很難上漲,反之則易于上漲。”從其他資產角度來看,他表示利率處于最低點、房地產市場上漲乏力等因素也使得權益類資產必然迎來歷史機遇。
在全球權益市場的黃金時期開啟之際,中國同時疊加產業升級因素,唐咸德認為中國未來3-5年將迎來全球最好的投資時機。首要因素他認為是中國的人力資源結構的變革助推經濟成長,“94年大學生畢業人口40萬,卻有2000多萬產業工人供給,但90年代出生人口大量下降,也使得近些年勞動力銳減,產業結構調整成為歷史的必然,與此同時作為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勞動者大學生卻達到每年700萬,這也使勞動密集型產業向智慧密集型升級成為可能。”
在這樣的背景下,他們判斷2017年中國股票市場的市值將達90萬億,其中金融地產市值將上漲30%,傳統行業可能面臨零增長,新興行業的市值漲幅則達到目前的3倍,“短期來看金融地產似乎具有支撐,但放寬視野會發現未來的機會在于新興產業、消費服務行業。”唐咸德判斷。
創業板走勢取決于資金供求
盡管對于未來3-5年的市場唐咸德極為看好,但是當下他卻直言抱著敬畏謹慎的態度,“未來3-5年是非常好的投資時機,但是目前有點瘋狂牛市的味道,我們認為牛市會是階段性的,不會一步到位”。
事實上,從目前的市場現狀來看,截止3日25日創業板年內累計漲幅達62.5%,市盈率已經高達90倍,創業板的風險似乎也將一觸即發,對此,唐咸德認為目前階段的確需要投資者火眼金睛去甄選,而短期他認為資金供求將決定創業板的走向。“創業板的風格轉換極有可能發生,其中一個契機是資金進入推動股票上漲資金繼續投入則會形成正循環,但是如資金進入股票不漲了循環不動就會出現變化,若股票贖回則啟動了下跌的循環。另外一個契機就是資金源源不斷涌入,但如果市場故事太多,資金供給不足,股票也很難上漲造成市場方向的轉變,不過如類似新三板、上海成立戰略新興板塊等建設多層次市場的措施出來,或將持續激發市場的炒作熱情。”他分析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