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智維
車輛、現金存款、婚喪嫁娶……總計14項內容,副處以上級別官員每年都要向組織報告這些個人有關事項。
這源于一項干部管理監督工作的規定——領導干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制度。
據統計,2014年全國向組織報告個人有關事項的領導干部達到150萬名。今年以來,多地已經突破副處以上級別,擴圍至科級。除了擴圍,在抽查力度方面更是在逐步加大。
在最近兩年強力反腐的背景下,已實行20年的領導干部個人事項報告制度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一度被稱為“反腐利器”。專家建言,真正起到作用,還有賴于核查與公開。
個人事項報告“下沉”
因為被推薦為后備干部,連云港市正科級干部趙進今年填寫了官員個人事項報告表。按照規定,副處以上干部才被要求填寫個人事項報告表。
“2011年調為正科以來,這是我第一次填寫報告表。對于正科級干部,有單位要求報告個人事項,也有單位沒作要求?!苯邮堋睹裆芸酚浾卟稍L時,他透露說。
趙進說,個人事項需要填寫的內容較多。個人基本情況、夫妻子女、是否有護照、收入、房產等情況?!拔依斫馓顚戇@個報告主要是對個人婚姻情況、收入、股票基金、房產、出國(境)等情況的調查。”他說。
“對反腐而言,有個人申報總比沒有好一些,可以給官員敲響警鐘?!壁w進說。
當然不會有人報告違法收入,領導干部隱形的收入在報告中是無法顯示的。不過,一且查處到某個人的經濟問題,就可以個人填報的收入為標準,其余部分可認定為非法收入或來源不明了。
在趙進看來,該制度可能為查處腐敗作調查的,估計以后會全面鋪開。在全國層面,個人事項報告目前仍僅限于副處級以上。據統計,2014年,全國向組織報告個人有關事項的領導干部總量達到150萬名。
不過,今年以來,全國有北京、安徽、貴州、海南、青海、新疆、江西、江蘇、廣西、甘肅、陜西等十余省份的部分地區,個人事項報告制度已“下沉”至科級。
“近兩年,小官巨貪的案例屢見不鮮,擴圍到科級很有必要,有條件的地區應該嘗試擴圍到科級?!痹诮邮堋睹裆芸酚浾卟稍L時,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憲法與行政法研究中心主任姜明安說。他說,縣里一些局長們都是科級,雖然級別不高,但實際權力很大。
抽查力度加強
近期,安徽省懷寧縣科技局一名主任科員因瞞報個人事項,被給予黨內警告處分。
4月初,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委副書記、縣長李玉清,因不如實申報個人有關事項等原因被依法罷免縣長職務。
據統計,2014年因抽查核實發現問題,有5名擬提拔中管干部被取消提拔資格,有數十名廳局級、縣處級考察對象被取消提拔資格;某省通過抽查核實將6名發現有問題的省管干部移交省紀委調查處理。
最近兩年來,類似的信息屢見報端,引起較大的社會反響?!皳矣^察,以往隱瞞不報的情況較為普遍,應該為這兩年加強抽查的做法點個贊?!眹倚姓W院教授竹立家對《民生周刊》記者說。
根據中組部要求,今年全國各地要按照10%的比例,對個人事項報告進行隨機抽查核實,而在江西、山東等省的部分縣區市,抽查比例提高到了20%。
實際上,領導干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制度自1995年施行至今已20年。不過,在很長的時期內,填報的內容往往被束之高閣,并沒有抽查。直到2013年12月,中組部要求啟動抽查核實工作,建立抽查核實機制。
在此之后,制度執行越來越嚴。2014年12月,中組部發通知,加強核查力度。今年3月底,建立干部誠信檔案。對核查發現不如實填報的情況,逐一進行登記,作為考核評價、選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據。
終極目標是公開
世界發達國家均有類似于官員個人事項報告的制度。這項制度不能保證官員勤政,卻是保證領導干部廉政的一項管理制度,這是姜明安對該制度的定位。
在姜明安看來,這項制度有著很重要的實質性意義。首先,通過報告內容,各級紀委可以發現查實腐敗問題的線索,有利于人事、紀檢工作的開展。 其次,為反腐敗的立法和政策制定提供了材料,根據報告暴露出的問題制定針對性政策。再次,有利于官員的防腐保廉,有些官員自己也不太清楚存在的問題,通過填表報告的方式,實際是進行一次“自檢”。
“好制度從來都不是寫在紙上的,而是要確保落到實處。”竹立家說,核查和公開的環節不能少,抽查是過渡的辦法,根本的方法還應該是公開,公開有利于公眾和公共輿論的參與監督,以何種方式公開,這可以探討,但終極目標一定是公開。
姜明安指出,這項制度的實施,應包括三個環節:申報、核查和公開。“如果沒有核查和公開,該制度的實施效果肯定要打折扣。由于過去只申報不核查和公開,很多報告的內容存在不實信息,沒起到震懾作用?!彼寡?。
只有進行核查,才能確保報告內容的真實,對填報者形成威懾力;如果對報告內容進行公開,那威懾力就更大了。但考慮到公開難度較大,可采取分步進行的辦法。
解決瞞報、不如實報告內容的核實問題,姜明安還建議,應該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可以用“互聯網+”的方式解決。通過將銀行、房管局、股票交易所等機構聯網,官員違紀的相關信息很容易被檢索。
除了核查方式外,竹立家還特意強調,由誰審查,這個問題尤為重要。如果由人事部門來審查,則力度較小,這種內部審查的嚴格性、規范性和科學性難以保證。“個人認為,由紀檢部門來審查把關是比較靠譜的。報告內容涉及十幾項,涉及不同領域,需要很多部門配合,但最終要匯總到紀委部門?!彼f。
(應采訪對象要求,趙進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