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碧華 王麗 劉建云

“背靠雪峰觀湖浩,半城山色半城湖。”
地處湖南中北部的益陽,背靠雪峰山,懷抱洞庭湖。這里曾是三國古戰場,漁耕文化、梅山文化、書院文化與黑茶文化源遠流長。其中,安化黑茶聞名遐邇。
展開益陽市這幾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不難看出,這個中等城市財政收入一般,但民生支出卻非常大。用益陽市市長胡忠雄的話來說,“益陽著力打造的是‘民本政府’,以群眾的滿意度為出發點。”
正是基于此,該市近年來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首要目標,作為政府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加大民生投入,著力辦好民生實事,努力解決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
4月26日至28日,《民生周刊》組織的“2015中國民生發展報告”課題組前往益陽,通過走訪調研、座談會等形式了解到,“民本益陽”取得了一定成效,人民群眾得到的實惠越來越多,幸福指數不斷提高。
打造宜居城市
行走在益陽的大街小巷,綠樹成蔭、干凈整潔的環境讓課題組成員印象深刻。
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長、中國民生發展報告主編唐任伍表示,這樣的城市體量不大,環境優美、氣候宜人,很適合居住。
宜居環境主要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加強基礎設施的投入,幾年間,益陽市本級直接投入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達26億元,拉動社會資金投入120億元;另一方面是加強城市環境的綜合整治,努力做到衛生無死角。
比如對主次干道和背街小巷進行提質改造,連續5年實施“十萬棵樹進城”工程。
改善城市環境的同時,益陽同樣注重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方便群眾出行。益陽市副市長黃東紅表示,2011年至2014年,益陽市完成農村公路建設2744.8公里,行政村通暢率達到98.3%。“建成18個鄉鎮客運站、954個農村客運站,行政村通客車率達到94.13%。”
課題組在益陽轄區縣級市沅江的蓼葉湖公園看到,臨水舞臺蔚為壯觀,風景秀美。漫步其間,心曠神怡。
公園里除種植了大量的樟樹外,還有銀杏、三角楓、榔榆、桂花和紫薇等名貴樹種。
據沅江市副市長姚曉亮介紹,沅江市中心城區被沅水、資水所環繞,內有五個內湖,分別為后江湖、蓼葉湖、下瓊湖、上瓊湖、石磯湖,五湖水域總面積約14平方公里。又據考證,沅水常年水位高出資江20厘米以上。“根據這一特點,沅江市通過設置控制水閘、開挖人工運河,使兩江五湖實現連通,打造美麗景觀。”
在實現兩江五湖連通的同時,沅江市也花大力氣對環湖岸線進行整治。通過清淤建閘、河道整治,使河水通暢而變得清澈。再在沿河兩岸種草植樹,使環湖路形成一條優美的“綠色長廊”。
此外,通過因地制宜設置街頭景觀和沿河廣場,真正形成五湖水清可游、岸綠可憩、樹繁葉茂的新景觀。
同時,通過適時開閉閘口,南洞庭湖旅游與城市內五湖休閑旅游便能對接,中心城區“水上威尼斯風光”及內湖休閑游覽水道等旅游功能能夠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3月24日,在安徽馬鞍山召開的全國愛國衛生工作暨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現場會議上,益陽市被授予“國家衛生城市”榮譽稱號。
此外,益陽還先后獲得中國杰出綠色生態城市、國家森林城市、最宜人居城市等稱號。
構建保障體系
4月27日上午,當車行至一個綠樹碧湖環繞的院子時,若不是工作人員的刻意提醒,課題組成員很難想象這是一家敬老院。
下車之后,課題組第一站去了敬老院的廚房。廚房整潔明亮,配置的食材豐富。
院長范尚威是遠近聞名的“能人”,在敬老院一人身兼多職。據介紹, 2011年來,這家名為滄水鋪鎮敬老院按照“花園式建設,人性化管理”的要求,本著“以人為本,以院為家,敬老愛業”的辦院理念,累計投入1000多萬元,用于基礎設施建設。
如今,這家敬老院占地90余畝,總建筑面積6000余平方米,集中供養五保對象108人。
院內建有100余米長的高標準風雨休閑走廊及5000余平方米的景觀式園林綠地。同時,擁有標準菜地、魚塘、豬場、牛場和沼氣池。娛樂室、健身房、閱覽室、醫務室、儲藏室等也一應俱全。此外,還配備了廣播、呼叫、監控系統。
硬件設施之外,敬老院非常重視日常服務。比如按季節給供養人員配備新衣及床上用品;設置每周菜譜顯示板,根據老人的身體需要合理制定食譜;邀請專業醫務人員來院定期診療,為老人提供心理和精神支持服務;與鎮衛生院簽訂醫療服務外包合同,為老人提供及時高效的醫療服務。
除此之外,敬老院開墾菜地15畝,建有占地11畝的高標準魚塘,建成養殖小區一個。目前喂養100頭黃牛、60頭豬,種養除自產自銷外能為敬老院創收。
在范尚威看來,此舉一方面充實院民生活;另一方面,有效地緩解院內經濟,做到了以副養院。
最讓范尚威引以為豪的是,這樣一家鄉鎮敬老院榮獲全國先進敬老院、湖南省三星級示范敬老院等多項榮譽。
敬老院著力解決老有所養問題,醫院則重在解決病有所醫難題。
擁有70多萬人口的沅江市,原有的醫療條件已遠遠不能適應群眾醫療健康的需要。幾年前,沅江市政府決定市人民醫院整體搬遷,但這項工程總投資3億元。對于一個財政收入相對有限的縣級城市來說,無疑意味著壓力山大。
2014年8月28日,新醫院正式運營。如今展現在課題組面前的是氣派的住院樓與舒適的就醫環境。
沅江市人民醫院院長鐘勇介紹,新醫院醫療用房達7萬平方米,可開設20個臨床護理單元、1000張住院床位。無疑,新醫院將全面提升沅江市醫療衛生行業的整體水平。
黃東紅向課題組表示,不僅僅是養老和醫療,近年來,益陽市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完善,保障制度不斷健全。“我們實現了新農保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全覆蓋,并于2014年實現了統籌,成為繼長沙市后全省第二個推行城鄉居民醫保統籌的市。”
此外,保障范圍逐步擴大,先后將706名城市社區工作人員、1.67萬名被征地農民,以及大集體職工、小集體職工等特殊群體納入社會保障范圍。其中,社區工作人員納入社保成為全國首創。保障標準也全面提高,連續10年調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月人均達到1841元,比2010年增加701元,增長61.5%。城鄉居民月基礎養老金由2010年的55元提高到2014年的75元。
“2015年起,城鄉居民醫保補助標準達380元。職工和居民醫保政策項目內本地住院報銷比例分別達到82.7%和71.8%。”黃東紅說。
社會救助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反映了一座城市的“溫度”,益陽市也非常重視這項工作,且服務水平不斷加強。
課題組獲悉,自2011年以來,益陽市累計救助城鄉困難群眾97.58萬人次,支出醫療救助資金近3億元。
與之對應的是,全面建立臨時救助制度,積極開展“救急難”工作,全市臨時救助困難家庭29470人次,發放臨時救助資金1900多萬元。
重視就業與創業
4月29日,益陽市召開了“高規格”的創新創業大會,會議通報表彰了100位全市創新創業典型,包括湖南艾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艾立華。5月中旬,艾立華創辦的公司在上交所掛牌上市。
在這次創新創業大會上,益陽市委書記魏旋君表示,要積極培育創新創業主體,搭建創新創業載體,強化創新創業扶持,優化創新創業環境,最大限度地激活全民創新創業的熱情和能量。
在魏旋君看來,創新創業是益陽適應經濟新常態的戰略選擇,是加快建設麗都益陽的迫切需要,是實現人生夢想的重要途徑。
推進全民創新創業,抓好落實是關鍵。魏旋君要求,各級各部門要高度重視推進全民創新創業工作,科學謀劃,精心部署,強化措施,狠抓落實,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分工,加強協調聯動,凝聚強大合力,加強調度督查,嚴格落實獎懲,努力形成黨委政府鼓勵創新創業、社會支持創新創業、全民競相創新創業的良好局面,奏響益陽創新創業最強音。
胡忠雄要求結合實際情況,迅速拿出扶持創新創業的相關政策,出臺的政策要多些“干貨”,要有“真金白銀”,要能夠對創新創業真正起到促進和推動作用;要強化責任意識,真心實意幫扶創新創業,絕不容許對創新創業者“索、拿、卡、要”。
益陽市政府提供給課題組的材料顯示: 2011——2014年,益陽市城鎮新增就業人數14.15萬人;2014年轉移農村勞動力120.08萬人,比2010年增加約7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總體控制在4.5%以內,2014年底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1%。2011——2014年,全市累計新增經濟實體8.36萬家,新增創業10.4萬人,帶動就業24.87萬人。
鑒于此,益陽市被湖南省政府確定為省級創業型城市。
課題組獲悉,益陽市從就業創業培訓和提高就業服務體系等多個方面推進與落實此項工作。
比如每年完成就業創業培訓5萬人次以上。2011年至2014年共完成創業培訓2.02萬人。率先開展電子商務創業培訓,組織電子商務創業培訓班43期,培訓1290人次。大批電商人才的成長,推動該市電子商務產業以年均30%的增速迅速發展。建立了涵蓋所有鄉鎮(街道)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基層公共服務平臺,99個鄉鎮(街道)、134個社區平臺建設全部通過驗收。
豐富文化生活
在益陽市茶葉市場的院內,有一個舞臺。4月下旬,這個舞臺主要是表演花鼓戲,節目表排得滿滿當當。
課題組趕到茶葉市場調研是在上午10時左右,舞臺前坐滿了等待觀看的群眾,而表演是在14時開始。
工作人員介紹,提前幾個小時主要是為了“搶個好座”,便于觀看演出。
據悉,為豐富群眾的生活,益陽市采取財政購買的方式,聘請專業的戲劇團隊下鄉表演。
黃東紅介紹,目前,益陽市文化機構總量達600多個,其中鄉鎮文化站88個,民間職業劇團20余個,民間文藝演出團體300多個。農家書屋1793個,公共文化設施總面積達10.38萬平方米。新建、修復的益陽博物館、益陽大劇院等重大文化基礎設施成為了彰顯益陽獨特文化的重要窗口。
通過舉辦中國(湖南)花鼓文化藝術節、“鄉情益陽”畫展、中國·湖南(益陽)黑茶文化節暨安化黑茶博覽會、鄉村文化旅游節等一系列活動,豐富了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