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婉潔
安徽合肥的胡女士,去了趟塞班島。回國后,胡女士看到話費賬單——16000多元的話費!
浙江杭州的李女士,去了趟歐洲?;貒?,話費賬單如期而至。李女士不解——為什么電話只通了幾秒,卻照樣收了十幾元。
河北省三河市燕郊鎮的一所大學,處于河北和北京的交界處。小陳辦理了河北省的電話卡,從這以后,小陳頻頻收到北京旅游局“歡迎來到北京”的短信。從宿舍走到食堂的距離,都需要收取幾十塊的漫游費。
“天價漫游”、“邊界漫游”、“離奇漫游”等等問題的出現,使得手機漫游費是否該取消引發了用戶與業內的高度關注。
漫游費是怎樣產生的
為什么會有漫游費呢?我們要先從手機說起。
1973年的紐約街頭,一個名叫庫帕的年輕人,拿著一個約有兩塊磚頭大的無線電話,打給了他在研究所的同事,世界第一部移動電話應運而生。
1979年開始大規模建設網絡,最初的手機只是模擬手機,就是只能給一個地方的用戶提供服務。例如北京的手機用戶,只能在北京使用手機,如果出了北京,手機就沒有網絡,就沒辦法使用。
后來技術革新,有了漫游功能。比如你去上海出差,你得先打電話到中國電信去申請漫游,這樣北京會通知上海:此用戶為我們的合法用戶,允許接入網絡。這樣,你在上海也可以使用手機。既然提供了服務,自然是要收費的。

漫游費,就是因為在技術不發達的情況下,產生了很多附加成本,所以需要計時收費。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逐漸連成一個全國性的網絡。用戶從一個地方漫游到另一個地方,進行鑒權、接入、計費、結算。這個過程和第一代的模擬手機相比沒有本質區別,唯一不同的是:這些過程都不再需要人工進行處理。
技術革新再革新,革新到了國內的漫游成本“幾乎為零”。
國際漫游費非一家之言
從“天價漫游”到“邊界漫游”,提起漫游費,人人都是一陣痛心疾首,那么國內漫游費、國際漫游費是否應該全部取消?我們首先應該清楚國內漫游和國際漫游的區別。
國際漫游就是,別的國家把網絡借給中國電信運營商來用。如果讓中國用戶接入,意味著需要網絡、需要互通、需要接入,還需要進行鑒權和計費系統的改造。所以,國際漫游費自然會高于國內漫游費。
如果每分鐘的話費為10元錢,那么用戶就寧愿選擇不用。如果用戶不使用,那么運營商是賺不到一分錢的。如果用戶覺得價格可以接受,用用也無妨,一旦使用就會產生漫游費,運營商和用戶彼此滿意雙贏互利。比如很多人去美國,而美國也有很多人來中國,如果兩國的運營商都把漫游費降到彼此滿意的程度,這樣互通有無,并能提供快捷便利的網絡,這樣用戶心甘情愿地支付可承受的合理的漫游費,運營商也因此獲得了更多的用戶。
如果兩國的運營商達不成一致,我希望你降,而你不希望降。如果你有極少數的用戶會使用我的網絡,而我龐大的用戶群要用你的網絡。如果用戶群完全不對等,你就一定會收取高額的網絡接入費用的,比如開頭例子里的“天價漫游費”。
國際漫游費降低的可能,需要國與國之間運營商去談判。運營商的籌碼就是用戶,雙方對等的用戶群尤為重要。
國內漫游費有大幅下調空間
國內漫游費是我國運營商內部區域分割的歷史性產物。1994年,原國家郵電部發布的《關于加強移動電話機管理和調整移動電話資費標準的通知》,讓電信行業享受了長達21年的手機移動漫游收費。據工信部電信研究院通信信息所發布的數據顯示,早在2012年,我國移動漫游費收入就累計達到了718.5億元。
有專家表示,“消費者要想徹底取消漫游費,首先要呼吁取消電話的長途收費。”取消漫游費需要涉及的因素較多,不只是在技術和成本上,長途通話費的存在,以及整個網絡的運行成本等都是漫游費沒有被取消的原因,雖然世界其他各國沒有長途通話費和手機漫游費,但會通過其他的定價來收取網絡運營費用。
工信部門曾在取消漫游費上做過相關嘗試,例如,隨著京津冀一體化,長途及漫游資費已經給三地的一體化進程帶來影響,擬將京津冀地區漫游費取消。但時至今日,京津冀地區手機漫游費并未取消。
多位權威技術專家表示,目前,三大運營商已基本實現全集團整體核算成本,國內漫游費卻照舊收取,并不合理。浙江移動公司一位資深技術人員坦言,從技術層面來說,國內漫游費成本已“幾乎為零”,并不需要比本地通話更多投入?!皣鴥嚷螌Ω鞣止局皇菙祿焯崛〉膯栴},幾乎不產生任何技術上的成本?!?/p>
“雖然完全取消的可能性很小,但是漫游費的下降空間還很大,收費應該大幅度下調。”電信行業分析師付亮說,各大通信運營商只在2008年時,對手機漫游費進行過一次整體下調,之后就沒有大規模的下調舉措。“這需要由政府主動提出漫游費下調,通過上級管制來強行調整?!?/p>
通信業內人士、艾媒咨詢首席執行官張毅認為,盡管漫游費仍是部分運營商語音通信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從政府和社會受益的角度來看,通信服務是一項社會基礎服務?!叭筮\營商的國內漫游成本已大幅下降,國內漫游費可以盡快取消,國際漫游費也有下調的空間?!?/p>
有業內人士指出,盡管多家大型運營商近期也多次宣稱大幅度下調國際漫游費,但主要是通過另外辦理套餐實現降費,漫游費在用戶基本資費中依然是不小的開支。三大運營商各自發展海外漫游業務、采取一對一議價模式,不利于整體壓低漫游價格。
“降低移動電話資費,優化其結構是改革的大勢所趨,還需加強頂層設計,降低盈利要求,明確通信企業必須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從而實現降費。”中國通信學會會士、北京郵電大學教授舒華英說。
降費提速,廣大消費者期盼已久,也是不降不行、不快不行的市場選擇。對運營商而言,就只是一個如何算賬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