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麗

第一次世界大戰于1914年7月28日爆發,1918年11月11日停戰,歷經4年有余。關于這場戰爭爆發的原因是一系列復雜的政治、領土和經濟糾紛。1914年6月,奧匈帝國皇儲費迪南大公夫婦在薩拉熱窩視察時被刺殺,戰爭一觸即發。在短短幾個星期的時間內,當時世界上的主要強國都紛紛加入這場戰爭,使戰爭很快就擴散到全世界的范圍。最初時,主要的戰爭雙方是英國、法國和俄國組成的協約國對戰由德國和奧匈帝國組成的盟國。不久之后,意大利和日本加入了協約國,而奧斯曼帝國和保加利亞則加入了盟國,使戰爭規模進一步擴大。
1915年初,西部戰線陷入僵局。雙方軍隊在交戰時,往往都以炮兵或機槍手進行密集火力攻擊,如果派遣步兵部隊大規模穿越空地到達敵方部隊近前無異等于自殺。因此各國開始開發新的進攻性武器,如毒氣武器和坦克車輛等開始出現在戰場上。
1917年4月2日,時任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要求議會召開特別聯合會議以商討對德國宣戰事宜。幾天以后的4月6號,議會達成協議,以德國由于攻擊國際貨運而違反美國中立原則為理由,對德國宣戰,正式加入一戰。
美國加入一戰后,很多武器設計師意識到軍隊需要更多武器,于是紛紛以此為需求展開設計,其中就包括雷明頓武器公司旗下的設計師約翰·道格拉斯·佩德森。佩德森于1916年晚期在位于紐約的雷明頓武器公司分部,在助手、工具設計師奧利弗·魯米斯的協助下開始開發新的裝置,并將其命名為佩德森裝置。佩德森裝置及相關附件最終于1917年完成原型設計,佩德森立即聯系陸軍武器部的官員威廉·克羅茲,希望武器部能夠對他所設計的裝置進行試驗和測試。由于佩德森與美國陸軍武器部的關系十分密切,并且克羅茲非常欣賞佩德森的才華,于是在克羅茲的牽頭下成功促成了對佩德森裝置及附件的試驗和測試。該測試于1917年10月8日在位于華盛頓特區內的議會步槍靶場進行,測試過程中僅邀請了少量陸軍高級軍官和議員進行參觀。

在測試過程中,佩德森使用了一支斯普林菲爾德M1903旋轉后拉槍機式步槍,首先發射該槍原本配用的0.30英寸-06槍彈進行測試,然后又拿出一支改造過的斯普林菲爾德M1903步槍,這支步槍的槍機組件被取下,代之以佩德森裝置,再配用專門為使用該裝置而配套設計的彈匣和槍彈,再次進行測試。在測試過程中,佩德森以半自動方式進行發射,射速極快,使參與測試的武器官員對于該裝置印象深刻。由于此次測試的良好影響,幾個月之后,一支佩德森裝置及改造后的M1903步槍被運送到法國,給當時正在戰場上的珀欣將軍進行測試。
1917年12月9日,珀欣將軍在法國郎格樂地區召集一個測試委員會對佩德森裝置進行測試,測試分為精度測試、侵徹力測試、射速測試和可靠性測試幾個方面。測試過程相當順利,結果也讓人滿意,認為佩德森裝置非常有效,并且在戰場上將發揮積極的作用。于是珀欣將軍要求盡快生產10萬支佩德森裝置及其配用的改造型斯普林菲爾德M1903步槍。美國陸軍武器部很快核準了珀欣將軍的要求,并于1918年3月26日與雷明頓武器公司簽訂合同生產佩德森裝置和改造型斯普林菲爾德M1903步槍。為了避免被敵軍發現佩德森裝置的真正用處,美國陸軍武器部根據其外形及預計官方采用的時間而將其命名為0.30英寸M1918自動手槍。

約翰·道格拉斯·佩德森出生于1881年5月21日,1951年5月23日去世。他是一位非常多產的武器設計師,最初供職于雷明頓武器公司,離開雷明頓公司之后到了歐文-佩德森武器公司,之后加入到美國政府武器部門。雖然佩德森設計的武器種類非常多樣,但獲得成功的幾乎都是普通的民用武器,在軍用武器的開發中佩德森的運氣總是不夠好。可以說,他最著名的軍用武器設計就是佩德森裝置了。實際上,佩德森也曾設計過多款軍用武器,如他曾設計一款0.45英寸手槍,并將該槍提交給美國海軍進行測試,美國海軍對測試結果相當滿意,并推薦美國陸軍采用該槍。但美國陸軍當時已經選定M1911手槍作為制式手槍,并已開始大規模生產,最終佩德森的0.45英寸手槍被淹沒在了M1911手槍的光環之下。佩德森還曾設計過一款0.276英寸口徑的半自動步槍,并專門為其研制了配用的槍彈,但該槍及槍彈最終不敵約翰·伽蘭德所設計的M1伽蘭德步槍而完全沒有被人注意到。

二戰期間,佩德森與密西根州的歐文家族聯手,由歐文家族提供資金支持,開設了歐文-佩德森武器公司,佩德森負責為公司爭取政府合同。借由與陸軍武器部的良好關系,佩德森為公司獲取了一份生產M1卡賓槍的合同,但非常不幸的是,公司在大規模生產的過程中出現了難以解決的故障,使該槍的生產被阻礙,最終僅生產出3500支左右。更不幸的是,這些槍的生產質量都不高,無法滿足陸軍武器部的要求標準而被拒收。經過此次事件的影響,1943年3月,陸軍武器部取消了與歐文-佩德森武器公司關于M1卡賓槍的生產合同。

佩德森裝置的主要設計目的是將美軍標準配發的斯普林菲爾德M1903旋轉后拉槍機式步槍改造為一款半自動發射的高射速武器。實際上,該裝置的基本設計為一款采用自由槍機式工作原理的半自動裝置,其上帶有槍管,配用專門開發的0.30英寸口徑手槍彈。使用前,需要對M1903步槍進行相應的改造,并去除槍上配用的槍機組件,裝入佩德森裝置和專門設計的彈匣及槍彈即可進行射擊。
佩德森裝置的質量大約為0.96kg,其上配備有可發射0.30英寸槍彈的槍管,放置到M1903步槍的彈膛中。該槍管內設有4條膛線,導程254mm,以在發射槍彈時使其旋轉并具備足夠的初速飛離M1903步槍的槍管并達到一定的射程。用佩德森裝置來替換M1903步槍上原本的槍機過程十分簡單,熟練的士兵在戰場上僅需15s的時間,并且替換過佩德森裝置的M1903步槍也十分容易地就可以進行還原,僅需取下佩德森裝置再換用原本的槍機組件就可以再次發射0.30英寸-06槍彈,不會對槍造成任何損害。
佩德森裝置使用的槍彈是一種較小的0.30英寸口徑手槍彈,其采用黃銅彈殼,彈頭質量5.2g,黑火藥質量0.23g。在使用佩德森裝置發射時的初速為396m/s,其在274m距離上具有有效的殺傷性,當然該彈威力比M1903步槍配用的0.30英寸-06槍彈低得多。需要指出的是,使用佩德森裝置的優勢在于發射的速度,而不是威力。

該槍彈由雷明頓武器公司總部生產,但其使用的彈殼大部分在位于新澤西州的雷明頓分公司生產,生產出來后運送到位于康涅狄格州的總部進行裝配和包裝。彈殼底部刻印有“RA18”、“RA H18”、“RA19”或“RA H19”的字樣,其中“RA”代表雷明頓武器公司,“H”代表新澤西州雷明頓分公司,“18”或“19”代表生產年份。一般而言,每40發彈包裝到一個小紙盒中以配合專用彈匣的容彈量。每5個小紙盒的槍彈被包裝在一個硬紙盒中。
為了解決威力小的問題,除了上述的標準槍彈外,佩德森還專門設計過一種加強型槍彈。該彈彈頭質量仍為5.8g,但初速可提高到454m/s。該彈雖然威力有所增加,但其不能裝于標準彈匣中,因此并沒有被采用。
為了配合使用佩德森裝置和槍彈,特別為其專門開發了配用的彈匣。由于雷明頓公司生產重點放置在佩德森裝置和其他武器上,因此將彈匣轉包給次承包商生產,除了奧奈達公司之外,還有一家現已無法考證的公司,只知道該公司的生產代碼為“TP”字樣。
彈匣采用雙排雙進設計,彈匣容彈量40發。其以一定傾斜角度通過M1903步槍的機匣上方插入佩德森裝置中。之所以斜向插入是為了便于使用槍上配備的瞄具。
彈匣采用薄沖壓鋼板制作,側面沖壓有加強筋。彈匣后部,即面向射手的一側,每5發彈的距離開有多個小孔,以便于射手觀察彈匣內剩余的彈量。裝滿40發彈的彈匣質量0.45kg。一般而言,士兵在戰場上配備10個裝滿彈的彈匣,總共400發槍彈,可分在兩個帆布彈匣包中攜帶。據估計,總共生產了160萬個彈匣。
以今天的眼光看,佩德森裝置笨重而不實用,但一戰時期之所以得到軍方官員的認可,主要是其射速得到提高,這在當時是一大優勢。
佩德森在設計佩德森裝置及槍彈、彈匣時還同時為其設計了多款附件,包括為了攜帶佩德森裝置而為其設計的一個專用攜行套。該攜行套采用薄沖壓鋼板制作,頂端鉸接一個金屬蓋,頂端兩側設有兩個金屬鉤,用于鉤掛在士兵腰帶的扣眼上進行攜帶。當將佩德森裝置配用在M1903步槍上時,為了收納取下的槍機組件,特別設計了一個帆布小包盛放槍機組件,以防止其丟失,并在需要時繼續換用槍機組件還原M1903步槍。還設計有一個帆布彈匣包,彈匣包內部分為5個小袋,分別用于盛放1個彈匣。一般士兵在戰場上配發2~3個裝滿彈匣的彈匣包,可鉤掛在槍背帶上。該彈匣包的生產被承包給了巖島兵工廠,彈匣包上印有巖島兵工廠的商標“RIA”字樣和生產日期。為了攜帶多余的槍彈,還設計有一種槍彈包,其采用帆布材料制作,設有3個口袋,可以收納3個由硬紙盒包裝的200發槍彈。還有一個特別設計的扳手,用于在安裝佩德森裝置時對裝置上的槍管進行調整,以使其能夠完美配合進M1903步槍的彈膛中。
一整套的佩德森裝置、全套附件以及10個裝滿彈的彈匣全質量大約為6.4kg。
在斯普林菲爾德M1903步槍上加裝佩德森裝置,并非只取下原槍槍機組件那么簡單,還需經過其他方面改造,改造之處包括機匣、阻鐵、扳機等等。其中機匣的改造是在機匣左側開有一個橢圓形孔,以配合佩德森裝置上設置的拋殼窗位置,便于發射后的彈殼可以準確地從佩德森裝置和步槍中拋出。阻鐵的改造是在阻鐵中部增加了一個桿用于扣動佩德森裝置的扳機。扳機后上部被切削以配合阻鐵上增加的桿。
改造后的M1903步槍被命名為改造型M1903 MKI步槍,其機匣上刻有“MKI”字樣以代表是經過改造的型號。改造型M1903 MKI步槍既可以作為普通的旋轉后拉槍機式步槍發射0.30英寸-06槍彈,也可以將其槍機組件取代為佩德森裝置和彈匣,發射專用的0.30英寸手槍彈。配用佩德森裝置和彈匣后,改造型M1903 MKI步槍全槍質量4.2kg。
美國加入一戰后,軍隊人數快速增長,但卻沒有足夠數量的M1903步槍以供使用。當時英國與美國的多家武器生產商簽訂了生產0.303英寸P14步槍的合同。為了避免更換生產線,節約時間和成本,美國武器部決定將英國的P14步槍改造為發射0.30英寸-06槍彈,并將其命名為M1917步槍,與雷明頓公司簽訂生產合同進行生產。隨著生產的進行,M1917步槍的生產數量遠遠超過了M1903步槍的生產數量。為此,佩德森特別設計了配用M1917步槍的佩德森裝置,配用之后命名為改造型M1903 MKII步槍,但該槍在一戰結束之前僅生產了很少的數量。
除了為M1903步槍和M1917步槍設計的佩德森裝置之外,佩德森原本還計劃為俄國莫辛-納甘步槍設計佩德森裝置,但由于后期俄國退出一戰而將此計劃擱置。
佩德森裝置及改造型M1903 MKI步槍生產成功后尚未被運送到戰場,一戰就于1918年11月11日結束,但佩德森裝置的生產并未就此停止,而是持續到1919年3月才取消合同。到合同取消時總共生產了6500支佩德森裝置以及650萬發專用的0.30英寸槍彈。不過,佩德森裝置停產后,改造型M1903 MKI步槍仍在繼續生產,到1919年底的產量為91750支,1920年又生產了10025支,總共生產了101775支,但并沒有配發到部隊而是作為剩余物資儲存起來。
1919年和1920年,佩德森裝置再次被進行了測試評估,并有4000支改造型M1903 MKI步槍被運送到巴拿馬地區進行戰場測試,但測試的結果相當令人不滿意,認為佩德森裝置質量重、效率差、威力低,因此美軍武器部對全部庫存進行銷毀,僅留存下來很少的數量,現成為收藏家們青睞的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