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紅亮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包括俄羅斯、美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舉辦了形式不一的紀念活動。作為俄羅斯紀念二戰勝利和衛國戰爭70周年一系列紀念活動的最重磅活動,紅場的盛大閱兵式于5月9日舉行。紅場閱兵歷來不缺乏媒體的關注,今年不僅不例外,反而由于美歐領導人對俄羅斯紅場閱兵的抵制,成為媒體的聚焦點。吸引媒體眼球除紅場背后的國際政治博弈,還有紅場閱兵中的各種俄式兵器。如果說紅場閱兵是窺探俄羅斯內政外交的一扇窗口,那么閱兵上所展示的各種新式武器,則在很大意義上被視為是俄羅斯軍力與武器發展水平的晴雨表。
紅場兵器譜2015版
紅場,在俄羅斯的政治生活中地位不言而喻,也吸引著全世界的目光關注。2015年5月9日,俄羅斯在紅場舉行了該國最大規模的閱兵,1.5萬多名士兵、近200件軍事裝備和約140架飛機在閱兵典禮上接受檢閱。此次閱兵儀式上,前述大多裝備是首次公開露面。盡管其中許多還只是“試驗性列裝”的武器,但是由于代表著俄羅斯軍事技術的顯著發展,仍震動了全球。
NO.1 “亞爾斯”洲際導彈 關注指數:☆☆☆☆☆ (以下NO.1——NO.4用不同字體排版)
媒體信息,“亞爾斯”洲際導彈在此次紅場閱兵中替代自2008年就從未缺席過紅場閱兵的“白楊-M”導彈,成為閱兵式上地面方陣的壓軸戲。“亞爾斯”走過紅場后,迅速引發圍觀。據悉,“亞爾斯”導彈由著名的莫斯科熱力工程研究所研制,該型彈彈長20.9米、彈徑2米,至少可帶4個分導式多彈頭,最遠射程可達1.1萬公里,可同時精確打擊多個目標,最為擅長突防。
NO.2 圖-160轟炸機——“白天鵝” 關注指數:☆☆☆☆
圖-160轟炸機,由于其優雅的外形和白色涂裝而被外媒稱作“白天鵝”。“白天鵝”是世界上最大的轟炸機。按照有關軍事專家的說法,該款轟炸機的研發是為應對上世紀60年代后期美國“先進有人駕駛戰略飛機計劃”的B-1B戰略轟炸機。據悉,俄羅斯國防部長謝爾蓋·紹伊古已經提出,俄羅斯將再造“白天鵝”。
NO.3 “阿瑪塔”T-14坦克 關注指數:☆☆☆☆
“阿瑪塔”T-14坦克的武器系統在閱兵彩排期間一直都被帆布蒙住,外界對它的興趣也因此越發濃厚。9日紅場閱兵,我們得以一睹它的真容。據俄羅斯官方的消息,“阿瑪塔”全新一代的坦克可謂坦克中的王者,性能超越了目前西方的所有坦克版本。阿瑪塔坦克重48噸,主炮為2A82式125毫米口徑滑膛炮,每分鐘可發射不同類型彈藥炮彈12次,射程最遠達8000米。與之相比,美國的“阿布拉姆斯”坦克則顯得有些笨重,重達62至70噸,時速僅有40英里(約64公里)。

NO.4 蘇-35戰斗機 關注指數:☆☆☆
蘇-35戰斗機是蘇-27的終極改進版(蘇-35后期型號為蘇-35S),是俄羅斯下一代戰斗機T50入役前最強的戰斗機。對于該款戰機,知遠戰略與防務研究所研究員周晨鳴認為,蘇-35是蘇-27戰斗機在“反”美國F-15倍感壓力下的產物。20世紀90年代初期,蘇霍伊設計局提出蘇-27M的改進項目,并最終演化為現在的蘇-35戰斗機。
除上述兵器譜前四位外,“庫爾干-25”步兵戰車、“聯盟-SV”自行火炮等全新武器也都無不令世人為之側目。此次閱兵是2008年5月9日紅場閱兵闊別17年之久的大型武器重返紅場后的有一個巔峰體現,也盡展了“暴力美學”。
為何盡展“暴力美學”?
在《牢不可破的聯盟》的樂律的伴奏下,閱兵徒步方陣正步向前邁進;200件軍事裝備武器及140多架飛機,在閱兵上形成鐵甲洪流,造成一種“遮天蔽日”的效果。我們在感受閱兵場上磅礴威嚴陣勢的同時,也難免要問,俄羅斯為何要在紅場盡展“暴力美學”?依筆者拙見來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其一,淺層次上的“博眼球”。俄羅斯在此次閱兵上展示的前述全新武器令確實令世人為之側目,而這也表明閱兵取得了該有的成效。對于通過閱兵“博眼球”,在閱兵式展示新武器獲得轟動效應,今天的俄羅斯人十分明白這一點,也深得前蘇聯前輩的真傳。 因此,盡管有萬人以上的步兵方陣,但俄羅斯人知道,如何讓全球對這些大量的新式武器深感震動,他們還需要做得更多。于是,在紅場上空,俄羅斯空軍總司令維克多·邦達列夫上將親自駕駛圖-160戰略轟炸機帶領空中編隊飛行,而該編隊包括蘇-35戰斗機、米-35M和安薩特-U直升機等最新“空中力量”。這次,俄羅斯的新型裝甲戰車車族、全新飛機編隊、洲際導彈等的參閱,使外界對俄羅斯武器的關注急劇飆升。
其二,心理層面赤裸裸的“反制”與“威懾”。與閱兵本身廣受關注的是,近些年來歐美與俄羅斯在歐洲地緣政治中的斗爭和與日俱增的相互猜忌、警惕。據國內外大多數學者與媒體看來,因濃罩在烏克蘭危機的陰影下,歐美等西方國家與俄羅斯的關系冰凍未解,許多國家領導人為表達對俄羅斯干預烏克蘭危機和吞并克里米亞的不滿,對普京的邀請采取了相似的抵制態度。
對此,俄羅斯總統除歌頌二戰中的蘇聯紅軍及對英、法、美人民在二戰中對前蘇聯的幫助表示感謝外,還很好地將俄羅斯閱兵的風格——展示“肌肉”進行到底,一系列尖端、先進的新型武器在此次閱兵中集中亮相,其中的“威懾”叫板意味甚濃。不僅如此,他還使用了“歷史的警醒”、“排他思想”、“單極世界企圖”、“軍事結盟”等詞語隔空針對美國。
其三,對內宣示俄羅斯領導人希望重振國威、恢復昔日勢力和榮耀的決心。仔細審視今天俄羅斯紅場閱兵的規模和新式武器數量、種類,我們可以發現,如今的紅場閱兵越來越向蘇聯標準看齊。無疑,這表明了今日俄羅斯的領導人希望重振國威、恢復昔日實力與榮耀的決心,而紅場閱兵則是一個良好的信息傳遞契機和載體。這也在另一個層面意味著,現在的俄羅斯,如同蘇聯時代一樣,紅場閱兵也都承載著厚重的歷史使命感。
今日俄羅斯:軍力更強、裝備更精良
對于俄羅斯人來說,前蘇聯的解體被視為是“20世紀最嚴重的地緣政治災難”(普京語)。其實,前蘇聯的解體在軍事方面的影響也非常凸顯。前蘇聯軍隊近四百萬的武裝力量在聯盟解體后,被政治家們瓜分得七零八落。作為前蘇聯遺產的最大繼承者,俄羅斯雖然獲得了原蘇聯軍事實力的大約70%,但相比前蘇聯,顯然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不僅如此,由于俄羅斯在前蘇聯解體后,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經濟發展出現嚴重衰退和危機,軍力建設與裝備更新缺少堅實的國力支撐,軍力因此在一定時期和一定程度上出現了某種衰退。
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俄羅斯的軍力和裝備更新在工業、技術基礎方面有著很深厚的積累,這為俄羅斯在2000年普京總統上臺后大力推進軍事更新和增強投入實效性奠定了堅實基礎。近日,根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的報道,普京執政15年來,今日俄羅斯軍隊實力自“冷戰”時期至今變得更強大,裝備更加精良。該報表示,“相對其它任何一個國家,可以征召76.6萬先鋒軍人,擁有大量坦克,空軍人數占全球三分之一的俄羅斯,看來依舊保留著特有的前超級大國的實力”。相關數據顯示,俄軍除76.6萬現有先鋒部隊外,還有后備人員250萬,大大超過中國、印度和美國。如若從坦克、自行火炮、多管火箭炮數量上來看,俄羅斯現有坦克15398輛,幾乎是美軍坦克數量的2倍,英軍的37倍;在自行火炮方面,俄軍是美軍的3倍,是英軍的67倍;而在多管火箭炮數量上,俄羅斯有3793門,是美國的3倍,英國的90倍。由此看來,俄羅斯在某些方面要甚至勝過美英兩國。
15年并非朝夕,俄羅斯之所以在軍力建設與裝備更新方面取得如此不俗的成績,主要是下述三個方面因素的影響。

第一,15年來,俄羅斯軍事經費投入不斷加大。普京執政15年來,不斷強化軍隊建設,增加軍事經費和擴大軍事投入。《每日電訊報》曾經刊文認為,俄羅斯雖然總軍力遠遠落后于美國,技術方面也可能落后于很多西方國家,但在國家軍事現代化改造方面并不惜金,即便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下,俄羅斯的軍隊開支仍呈現增長的狀態(提高了近三成)。另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的統計數據,2014年俄羅斯為滿足國防需求耗費超過3萬億盧布,占到國民生產總值(GDP)的4.5%。根據俄羅斯最新國家預算法案,未來三年俄軍事開支將達到國家預算的五分之一,創后蘇聯時代之最,其中2015年國防預算支出將較今年增加33%,占總預算的21.2%。
第二,軍事建設加速,南北兩線同時推進。近些年,隨著俄羅斯和西方關系由于烏克蘭危機影響跌入谷底,雙方的軍事對抗有升級趨勢。針對當下情勢,紹伊古指出,我們必須在西大西洋、東太平洋以及加勒比海和墨西哥灣保持軍事存在。為滿足這些需要,俄羅斯加速了軍事建設。除裝備更新外,俄羅斯軍事演習和訓練的頻次也不斷提高。根據俄國防部公布的消息,2015年俄將舉行約4000場軍事準備活動,如各軍種軍事演習、軍事競賽等,這一數字比2014年增加了四分之一。在烏克蘭危機未解的情況下,俄羅斯的大規模軍演往往引發外界大規模關注。
此外,俄羅斯軍力建設南北并舉的特征也十分明顯。在北海艦隊的基礎上,俄羅斯新組建北極戰略司令部。據悉,北極戰略司令部歸俄國防部國家指揮中心管轄,相當于俄羅斯除現有的中、東、西、南四大軍區之外的第五軍區。在南部方向,“收回”克里米亞后,俄羅斯將克里米亞并入南部軍區,并進行了一系列軍事建設。目前,克里米亞海軍基地已經組建,而今后幾年俄羅斯還將在克里米亞建成名副其實的集團軍,擁有現代化的艦船、潛艇、飛機、岸防部隊和防空部隊。借此,俄羅斯希望鞏固南部防衛薄弱環節,以搶占黑海戰略先機。
第三,軍事學說不斷更新。俄羅斯現有的軍事學說在2010年通過。然而,隨著近些年歐洲局勢的變化,美歐與俄羅斯的進展局勢使本以強軍作為立國之本的俄羅斯高層更加重視軍力建設和實施戰略部署。據悉,俄羅斯新版軍事學說將在今年年底推出,而根據俄羅斯軍方人士的信息,新版軍事學說的修訂主要是受外部環境變化、北約擴張、反導問題和烏克蘭局勢等因素的影響,因此措辭也或將更加強硬。不過,俄羅斯軍事建設“以防為主”的知道思想應該不會改變。
當然,面對內外各種形勢,普京這個政治強人在軍力建設方面加大投入的堅決也十分重要。坊間一直有一個傳說,普京說:“給我20年,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如今已經過去15年,5年后的俄羅斯會強大到何種程度,俄羅斯的軍力又會發展到什么水平,都值得我們繼續觀察。
(本文作者為中國察哈爾學會研究員/廣西民族大學東盟研究中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