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玉婉
17年前,為了照顧去世的姐姐留下的3個孩子,她義無反顧地與年長自己20歲的姐夫走到了一起。其間,她含辛茹苦地照顧一家人的生活,為了買房,她蹬三輪,掙的錢都交給了她信任的姐夫,她甚至不知道家里到底有多少錢。17年后,等待她的不是幸福美滿的生活,而是丈夫的一紙離婚協議和已被悄悄轉移了財產的家……
一無所有的她要何去何從?17年的付出真的只是一場空?
【案件回放】
17年艱辛付出有誰知
1996年,家住肥東的李蘭因病去世,留下丈夫張偉和3個年幼的孩子。李蘭有一個同母異父的妹妹,名叫王平,去年剛剛離婚,帶著女兒居住在娘家。看到姐夫既要上班又要照顧3個孩子,每天忙得焦頭爛額,兩個外甥和一個外甥女更是饑一頓飽一頓,小臉又臟又瘦。善良的王平看不下去了,便經常過去洗衣做飯、縫縫補補,原先臟亂不堪的家開始變得井井有條。
這一切被張偉的叔叔看在眼里,他覺得侄子身邊,就缺了王平這么一個會過日子的女人,于是便極力撮合二人。

彼時,張偉在一家啤酒廠上班,月薪只有400元,而且他比王平整整大了20歲。面對破敗的家境和巨大的年齡鴻溝,王平一度非常矛盾。可是,她又覺得男方年紀大點會更包容、體貼自己;家里條件差點,但只要兩個人一起努力,總會慢慢好起來的。思慮再三,王平點頭答應了。
1997年初,王平便帶著女兒搬到了張偉單位所在的臨時宿舍。但張偉并沒有立刻和王平辦理結婚登記手續,兩人直到2000年才去補辦了結婚證。
真正的挑戰才剛剛開始。王平搬過去后,6口人擠在30多平方米的宿舍里,轉個身都能碰著,靠張偉的工資養活4個孩子根本不可能。生活重壓之下,1998年初,王平買了一輛二手三輪車,開始像男人一樣蹬三輪拉貨。
為了能多拉一點活,不管刮風下雨還是酷暑寒冬,王平都舍不得休息,過度操勞讓三十幾歲的她看起來就像四五十歲的人。看著王平每天辛苦干活,張偉不僅沒覺得過意不去,反而還要求王平每天把賺來的錢交給自己保管,理由是:“你有時候花錢大手大腳,我比較會存錢,這樣能早點買房子。”單純的王平對張偉的話深信不疑,這份辛苦的工作一直持續到2003年,其間累積了10余萬元,她全部給了張偉。1999年底,張偉用二人共同的積蓄買下了單位的兩間宿舍。
生活似乎有了苦盡甘來的跡象。2004年,王平以合同工的身份進了一家工廠做工。然而矛盾卻在此時出現了。王平雖然不精明,但她也能感受得到丈夫總是像防著外人一樣防著自己和女兒玲玲,家里的存折被張偉藏得嚴嚴實實,王平都搞不清家里有多少錢。而對女兒玲玲,張偉一向非常冷漠,有了什么好東西必定偷偷藏起來留給自己的孩子。
2004年,張偉更是以“兒子快到結婚年齡”為由,將其中一間宿舍戶主換成了大兒子的名字。盡管非常心疼女兒,但王平并沒多說什么,她想,人心都是肉長的,我對他的孩子好,他自然也不會虧待我的孩子。
然而,隱忍和包容并沒有換來同等的回報。2006年,玲玲考上了高中,張偉卻以“玲玲成績不好,以后肯定考不上大學,還不如早點出去工作”為由,不讓玲玲繼續讀書。一向好脾氣的王平,第一次和張偉吵了起來:“你的孩子是孩子,我的孩子就不是了嗎?你太過分了!”張偉氣急敗壞地指著王平罵道:“我替你養了那么久孩子,你還不知足,是要把我敗光嗎!這個家你能待就待,待不了就滾!”
王平聽后委屈得直掉眼淚,她沒想到丈夫竟然這樣對自己。懂事的玲玲不想看到媽媽因為自己為難,便主動放棄了讀書的機會,在當地一個超市找了個收銀員的活兒。而王平盡管非常難過,但想到自己畢竟是離過一次婚的人,能再有個家不容易,她真的想好好珍惜,幾番掙扎之后,她還是選擇了妥協。
2009年,當初二人共同出錢購買的另一間宿舍趕上拆遷,按照政策,他們獲得了一套拆遷安置房。辦理房產登記的時候,張偉又瞞著王平偷偷地將戶主寫成了自己的二兒子。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王平知道后非常痛苦,明明是一家人,為什么搞得自己像個外人?她痛苦地質問張偉:“買房子時我也有份,你不能讓我老了連個安身的地方都沒有。”可這個自己伺候了十幾年的丈夫,此時卻耍起了無賴:“你可別往自己身上攬功,你跟你閨女吃我的住我的,我還沒跟你細算呢,你倒貪起我的房子來了。”
王平聽得目瞪口呆,回想這些年自己的付出,自己把他當親人,可他的言行,讓人憤慨,被氣瘋的王平起訴到當地法院,請求確認該房屋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可是,法院最終因王平與張偉是2000年領的結婚證,而房子是1999年買的,故斷定房子屬于張偉的婚前財產,對王平的請求不予支持。
有了這次起訴的經歷,張偉一直耿耿于懷,對王平更加防范。而王平雖然因為敗訴非常失望,但冷靜下來想一想,房子寫在誰名字下面都一樣,反正自己還是跟丈夫一起生活,總不會沒個落腳的地方。2010年,單位宿舍拆遷,王平一家開始在外租房子居住。這個善良的女人仍然盡心盡力地照顧著一家老小的生活。
轉眼到了2012年底,新房子出來了,王平以為終于有了自己的新房子,滿心憧憬未來的生活,興高采烈地和丈夫商量著怎么裝修。可是,跟王平的積極完全相反,張偉對房子的事一直支支吾吾,再后來王平想去新房看看,都被張偉以各種理由攔了下來。王平越想越覺得不正常,2014年1月,她背著張偉偷偷來到新房,卻發現有工人正在裝修。感到事情不對勁的王平,立刻打電話問丈夫是怎么回事。電話那頭的張偉先是閃爍其詞不愿回答,后來發現實在瞞不住了,才說出真相:房子已經被他賣給了別人。
得知這一切,王平簡直要被氣暈過去,一種被玩弄、被欺騙的痛苦涌上心頭,她一路跌跌撞撞地回到了出租屋。晚上,早有準備的張偉回來了,王平正要上前理論,卻被他一擺手給擋了回去。隨后,張偉說出了一句足以把王平推向深淵的話:“我要跟你離婚。”
直到那一刻,王平才突然明白過來,張偉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為離婚鋪路!房子全被他轉移了出去,自己將要一無所有地被掃地出門!
那一晚,王平先是氣憤難當地大罵張偉忘恩負義、狼心狗肺,繼而又聲淚俱下地勸他看在夫妻這么多年的情分上不要這么絕情,可是張偉態度異常堅決,不管王平怎么說都不為所動。
【法律援助】
關鍵性證據力挽狂瀾
王平的哀求沒能打動丈夫,不久之后,張偉正式起訴離婚,并在離婚訴狀中稱:當年王平的姐姐去世后,自己是出于同情才收留了王平母女。多年來盡管自己對她們照顧有加,但王平的脾氣一直很差,經常為了小事爭吵,自己雖然一直忍讓,但對方還是不依不饒。他認為王平與自己結婚,就是奔著自己的房產來的,并且兩人于2010年已分居,維持這樣的夫妻關系沒有任何意義。
那幾天,王平幾乎流干了這輩子所有的眼淚。17年了,自己對這個家付出了所有心血,把張偉的3個孩子養大成人,讓他們各自過上了幸福的生活。而自己,除了滿頭的白發和常年勞累落下的一身毛病,一無所有。人說“少來夫妻老來伴”,王平怎么都不會想到,自己臨到老了,竟被老伴拋棄了。
幾近崩潰的王平無論如何都接受不了這種“凈身出戶”的結局,她要為自己17年的青春和付出討一個說法。
2014年夏天,王平通過好心人的幫助,輾轉找到了婚姻家庭案件的專家曹冬梅律師,向她傾訴了自己的遭遇。曹律師很同情王平,不畏懼案件的艱難,當即決定向其伸出援助之手。
經過慎密分析,曹律師認為,在判定房屋是否為夫妻共同財產這一問題上,最關鍵的一個環節就是,房屋購買時間和二人注冊結婚時間上的矛盾。
眼看就要到了開庭的日子,如果無法在這個環節證明王平的確參與了共同購房這一事實,那么房子將依舊無法作為他們的共同財產,這個可憐的女人最終將一無所有。
此時正值酷暑,曹律師顧不上辛苦,奔波于各個相關單位,她相信,當初買房的時候一定會遺留下一些蛛絲馬跡。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周密的調查取證,曹律師竟然找到了十幾年前張偉在向單位申請房屋時所填寫的表格,而在家庭成員一欄上,清清楚楚地寫著王平和女兒玲玲的名字!這也就進一步證明了,是王平作為家庭成員與張偉共同購買了該房屋。而經過2次拆遷的房屋,最終因大量的調查取證形成證據鏈,足以證明此財產形成于雙方共同生活期間,屬于共同財產。正是這個證據在后來的調解中起到決定性作用。
張偉做夢也沒想到,十幾年前的房屋申請表還能被找出來,正是當年他自己親手寫下的申請,今天幫助王平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
經過法院最終調解,張偉、王平二人解除夫妻關系,作為共同財產的房屋歸張偉所有,張偉須一次性補償王平9萬元。二人均表示愿意服從調解。
拿到離婚證的那一刻,王平感到一種由衷的解脫,她明白,那個自己曾拼了命想要維護的“家”,或許自己從始至終都沒能融進去。
【維權提示】
如何爭取合法權益
雖然這件事最終圓滿解決,但是對于王平而言,有些傷害是無法彌補的。一般而言,在婚姻家庭里,男方是主導方,女性總是處在更為不利的一方。面對婚姻家庭中的矛盾,女性習慣于隱忍妥協,希望能維持婚姻家庭的美滿。其實,面對名存實亡的婚姻,表面的和諧對女性的傷害更大。當面臨離婚時,女性更需要懂得維護自己財產的權利,不能自暴自棄,什么都不爭取。
《婚姻法》第十七條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資、獎金;(二)生產、經營的收益;(三)知識產權的收益;(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第十一條規定:“一方未經另一方同意出售夫妻共同共有的房屋,第三人善意購買、支付合理對價并辦理產權登記手續,另一方主張追回該房屋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夫妻一方擅自處分共同共有的房屋造成另一方損失,離婚時另一方請求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夫妻共同財產的確定有幾個關鍵點:第一,結婚時間的確定,以領取結婚證為準而不是辦婚禮,舉辦婚禮后同居生活的同居關系得不到法律的承認與支持。第二,關于共同財產不僅包括以上5類。關于父母在結婚后贈與子女的房產有明確的規定,父母可以明確房產只贈與夫妻中的一方登記在一方名下;若是雙方父母出資購買,登記在一方名下,其實是按照出資比例按份共有;婚前的個人財產在婚后產生的收益也屬于共同財產;婚后以夫妻共同財產繳付養老保險費,離婚時一方主張將養老金賬戶中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個人實際繳付部分作為夫妻共同財產分割的,雖然離婚時一方尚未退休,不符合領取養老保險的條件,也是會得到法院支持的。第三,夫妻雙方可以通過協議的形式約定婚前、婚后財產的歸屬,這個協議應該是書面形式的。
本案中,雖然張偉與王平的房屋是張偉婚前購買的,但是在其申請房屋時,在家庭成員中已經納入了王平和其女兒,證明了王平作為家庭成員的身份參與了購買房屋這一事實,這個關鍵性的證據幾乎決定了本案的走向。這也間接告訴我們廣大讀者,證據的保存與收集在案件的審理判決中將會發揮巨大的作用,在矛盾糾紛發生后,需要注意保存收集材料。其次,對于已屆中年的女性而言,婚姻的不幸并不代表人生沒了希望,一定要學會積極爭取自己的合法權益。離婚,或許意味著一種新的生活即將開始。
(責編/朱茂星)
E-mail:zmx19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