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這個“看臉”的年代,長得好看的人總是能比普通人感受到更多的善意,似乎一張顏值高的臉就可以省略掉很多生活中本該有的瑣碎的麻煩,這么想想還真是不公平。當然,這并不是我們今天所要討論的“刷臉”。雖然如果你是某知名人士,憑著一張明星臉,說不定還真能換回一臺電冰箱。
我們所說的“刷臉”,屬于人工智能技術中的一種:人臉識別技術,是基于人的臉部特征信息進行身份識別的一種生物識別技術。而現在,這種“刷臉”技術并非只是紙上談兵,它已經在多個領域有所應用。最為常見的就是安防、銀行等領域。
最為著名的一次“刷臉”,大概就是馬云年初在德國漢諾威電子展的開幕式上,當著中國副總理馬凱和德國總理默克爾的面,在自己網站上買了一枚20歐元的1948年漢諾威電子展紀念郵票,然后通過“刷臉”支付,成功付款。這項技術讓在場以及所有支付寶用戶都尤為興奮。雖然,“刷臉支付”目前還處于內測階段,并沒有正式投入應用,但假以時日,相信“刷臉”一定會成為一種潮流。
這僅僅是在支付領域,在門禁考勤、監管安防以及銀行ATM機智能識別系統上,“刷臉”已不是什么新鮮事兒。近期,北京工業大學就走在了這股時尚潮流的前沿,即在迎新時首次嘗試用人臉識別一體機。新生們除了可以刷身份證簽到外,還可以通過“刷臉”簽到:系統會比對報到新生頭像和事先存入新生頭像之間的相似度,從而匹配新生身份,相似度達到90分就可以了。這樣的方式,不僅新鮮好玩,同時也省去了很多瑣碎流程,無疑是高科技帶給人們方便快捷的生活方式的又一體驗。
除了刷臉,近期一個新概念的出現,再次顛覆了我們的傳統觀念,即支付寶宣稱即將推出的新功能“kungfu”(空付)。簡而言之,就是消費者可以通過支付寶掃描任何一個實物進行授權,例如你身上的一個紋身;然后設定該實物的價值,也就是支付上限,這時,它就具備支付能力。你到商家進行消費的時候,不必帶手機打開支付寶,而只需要對著鏡頭出示該實物,驗證后即可完成支付。所以,只要是你身上的任何東西,包括眼耳口鼻、各種首飾、掛件,屬于你的,并且已經授權過的,都可成為支付的載體。雖然,目前這個想法還只是處于“概念”階段,但不可否認,它聽起來實在太過誘人。對于很多不喜歡隨身帶錢包或者現金,又經常會忘帶手機的人,這簡直就是福音。
當然,這樣的新技術背后,也會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空付”是否會淪為“空腹”,讓我們空歡喜一場,只能待時間來證明。不過,相信隨著人工智能技術越來越成熟,會有越來越多具有顛覆性、革命性的新技術出現,為我們創立全新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