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元機的“新標桿”
三星Galaxy S6、HTC M9等旗艦機固然光彩奪目,但其高昂的售價卻令更多普通消費者望而卻步。還好,隨著“千元機”的崛起,我們只需30%~40%的開銷就能獲得旗艦機80%以上的性能體驗。步入2015年后,千元機的配置標準再度提升:64位八核處理器、1080P屏幕、2GB起步的內存、1300萬像素級別的攝像頭,如果哪款千元機沒有達到這個門檻,都不好意思與其他對手同臺競技。作為2014年底和2015年初千元機的代表,魅藍Note和樂檬K3 Note擁有無限接近的配置,一場宿命對決不可避免。

“一奶同胞”的配置
魅藍Note和樂檬K3 Note的配置堪稱“一奶同胞”,聯發科MT6752處理器擁有64位技術和八核1.7GHz的傲人參數,在ARM Mali-T760MP2 GPU的幫助下安兔兔跑分可達45000以上,其理論性能甚至在Galaxy S5、HTC M8等昔日旗艦之上(圖1)。哪怕與小米4、一加等2000元價位的國產旗艦相比也是毫不遜色。不要懷疑,MT6752的確擁有越級挑戰的實力,它與驍龍801等旗艦處理器相比,在體驗上的最大不足就是GPS定位速度和網絡支持上。好消息是,聯發科最新的MT6753和MT6735也已經開始支持Cat.6 和“全網通”,而這兩款處理器也將成為未來千元機的新標配。
除了處理器之外,魅藍Note和樂檬K3 Not均采用了5.5英寸1080P屏幕,內置2GB內存和16GB存儲空間,配備500萬/1300萬像素攝像頭。這意味著,兩款產品擁有無限接近的性能。因此,二者孰優孰劣,就得從其他方面著手考量了。
設計工藝上的角逐
設計理念的不同,讓魅藍Note和樂檬K3 Note出現了迥異的感官體驗。其中,魅藍Note最大的特色就是選用了聚碳酸酯材質作為機身材料,圓潤細膩的手感,白、粉、黃、藍、綠五種配色(圖2),機身底部的螺絲和揚聲器孔(圖3),讓這款產品有著濃郁的iPhone 5C風格,以至于魅藍Note剛上市被無數網友戲稱為“iPhone5C Plus”。遺憾的是,iPhone 5C的一些“缺陷”也被魅藍Note繼承了下來,比如不可更換電池的一體化機身設計、不支持存儲卡擴容等等。如果你平時喜歡玩游戲又常用手機導航,就必須咬咬牙選購32GB的高配版,否則標準版僅10GB左右的剩余空間將很難滿足離線地圖包、游戲數據包和音樂視頻的存儲需求。

相對于魅藍Note的圓潤,樂檬K3 Note就顯得有些“剛毅”了。這款產品在外觀設計上較為傳統,只是提供了辨識度較高的檸檬黃配色,使其看起來更為醒目個性。為了增加賣點,樂檬K3 Note家族還包含999元的“天籟版”,在899元標準版的基礎上在后蓋上增加了陶瓷振片(圖4),通過共振方式改善了揚聲器的外放效果。
源自系統體驗的差異
由于樂檬K3 Note上市較晚,所以它出廠便已預裝基于Android 5.0深度定制的VIBE UI系統,在ART模式的幫助下較基于Android 4.x定制的VIBE UI流暢了許多。就系統版本而言,魅藍Note落后了一步,不過魅族表示會在6月發布基于Android 5.0系統定制的Flyme 4.5 UI,屆時魅藍用戶可以自行升級到最新版系統。VIBE UI和Flyme UI的體驗各有優劣,前者的優勢在于功能豐富,傳統Android的三鍵設計也便于用戶操作;而后者的優勢在于干凈(沒有預裝太多第三方APP),需要通過滑動home鍵獲得返回、打開多任務欄等功能,操作起來稍顯繁瑣。

魅藍Note和樂檬K3 Note都是千元機里的“戰斗機”,我們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第一感覺加以篩選。相對來說,魅藍Note的設計和手感要領先于K3 Note,適合注重工藝、對存儲空間沒太多要求的玩家選擇。而樂檬K3 Note的優勢在于可換電池和加裝存儲卡(圖5),比魅藍Note便宜100元的價格更是其殺手锏。至于天籟版是否超值就因人而異了,如果你不差那100元,選擇天籟版可以提高戶外的音頻體驗,但如果你只有室內欣賞音樂的喜好,這100元就不如直接購買外置音箱來得實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