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潔


在跨年的節點上,“漲工資”成了人們談論最多的話題。但今年最關注這方面的,是公務員群體——2014年12月23日,國務院副總理馬凱在會上透露,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將建立“與企業相同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這意味著,社保待遇“雙軌制”將被打破。公務員待遇問題再次成為爭議焦點,由此帶來的各行業提高收入的需求也愈加迫切。
基尼系數是衡量國民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指標,國際警戒線一般是0.4,超出這個值意味著貧富差距較大。2014年初,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3年中國基尼系數是0.473。從歷史數據看,過去10年中,中國的基尼系數始終高于國際警戒線。
即使對于0.473的數值,很多國人覺得還是偏低。多年專注研究收入分配的王小魯也有同樣的觀點——由于大量的灰色收入無法進入數據庫,統計局的數據存在一定偏差,實際的基尼系數要高于官方數字。
“這個數字是國家統計局根據城鄉住戶調查的資料算出來的,我認為有重要的資料價值,但對高收入居民的統計有較多遺漏,這個結果在我看來是偏低的。準確的數字在沒有大樣本數據的情況下很難給出,我不能憑感覺說話。”王小魯對環球人物雜志記者說。
王小魯認為,對于高收入居民,有兩個原因影響了數據的準確性:一是很多高收入居民都不愿意接受調查,二是納入樣本的高收入居民有很多不愿提供真實的家庭收入,尤其是當他們擁有大量灰色收入時。官方數據顯示,2011年,占城鎮人口10%的最高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年收入為5.88萬元,而據王小魯的推算則是18.84萬元,相差3倍以上。
近幾年的數據顯示,中國居民收入分配的相對差距有所縮小,但仍處于全球收入差距較大國家的行列。王小魯認為,要解決收入分配問題并非簡單的漲工資或者調個稅那么簡單。他表示,當前的收入差距過大其實也不是市場帶來的,而是對市場的限制帶來的,“是靠權力限制市場、靠權力壟斷資源、圍繞權力產生腐敗等問題帶來的,是改革不到位帶來的”。
環球人物雜志:漲工資是中國老百姓當下最關注的話題之一,但有專家表示“工資過快上漲會傷害經濟”,你怎么看?
王小魯:我認為近年來的工資水平上漲主要還是市場推動的,此外,政府調整最低工資標準也起了一定的作用。這幾年工資上漲比較快,我認為是合理的,因為過去很長時期工資增長速度都慢于GDP增長速度,現在實際上是一個補償“欠債”的過程。但是,工資也不可能永遠快速上漲,要讓工資增速一直快于GDP增速也做不到。
環球人物雜志:近年很多工廠出現用工荒,不得不提高農民工工資,這是市場調節的表現嗎?其他行業的工資符合市場規律嗎?
王小魯:農民工工資的提高就是典型的市場調節。目前中國除了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工資外,工薪階層的收入總體來說是由市場決定的。
環球人物雜志:現在工薪階層的不同群體對工資都有抱怨。白領們覺得近10年來工資沒漲,或者漲幅很小;進城務工人員的工資近年提高很快,但配套待遇沒有跟上,覺得朝不保夕。所以大家對于漲工資的呼聲非常高,這是合理訴求,還是期望值過高了?
王小魯:從總體上看,中國工薪階層的收入確實偏低。各行各業普遍要求漲工資也不奇怪,人人都希望收入更高,對工資待遇都會有不滿意的地方。但是也要看到,中國目前的經濟發展水平也只是中等收入國家,收入不可能無限上漲。
所以大家應該有一個好的心態,只要所在行業按照市場規律走,工資也會跟著走。既然由市場來決定,某些時候這部分人的工資漲得快一些,某些時候另一部分人的工資漲得快一些,都是正常的,不要看到別人工資漲得比你快了就著急上火。
環球人物雜志:現在反腐力度很大,普通公務員抱怨沒有了各種福利,工資太低。公務員應該漲工資嗎?怎么漲才是合理的?
王小魯:按照相應的教育水平和專業水平,公務員的工資如果比社會一般工資低,是需要調整的。這要看具體情況,不能一概而論。過去公務員群體有很多工資以外的收入,很多人實際收入遠遠高于社會平均水平。現在反腐制度要建立起來,把非法的、不合理的收入控制住,那么合法的、該給的也要給到,這需要一個調整過程。
環球人物雜志:國外有工會組織幫助員工和企業談工資水平,中國如何保障企業員工對工資待遇的合理訴求呢?
王小魯:工資談判或協商機制目前還沒有形成。工會應該代表員工利益,在工資決定過程中發揮影響,但要實現這種機制,還需要比較長的過程。
環球人物雜志:中國經濟增速放緩,這會對收入預期造成什么影響?
王小魯:現在經濟增長的下行壓力是有的,未來兩三年中還會持續,這對居民收入也會有一定的影響。但從最近兩年看,中國居民收入增長率基本上還是和人均GDP增速保持同步或略快于GDP增長的。如果沒有居民收入和消費的較高增長,經濟增長下行壓力還會更大。
環球人物雜志:居民收入增加對從投資拉動到消費拉動轉型的意義大嗎?
王小魯:意義很大。居民收入不增長,消費也漲不起來,對經濟就沒有帶動力,反過來還會對經濟增長產生負面影響。所以保持居民收入較快增長,對于未來恢復經濟增長的動力是有積極作用的。這當然不是說只要消費,不要投資,而是要使兩者恢復到一個更加合理的比例。這個調整期完成了,經濟增長率還會有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