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陳楊
每到歲末年初,總是一個人最有熱情的時候,總有種沖動想要變成一個更好的自己——找回初心,找回自我,善待別人,善待世界。這個時候,一定要讀一些給自己這種心情加油的書。 摩西奶奶的人生隨筆《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就是這樣一本100%正能量的書,展示的全是智慧、美好、真誠,而在摩西奶奶筆下,這一切又是那么實實在在,質樸無華。
摩西奶奶是一位聞名全球的風俗畫畫家,創作了1600多幅作品,在全世界舉辦過數十次畫展,世界各地的博物館都收藏有她的畫作。
“一名成功的藝術家”遠遠不能形容摩西奶奶的傳奇之處。1860年9月6日,她出生于紐約州格林威治村的一個貧苦農家,那時她叫安娜·瑪麗·羅伯森。27歲時,她成了一個同樣貧窮的農場工人托馬斯·摩西的妻子,每天的工作就是擦地板、擠牛奶等瑣事。76歲前,平凡似乎是對她唯一的描述,但奇跡就在這一年發生了。她開始畫畫,偶然中被一個收藏家發現,經過他的推介,聲名鵲起。80歲時,摩西奶奶在紐約舉辦個人畫展,引起轟動。
她用明快的色彩畫出平凡生活中那些歡樂的場面,比如農夫抱著干柴生火,鐵匠釘馬掌,小孩子們肚子貼地滑下雪坡。《紐約客》評價道:當近距離觀賞摩西奶奶的畫作時,你會看到其中精巧的變化、簡潔的紋理和混合的色彩。
在她100歲的時候,紐約州將她生日那天命名成“摩西奶奶日”。
1961年12月13日,摩西奶奶在紐約逝世,終年101歲。肯尼迪總統為她寫悼詞。她留下了11個孫輩、31個曾孫輩和無數對她的作品和人生驚嘆不已的人們。
當這個傳奇落幕50多年后,她的隨筆《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終于在大陸出版,這也是中國大陸首次出版摩西奶奶的作品。
這本書的開篇第一章就是摩西奶奶的《一百歲感言》。她寫道:“假如我不繪畫的話,興許我會養雞。繪畫并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保持充實……我的孩子們,投身于自己真正喜愛的事情時的專注與成就感,足以潤色瑣碎生活帶來的厭倦與枯燥,足以讓你在家庭生活中不過分依賴,保留獨屬于自己的一片小天地。”
摩西奶奶的百歲人生就像一條大河,奔流不息,波瀾壯闊。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就叫“摩西奶奶效應”,是說一個人的潛在能力如果不被挖掘,它就會自行泯滅;如果這個人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并充分發掘潛力,那么生活會變得比想象中美好!
1960年,摩西奶奶寄出一張明信片,收件人是個名叫春水上行的日本人。明信片上她親筆寫道:做你喜歡做的事,上帝會高興地幫你打開成功之門,哪怕你現在已經80歲了。春水上行當時近30歲,接到明信片后放棄了穩定的醫院工作,開始從事自小就喜歡的寫作。后來,他以另一個名字被全世界熟知:渡邊淳一。
心里想做什么,就大膽地去做吧,不要管年齡多大和現狀如何——比起春水上行,今天生活在煩躁和神經質似的不安全感當中的我們,摩西奶奶簡單而又堅定的世界觀無疑有著更為強大的撫慰人心的力量。
讀這位百歲老人寫的書,一點不會覺得瑣碎、絮叨。她緩緩地說著,我們就這么悠悠地聽著。她就像從小就住在我們心里的那個最慈祥的老祖母,我們累了、餓了、倦了,就能回到她那里去。無論世界怎樣嘈雜,她都能幫我們安放下一顆安靜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