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征和
1864年4月的一天,林肯接到一位女子的信,字里行間滿是傷心之情。女子在信中敘說她的未婚夫從軍后曾經回家選舉,而他們在那時難抑久別重逢的激情,熱血沸騰,曾經愚蠢地縱情,其間,她懷孕了。“親愛的總統,如果你不可憐我們,批準他現在回來完婚的話,我們將留下非法的后代。我向上帝祈求,但愿你不會對我僅懷著輕蔑之心,從而對此置若罔聞吧”。看完信,林肯總統淚眼模糊,久久凝視窗外:都是戰爭惹的禍啊,如果沒有戰爭,他們又怎么會久別呢?他走到辦公桌前,果斷地提筆批字:“無論如何也要把他送回去。”批完立即叫人交給戰爭部長史丹頓辦理。史丹頓對此難以理解,一個總統,又是處在白熱化的戰爭時期,怎么會如此認真地為一個普通女子的私情“小事”所動,更何況還要從戰場上撤下一個士兵,豈不動搖軍心。但林肯總統態度堅決,執意催促,令史丹頓不辦不行,不快不行。
那位回家完婚的士兵完婚后,感激涕零地趕回部隊,他一心想著報答總統,到戰場上去沖鋒陷陣。盡管他沒趕上,因為林肯總統領導的北方部隊很快取得了勝利,結束了南北戰爭,但是士兵的一顆心,早已歸屬總統了。
在林肯看來,總統的事沒有大小,只有發乎人情,合乎人性。
(編輯/楊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