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帆
納米管是管狀的巨大碳分子,擁有不同尋常的熱性能和電特性。2014年3月,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與加州理工學院宣布,他們可將納米管植入植物葉綠體中,這種新式組合可增強光合作用和植物生長速度數倍。這種技術投入實際應用可能還需數年時間,但除了促使植物加速生長外,它還有其他用途,比如利用植物發電、制造可自我修復和自我發電的建筑材料等。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微型機器人,它們可在血管中游動,修復受損組織或遞送藥物。這種機器人面臨的挑戰,是血液粘度妨礙它們的移動速度。研究人員設計出扇貝型機器人,以外部磁場為驅動力。這些機器人可成為研發未來醫療設備的基礎。
納米技術是一個不斷發展的研究領域,主要以操縱分子水平的材料為主。納米技術的一個應用前景是使用納米機器人將藥物注入體內,治療疾病。2014年2月,以色列一個研究團隊開發出用DNA鏈制作的納米機器人,并注入蟑螂體內。這種DNA納米機器人可以自我聚合,然后控制以特定細胞為靶向的分子,這證明它們擁有攜帶藥物攻擊癌細胞的巨大潛力。
在許多醫療情況下,植入物已經成為革命性的治療方式。2014年4月,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成功利用微芯片幫助一名癱瘓病人恢復手臂控制。他們經過10年時間開發出名為Neurobridge的設備,可根據大腦模式刺激肌肉,這種技術為許多殘疾人帶來希望。未來,通過將類似的芯片插入我們的腦電波,有朝一日我們可能只需要思維就能控制各種設備。
5.鼻細胞幫助修復斷裂脊髓
生物技術正形成新的醫療手段,而且其效果可能是永久性的。波蘭弗洛茨瓦夫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從病人鼻部取出神經細胞,然后將其植入脊髓中。這種移植細胞可刺激斷裂神經纖維生長接合,為脊柱損傷部分搭建橋梁,從而促使病人重新站起來。這種革新技術顯示,神經系統的損傷可被修復。
無人機正日益承擔起更多角色作用,特別是在偵查和監控方面。但是隨著2013年中國測試使用無人機遞送包裹后,更多人開始對無人機的商業應用產生興趣。2014年8月,谷歌開始利用無人機向昆士蘭一個農場運送巧克力。未來,亞馬遜、DHL以及許多公司都將在多個國家建立起無人機遞送服務。
在許多行業中,機器人已經成為重要工具。但是如果將它們組成群體后,功用可能更大。2014年8月,《科學》雜志報道稱,美國哈佛大學建造了1000個迷你機器人,它們能夠自我組裝成程序設定的形狀。盡管前面依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自我組裝機器人將為建筑業帶來革命性變化。
3D打印已經是一種既定技術,2014年,3D打印技術在性能和應用方面呈現爆炸性發展。荷蘭阿姆斯特丹一個研究團隊甚至利用3D打印技術建造整棟房屋。與此同時,普林斯頓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3D打印機,它可以用5種不同材料打印,包括打印發光二極管、隱形眼鏡等。
未來數十年,太陽系探索將以國際合作為主。經過10年飛行,歐洲宇航局探測器“羅塞塔號”終于進入楚留莫夫-格拉希門克彗星軌道。2014年11月12日,羅塞塔釋放出微型探測器“菲萊”,后者成為第一個在彗星上著陸的探測器。與此同時,火星探索也取得諸多進展。印度Mangalyaan飛船于2014年9月進入火星軌道。12月,美國宇航局成功推出新的獵戶座飛船,這也是火星載人探測準備邁出的第一步。
需求是發明之母,因此需求越高,發明就變得越重要。目前,全世界依然有7.8億人缺少清潔用水,發明者們需要滿足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標準:簡單、廉價、易用。瑞士推出的便攜系統Sunflower便于運輸,可利用陽光發電,同時可供熱、冷凍食品和凈化水源等。(來源:騰訊科技 責任編輯/余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