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立亭

古人常說“人生七十古來稀”,而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我們的居住環境日益舒適,出行旅游更加方便,通訊日益快捷,食品種類越來越豐富,醫療條件也比以前更好了,更多的疾病現在可以及時發現和治療,人們的壽命因此普遍延長,人活百歲已不再是遙遠的夢想。
居住在新疆疏勒縣的阿麗米罕·色依提是目前仍在世的人中最長壽的,她生于1886年6月25日,已經128歲了。而根據中國老年學學會發布的報告,截至2014年6月30日,除港澳臺地區外,中國大陸已有百歲以上的老人58789人,人數比2013年增加了4623人。
在百歲老人數量增多的同時,人們的壽命也在不斷延長。據世界衛生組織2014年發布的統計資料,2012年全球的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為70歲,最高的為日本的84歲,最低的為塞拉利昂的46歲,中位數為74歲。意大利、澳大利亞、新加坡、瑞士為83歲,法國及加拿大為82歲,美國為79歲,中國為75歲。
當然,人活百歲也面臨許多挑戰——由于對大自然的過度開發與利用,環境的生態平衡受到了破壞;工業與生活垃圾及廢氣,污染了水源與空氣;快節奏的生活,使人們的工作壓力越來越大,焦慮、失眠、憂郁、自殺等心理疾患日愈常見。
那么,我們怎樣才能揚長避短,合理利用健康知識來保護自己的身體,做到健康快樂而長壽地活著呢?
現在的人面臨很多新的健康挑戰,過度長時間上網引起過勞死是其中之一。經常上網熬夜的人,不宜經常飲用咖啡、茶等刺激心臟的飲料。此外,睡眠是最好的休息,每個星期至少應有一天睡夠覺,讓身體徹底放松下來。
充分的休息,可以讓身體從疲勞中恢復過來,補充體力。睡眠時心跳會變慢、變弱,心臟因而可以得到很好的休息。睡眠的過程也是免疫系統監控修復自身的過程,很多癌癥就是由于過度勞累、睡眠不足引起的。
癌癥與人體免疫調控功能失常有關,正常狀態下,個別突變的癌細胞會被免疫系統及時清除掉。太累或睡眠太少、吃得太不符合營養保健要求,都會降低人體免疫調控功能,使癌細胞得以逃脫免疫系統的殺滅,在人體內生長蔓延開來。此外,病毒與細菌等感染、環境污染、食物污染以及放射性物質輻射等,也是致癌的可能原因。
除了合理的飲食起居外,每天散步至少30分鐘是十分必要的。散步是一種簡便易行的健身活動,既可以減肥、降血壓,又可以緩解生活與工作的壓力、增進食欲并提高睡眠質量。一個人如果堅持每天室內或室外散步11000步,可以消耗500卡的熱量,一個星期就可以消耗3500卡的熱量,這樣就可以減肥1斤左右。
中國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食品種類豐富。許多食品不僅色香味俱佳,而且味美可口,令人垂涎欲滴,百食不厭。但有些食品其實并不利于健康長壽,有些甚至是有害的,因此,去粗取精地繼承前人留下的食品品種及加工食用方法是應該的和必須的。
比如,有人因食用醉蟹、腌蟹等淡水河鮮而感染上肺吸蟲病,生食淡水魚蝦而感染肝吸蟲病,生食未洗干凈的菱、藕、荸薺等而感染上姜片蟲,生食豬肉、牛肉等而感染絳蟲病,生食毛蚶而感染甲型肝炎。
細菌的繁殖力驚人,一般每20分鐘就繁殖一代。也就是說,一個細菌在合適的生長條件下20分鐘后就會變成兩個細菌,40分鐘后變成四個,12小時后就可以繁殖為2的36次方個,也就是約687億個細菌。剩飯剩菜如果放在室溫下過夜,其中的細菌會大量繁殖。人吃了這種含有巨大數量細菌的剩飯剩菜后就會腹瀉。因此,吃剩的飯菜要盡量放冰箱貯藏,食用前必須充分加熱滅菌。
人體內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比最復雜、最精妙的化工廠更加復雜精妙的生物化學反應,人體很多有機物的合成與分解反應,需要在各種催化劑——酶的幫助下進行,而很多維生素是酶的輔酶或輔基,它們共同促進了一些生物化學反應的進行。如果缺少了這些維生素,很多人體內的生物化學反應就無法正常進行,有些疾病如癌癥就有可能出現。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傳統的中餐食品并不比一些西餐食品更營養,特別是火候過度的炒、炸、煮、煎等會破壞蔬菜中的大部分維生素,導致味美卻并不有利于人體健康。在一些沒有干凈清潔飲用水供應的農村家庭,生吃蔬菜水果還可能會感染上各種細菌或寄生蟲傳染病。在有干凈飲用水的家庭,能夠生吃的蔬菜瓜果如西紅柿、黃瓜、青椒、生菜、桃、杏、李子、蘋果、西瓜等,最好洗干凈再生吃,以便補充足夠的維生素。
日常飲食中,應提倡食物多樣化,要多吃新鮮水果蔬菜,服用多種維生素合劑,吃足夠的蛋白質食品。這是因為不同的食物含有不同的營養成分,有的食物含鐵多些,有的含鈣多些,有的食物缺碘,有的則缺硒。
此外,不同產地的食物也因土壤中的礦物質及微量元素不同而含有不同的營養成分。大海匯集了百川萬流,因而大海中各種微量元素很豐富。內陸地區的人應該適當地多吃些海帶、魚、蝦、貝類等海產品,以便補充內陸食物中可能缺少的一些微量元素。
需要注意的是,熊掌、燕窩、魚翅、海參等山珍海味,并不一定比蘿卜、白菜、豬肉、饅頭等家常便飯更營養。一個健康的人如果不挑食并盡量進食不同產地的各種食物,一般就不會營養不良。
中國人每逢婚喪嫁娶、離別重逢及佳節良日,親朋好友必定會圍坐聚餐。一盤菜端上座后,往往是賓客互相夾菜勸吃,你一筷子,我一筷子,分而食之。飯菜是豐盛美味的,氣氛是溫馨熱烈的。卻不知一頓飯下來,如果其中一個人的口腔中攜帶幽門螺桿菌等細菌,其他人都有可能通過唾液傳播上。一篇發表于2010年的流行病學調查論文報道,幽門螺桿菌在中國成人中的感染率高達40%~60%,這種細菌感染是引起胃炎、胃潰瘍和胃癌的病因。
解決的辦法很簡單,要么吃自助餐或盒飯,要么在每一盤菜中放一把公用飯勺或筷子,每個人使用公用飯勺或筷子把食物取到自己的碗中再進食。
長期過量濫用抗生素危害很大,會把體內的正常菌群殺滅,引起腹瀉、維生素缺乏等。不過也不能矯枉過正、因噎廢食,當有細菌感染引起炎癥時,該用的抗生素還是要用,并且要遵守醫囑定時定量服用足夠量的一個療程的抗生素。有了炎癥不用抗生素是很難靠自己的免疫力戰勝細菌感染的。
人體內的肝、膽、胰、胃、腸是連在一起的,一個臟器被細菌感染了,炎癥就有可能蔓延到其它幾個臟器。因幽門螺桿菌感染而引起的胃炎、胃潰瘍病人,要聯合用藥并服用一個療程的足量的抗生素,爭取早日治愈。
殺滅幽門螺桿菌等細菌很有必要,只要嚴格遵守醫囑,就不必擔心濫用抗生素的問題。實際上,絕大多數人不是濫用抗生素,而是該用抗生素未用,導致一些本來可以治療的細菌感染不能被及時控制及治療。
谷氨酸存在于很多天然植物及動物食物中,比如蘑菇、豆類、肉類、魚、蝦、蟹等都含有大量谷氨酸成分,因此它們的味道通常很鮮美。但是,由于谷氨酸是一種興奮性神經遞質,因此過量食用是有害的。
食用天然食物一般不會產生谷氨酸攝取過量的問題,而食用添加了大量味精的食物則大為不同。味精含有高純度的谷氨酸鈉,過量食用后,極易引起人體血液中谷氨酸鈉濃度過高,從而引起興奮性細胞毒作用,導致大腦過度興奮,引起煩躁失眠、胃腸激惹等“中餐館綜合癥”。長期食用過量味精,會引起脫發、早衰、短壽,引發嬰幼兒注意力分散、多動癥等。因此,味精不宜添加在食物中,尤其是小兒食物中不應含味精。
世界上許多長壽之鄉往往都是環境優美、山清水秀、安寧幽靜之地。實際上,環境對健康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許多發達國家曾為經濟發展付出了環境污染的巨大代價,比如英國的倫敦曾經被稱為霧都,美國洛杉磯發生過光化學煙霧事件,日本發生過因工業廢水中含有大量的汞而造成的水俁病事件等。
可喜的是,發達國家最近幾十年加大了對環境污染的治理力度,保護環境成了人人有責的共識。而大自然是有一定的自凈自新自我恢復功能的,現在許多國家的環境重新變得優美宜人了。加上社會經濟狀況變好、醫學保健水平的提高與完善、人群營養狀況提高等許多因素,發達國家的人口平均預期壽命大大地提高了。
但是,也有一些環境污染是極難治理的。比如位于北美洲的五大湖曾經被美國及加拿大的工業與生活污水嚴重污染過,至今安大略湖底還存留有汞,汞是很難被分解或去除掉的,湖中的多種魚類因為含有過高的汞而不宜食用或不宜過多食用。
中國現在正在重復許多發達國家走過的彎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空氣污染嚴重;因為過度放牧沙漠植被被破壞等原因導致沙漠擴大化;亂砍亂伐樹木導致水土流失嚴重;大量工業與生活垃圾及污水污染了眾多的江河湖泊;有些農村地區至今糞便垃圾沒有經過無害化處理,部分農民喝不上清潔干凈的飲用水。可以說,中國的廁所、飲用水改建工程及環境污染治理工程,是三個比高速公路與高速鐵路網絡工程更為宏大與艱巨的工程,政府與人民未來必須花大氣力搞好這三個關系到億萬人民健康與幸福的工程。而具體到每個人來說,則是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如果哪一天,中國的每一個地方,天都是藍的,山都是青的,水都是清澈的,糞便垃圾都經過了無害化處理,每一個人都能喝上清潔干凈的飲用水,都能吃上食品衛生有保障的安全食品,中國就會變成一個生態平衡保持良好的美好家園,人們的平均預期壽命也必將會大大提高。(責任編輯/任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