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琳
北京,19 9 5年9月14號下午5時,時任第四屆世界婦女大會主席的陳慕華女士敲響了木錘,標志著《北京宣言》和《行動綱領》的正式通過,成為國際婦女運動的重要里程碑。
20年后,北京再次迎來了30余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100多名婦女界領導、杰出女性代表和專家學者,出席由中國宋慶齡基金會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主辦的“婦女·發展·未來”中外婦女論壇。與會代表們發出倡議,共同呼吁:賦權婦女,保障婦女權益,促進婦女全面發展,創造對婦女友好的環境,為實現“性別平等的星球”而共同努力!
性別平等是一個全球性議題,國際社會一直致力于實現男女平等。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處國別主任文靄潔在大會致辭中說,聯合國2015后發展議程的17個大目標中,女性平權和婦女發展位列其中,成為世界各國未來發展的重要目標。
“婦女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創造者,是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主要力量,沒有婦女,就沒有人類,就沒有社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聯合國全球婦女峰會的主旨發言《促進婦女全面發展,共建共享美好世界》如是說。
德國席勒研究所創始人海爾嘉女士說,自己對彭麗媛女士在聯合國的英語發言印象深刻。“她特別提到女孩子要有權上學,彭麗媛女士自己就受益于這樣的教育,這將對整個民族產生巨大影響。她的中國夢就是讓地球上所有的女孩和男孩都能夠接受平等的教育。”
中國始終堅持男女平等的憲法原則,將男女平等作為促進社會發展的一項基本國策。全國婦聯副主席孟曉駟在報告中指出,20年來,中國婦女發展進步成就顯著,貧困婦女數量大幅減少,婦女就業結構不斷完善,從事第二、第三產業女性比例和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女性比例不斷提高,互聯網領域創業者中女性占55%,男女受教育差距明顯減少。20年間,女性文盲減少了7000多萬,高等教育女生比例超過51%,女性人均預期壽命達77.4歲,婦女參與決策的比例進一步提高,婦女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
20年前,《北京宣言》和《行動綱領》繪就了全球性別平等和婦女賦權的藍圖;20年后,習近平主席在全球婦女峰會上再次重申我們的承諾。這體現了“婦女解放是一場最漫長的革命”。這樣的革命需要最高領導層的政治意愿,需要完善的法律和政策框架,需要每個人的參與,未來還需要我們不懈的努力奮斗。
“當代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不可小覷的一極,日新月異的社會發展蘊含著婦女潛能和才智的發揮,女性傳統精神也顯現出了時代性的特點。”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院長黃會林認為,當代中國女性參與國家事務管理的廣度和深度不斷加深,經濟界和文化界的優秀女性不勝枚舉,相信未來更多領域會有女性參與,貢獻她們的才能和智慧。
在這樣特殊的歷史時機,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作為具有聯合國經社理事會特別諮商地位的機構,攜手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共同舉辦中外婦女論壇具有特殊的意義。
宋慶齡基金會常務副主席齊鳴秋這樣定義本屆中外婦女論壇:傳承和弘揚宋慶齡精神,搭建民間交流平臺,聚焦婦女發展和未來,促進中外杰出婦女代表和專家分享經驗和智慧,加固兩性“平等”舞臺,為推動婦女未來全面發展鋪路。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副主席唐聞生引用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曾贊美宋慶齡女士的話,“她的外表是一朵柔美的花,內心卻是一頭獅子。”
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名譽主席,宋慶齡是舉世公認的20世紀的偉大女性,她同時也是第一屆到第四屆全國婦聯名譽主席。她積極關心婦女事業的發展,經常會見世界各國婦女,為促進婦女發展、社會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得到國內外的廣泛認同和高度尊重,為中國乃至世界的婦女都樹立了良好的典范。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有一句話:“我們如果有50%的世界人口沒能夠完全發揮他們的潛力,是沒有辦法實現100%發展目標的。”
回顧過去的20年,世界各國在婦女賦權和平等方面都獲得了很大進步。聯合國一直努力促進婦女平等、婦女賦權,不僅是實現人權的表現,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根據聯合國的調查,婦女平等不僅能夠提高女性和女孩個人的生活質量,同時,對于家庭、對于社區、對于國家來說至關重要。實現婦女平等,越來越多的孩子將享有上學機會,文化多樣性會進一步增加,女性平等享有就業機會,也能成為帶動全球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現在的世界不斷被新技術改寫,電商平臺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機會,可以增加女性的經濟賦權,也可以讓她們發揮自己的創造力。阿里巴巴集團是中國最大的電商集團,據報告,淘寶網站上大約一半的賣家是女性店主,客戶評價也多來自于女性,阿里巴巴零售商中50%以上商品終端消費者是女性,”聯合國婦女署駐華代表處主任茱莉亞女士笑著說,“馬云先生稱女性是阿里巴巴發展迅猛的秘密武器。”
不久前,阿里巴巴集團與聯合國婦女署在紐約舉辦的一場慈善論壇,主要探討如何消除由于全球性別不平等給婦女造成的鴻溝。與會者認為互聯網正在迅速地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能夠通過一種方法或者渠道給女性更多的參與經濟活動的權利,提倡性別平等的趨勢將掀起一個新的高潮。
韓國婦女發展學會會長李明善女士說:“女性就業率高的國家,比如挪威、瑞士、盧森堡,人均GDP也比較高。女性管理者對公司整體運行情況也有非常積極的影響。”韓國2009年至2013年期間對170家公司進行的調查顯示:女性高管越多,公司成功率越大,企業利潤和營業額相應也更高。為此,她提出具體的政策建議:第一,在勞動力市場上提升公平性;第二,建立起家庭和工作以及性別平等有效的環境;第三,擴展工作系統和雇傭時間的靈活度;第四,能夠有積極的行動拓展婦女就業的多元化氛圍。
全國婦聯婦女研究所政策法規研究室主任蔣永萍女士曾經主持過三次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查。她指出提高女性就業質量是非常重要的,高質量可持續的發展其實需要婦女的參與和貢獻,同時,只有通過多種措施提高女性的就業質量,才能夠確保女性在參與中獲得自身的發展,并平等分享社會發展的成果。
探討女性未來發展,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是貧困女性的自身發展問題。廣大農村中未受過或者受教育較少的女性,在整個社會結構中處于劣勢地位,如何改變她們的生活現狀是與會代表深入討論的議題。
鄧立是嘉人女性幸福基金的發起人。她跟大家分享了一個繡娘的逆襲故事。
家住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貓貓河村的李敏,有一個6歲的女兒,她的日常生活是種地、養豬、照顧一家老小。沒有經濟收入,缺乏與外界的溝通,丈夫經常抱怨她,讓李敏感覺很自卑。
兩年前,李敏加入了嘉人女性幸福基金在村子里辦的培訓班,學習苗繡中雙針繞線繡法。從小喜歡刺繡的李敏一學就會,3個月后她的三件作品換回了2100元人民幣收入,這在年人均收入只有3千塊錢的村寨,簡直是一筆巨資。很快,李敏就接到了商業訂單。她說自己領回任務忙活的那個月,丈夫主動幫他喂豬、洗碗。一個月的刺繡產品換回了2900多元人民幣。
這份手藝不僅幫助李敏提高了在家庭中的經濟地位,更重要的是讓她在家里重新找回了自己的位置、自尊和幸福感。
鄧立說:“在保護傳統手工藝的同時,我們也希望帶入造血機制,讓傳統和現代有機的結合,良性發展,同時幫助改善女性手工藝者的貧困生活,實現雙贏。”
陜西婦女理論婚姻家庭研究會會長高小賢有著20年的基層婦女工作經驗,在推動農村婦女參與基層治理方面積累了大量豐富的案例。
她們通過走進行政村開展農村婦女參政議政項目,發現婦女積極分子、婦女骨干,通過培訓提升她們的參政意識和參政能力。在選舉場所,制造支持婦女參政的現場選舉氛圍,到處張貼“男女平等,婦女解放”的橫幅,讓村民愿意給婦女投票,這樣就有效提升了村委會主任的女性比例。
20年間,她們在陜西、寧夏、江西、四川等4個省、15個縣、40余個行政村做了近百個項目,項目開展5年以上的村莊有18個,最長的在一個社區呆了10年。1986年第一次在合陽縣就選出了20個女村官,比例占到了縣村官總數的5.7%,當時陜西省的比例是0.6%,而全國比例也只有1%。
隨著中國的城鎮化發展進程加快,原本處于不利經濟地位的農村女性,還可能因為土地權益受損,使處境更加不堪。
中央黨校的教授李慧英在農村婦女土地權益保障方面探索出了成功辦法。她指出父權制剝奪婦女土地權益的同時,實際上也使得農村男性陷入困境,她們選擇從農村老年養老和男性擇偶問題入手來撬動父權制的改造。
在河北的一個光棍村,50多個人找不著對象,因為一個女孩子都沒有,這成為村干部很頭疼的問題。為什么農村光棍多呢?是遺棄女嬰造成的男多女少現象。為什么農村有生男孩的偏好呢?因為根據父權制規則,兒子可以繼承姓氏和家產,養兒可以防老,而生養女兒就沒有這樣的養老保障。在中國農村,存在一種普遍的觀點,即女兒是嫁出去的水,不享受村集體的土地分配,女孩子也因此喪失了獨立生活能力和獲得經濟收入的來源,導致農村大量拋棄女嬰,存活下來的女孩子也很難享受平等的教育機會,缺少謀生的手段。如果這種規則不改變,不通過村規民約進行集體資源的重新分配,問題就會愈演愈烈。因此,從養老角度切入,考慮能否倡導婚居模式的多樣化,倡導農村土地資源分配男女共享機制,這樣男女雙方就不再是對立面,而是變成共贏的合作者。
意大利博斯卡董事會主席、阿斯蒂省產業聯盟副主席費德麗卡·皮亞·博斯卡女士作為一名成功的商界女性代表,分享了自己在生意上遇到的尷尬。她的家族制酒業有兩百多年歷史,現在她本人是公司CEO,也是家族生意的第六代傳承人。在意大利做生意,她一直是公司的高層,有充分的空間施展自己的能力。然而在俄羅斯,她就像是隱型人,男性進口商們完全忽視她的存在,似乎談生意都是男人的事情,作為女人理所應當閉嘴。
她呼吁,在任何一個社會、任何一個文化中,女性都應該發揮跟男性一樣的作用。作為母親,作為新一代女性,她們有權利成為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只有真正克服性別差異的鴻溝,才能使所有人受益。
聯合國婦女署駐華代表處主任朱莉亞指出,提倡性別平等的趨勢正在掀起一個新高潮。但是,在達到這個目標之前,還有很長遠的路要走。
“我們預計大概需要81年才能完全實現世界平等,超過75年實現就業上的性別平等,將近50年實現女性參政方面的平等對我們來說需要等的時間太久了,我們需要加速性別平等目標的實現。聯合國婦女署在中國、在全世界也一直呼吁男性參與到共同推動婦女賦權和性別平等目標中來。”
2015年,在聯合國總部召開的世界婦女峰會不僅見證了193個國家共同通過了《改變我們的世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性別平等成為2015后發展議程的第五大目標;而且有超過80多個國家的領導人和110多個國家的代表參加,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由世界各國領導人共同作出承諾,來解決性別平等的問題。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總部性別專家吳慧妮女士說:美好未來應該是更具包容性、更具可持續性、更具有活力的世界,除了改變女性和女孩個人生活,性別平等能夠提高家庭的福祉和國家的發展。為此,在全球范圍內確保性別平等和婦女的賦權具有深遠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