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為某些不法商販對食品添加劑的濫用,或是使用非法添加物,造成了嚴重后果,使得人們在談到食品問題時,化學幾乎成了貶義詞。實際上,食品與化學的關系十分密切。2014年11月22日,“科學夢大講堂”在中國科技館報告廳舉行了第八場講座,主題為“化學與食物密不可分”。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老師和《科技日報》主任編輯、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尹傳紅老師一起,為大家講述了化學和食品之間不得不說的那些事。
應該如何辨證地看待食品中的化學添加物?
種類繁多的化學物質被發現或合成用于食品保存,不僅拓展了可食用食物的范圍,還大大減少了可能由變質食物帶來的疾病。人們通常會產生“食品添加劑=有毒有害物質=危險的造假產品”這樣一種印象,一是對化學物之毒性效應和風險評估概念缺乏基本的了解,二是不切實際地追求所謂的食品“零風險”。
(回答者:尹傳紅)
實際上,如果真的把所有食品添加劑掃地出門,只怕進入我們視線的食品一多半都會有三難——難看、難吃、難以保存,而且價格高昂,讓人難以接受;同時還會造成大量的浪費,產生一系列社會問題。
喝醋能減肥,是真的嗎?
沒有可采信的科學研究支持這種說法,盡管醋對健康有所裨益,但不必對醋報以過高的健康期許。釀造果醋的每日飲用量不要超過50毫升,也就是一兩為佳,釀造米醋和陳醋則最多不宜超過10毫升。在購買醋飲料的時候,要注意仔細看標簽和配料,不要因為一個“醋”字就忽略了其主體和實質。糖和香精色素配制出來的醋飲料不僅不能減肥,還會增肥。
(回答者:朱毅)
為什么壓力大的時候會想吃甜食?
壓力大的時候,不僅是想吃甜食,可能是什么都想吃。這是內分泌的一種自我調節,適當地吃東西還是有積極減壓作用的。但是習慣成自然,縱容自己多吃、猛吃、常吃,吃出來的重量就會變成新的更大的壓力,那是一個吃出來的胖子的痛。
(回答者:朱毅)
黑洞是如何被發現的?
艾伯特·愛因斯坦在1915年發表了他的廣義相對論。一年后,德國偉大的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卡爾·史瓦西發現愛因斯坦方程的一個精確解。史瓦西這個解表明,當一顆恒星的半徑收縮到一個被稱為史瓦西半徑的臨界值時,沒有任何信號可以從恒星的表面逃離。此時在該天體表面的輻射波長將被拉伸到無窮大,輻射頻率將變為零;換句話說,時間停下來了。因此該天體將變成黑的了,看不到了,消失了。這就是廣義相對論預言的黑洞。這個結果是如此不尋常,以至于那時大部分人都不相信,包括愛因斯坦本人!史瓦西創立了黑洞學說,現在我們用來形容黑洞的術語,如“視界”、“逃逸速度”等,都是他在1916年發明的。而“黑洞”一詞,則是由美國天體物理學家約翰·惠勒在1970年提出的。史瓦西只是在數學上“發現”了黑洞,他自己并不相信黑洞是真實存在的。
1973年,天文學家在天鵝星座中發現一個強大的X射線雙星,其中一個是致密天體,另外一個是氣態恒星,它們圍繞共同的質量中心轉動。它被命名為天鵝座X-1。不像眾多的其他X射線雙星,該系統中的致密天體不可能是個中子星。利用開普勒定律,天文學家可以估算出該致密天體的質量,得到的結果大約是六倍太陽質量,比中子星的質量上限還大很多。因此,天鵝座X-1中的那個致密天體不可能是中子星,當然更不可能是白矮星了,它必須是一個黑洞。這是觀測得到的恒星質量級黑洞的第一個確鑿證據。雖然黑洞的這些證據都只是間接的,但確實是令人信服的。目前,觀測發現銀河系內恒星質量級黑洞的候選體已經不少,而且利用高靈敏度X射線望遠鏡也已經能夠探測到其他星系中的恒星質量級黑洞候選體。在20世紀末,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在大多數星系的中心有超大質量黑洞。
總之,理論上發現黑洞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了,觀測上可能永遠不能直接看到黑洞,但令人信服的間接證據卻有很多。
(回答者:北京師范大學天文系教授 李慶康)
元旦是怎么來的?
在我國古代,元旦一直是指農歷的第一天。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稱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紀年采用公元紀年法”,即我們所說的陽歷。為了區別農歷和陽歷兩個新年,又鑒于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恰在農歷新年的前后,便把農歷正月初一改稱為“春節”,陽歷一月一日定為“元旦”,成為全國人民共度的歡樂節日。
(回答者:知力小編 劉陽)
(責任編輯/劉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