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是值得你們銘記終身的日子。從此刻起,你們將正式開始在華東師大的學習和生活,成為這個和諧、友愛、進取的大家庭的一員。首先,請允許我代表這個大家庭所有的先來者,向各位新成員表示最熱烈的歡迎!歡迎你們來到華東師大!感謝你們選擇了華東師大!
對我而言,對所有的老師們而言,開學典禮的這一天是一年中最值得期待的日子。你們的到來,給校園帶來了新的活力和新的希望,同時也開啟了學校一個新的循環。今年入學的新同學,來自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以及港澳臺地區,來自世界五大洲的60個國家。盡管你們擁有不同的背景、不同的膚色,來自不同的民族,但從今天起,你們都擁有了一個共同的身份——師大人。這意味著你們不是這里的過客,而是這個校園的主人。
師大是一個容易讓人一見傾心的地方。我至今仍然清楚地記得自己背著行囊,輾轉來到華東師大,面對這個充滿知性、靈動和自由氣息的校園時的美好感覺。但師大真正的美好,不在她的外表,而在于她的氣質和傳統。90年來,大夏大學“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和光華大學“格致誠正”的踏實作風,早已隨著歲月,隨著前輩們對大學理想的不懈追求,融入師大的血脈,并在師大人的精神深處刻下了“求實創造,為人師表”的責任和擔當,鑄就了只屬于華東師大的大愛精神。正是在這種精神的感召下,一批批像你們一樣優秀的青年匯聚于此,他們在自由的思辨中,學習知識,研究學術;在“生命的精神交往”中,培養品性,收獲友誼;在與大師先賢的對話中,理解生活的意義和生命的價值。英國桂冠詩人約翰·梅斯菲爾德曾經說過:“世間很少有事物能比大學更美?!蔽蚁嘈艓煷缶褪沁@樣一個美好的所在,我也相信師大的美好能夠被你們所感知,并能夠通過你們得到傳承和發揚。
同學們,開學典禮是一場歡迎儀式,也是你們正式開始大學生活前的最后一次熱身。我曾經問過不少同學,大學最吸引你的是什么?最多的回答是“自由”。的確,大學生活很自由,大學也應該很自由。但大家必須知道,自由和責任從來都是不可分割的,獲得自由的前提是承擔責任。在大學生活中,究竟有怎樣的自由?這個問題的答案我想留給你們自己去慢慢體會和把握。在今天這個場合,作為校長,也作為你們的學長,我特別希望和你們分享的是,我對師大學生應當承擔的責任的理解。
華東師大的首任校長孟憲承先生曾經把現代大學的理想總結為“智慧的創獲,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會的發展”,這不僅是對大學使命最為簡潔的描述,也闡釋了師大學子應該承擔的三重責任。
在我看來,不管社會的價值觀念如何變化,不管教育理念、教學方法如何改進,勤奮學習仍然是學生的基本責任,仍然是你們在未來獲得成功的重要基礎。希望同學們能夠承擔起求知問道的責任,通過學習培養能力,通過學習創獲智慧。學習的更高境界是在學習中得到快樂,希望你們都能盡快修煉到這種境界,在師大充分享受學習的快樂。
大學對于一個人的意義,除了獲取知識和能力,更重要的還在于實現人格的自我完善。而一所大學能夠在何種程度上影響和改變一個人,既取決于大學的精神、傳統和辦學水平,也取決于這個人對于大學生活的參與。希望同學們能夠盡快參與到師大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學術探索中學會理性思考,在閱讀經典中培養人文情懷,在與老師、同學的朝夕相處中懂得尊重和寬容,在公益實踐中磨礪勇氣和毅力。我希望當你們畢業離開的時候,每一個人都因為參與而完成“品性的陶熔”,并因此擁有一個真正幸福的人生。
有人曾說過,“民族之魂,是從我們的大學里反映出來的”。建校以來,華東師大始終把推動“民族和社會的發展”作為自己最重要的使命。這種擔當精神是我們的立校之本,而傳承這種精神則是每個師大人的責任。這種責任可以是貢獻國家的行動,可以是身正為范的言行,也可以是生活中簡單、平凡的點滴善舉。請相信,只要我們承擔起這樣的責任,踏踏實實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這個社會的未來,我們自己的未來就會因此而充滿希望。
同學們,你們的大學生活將要正式開始,你們將在這個美好的校園里朝夕相處,共同譜寫青春的美好回憶。然而生活不會總是一帆風順,當你在學習或生活上遇到困難的時候,請務必記得,這里有真誠關心你的同學,有樂于提供幫助的老師,有很多師大版的“都教授”,當然還有童書記和我,我們就在你的身邊。
借此機會,我還想對全體新同學提出一點希望,希望你們每個人都能在大學時代給自己定下一個目標,這個目標不一定很宏大、很高遠。重要的是,在之后的幾年時間里,你們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實現它。而學校也一定會竭盡全力,幫助你們實現目標,幫助你們實現成長。
同學們,請承擔起責任,盡情享受你們自由而美好的大學生活吧!
(本文為陳群校長在華東師范大學2014級新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稿,本刊有刪改。標題為編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