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
父母讀書為什么這么重要呢?因為家長讀書會對孩子產生重要影響,尤其是在孩子小的時候。當父母都在讀書的時候,孩子是不可能不讀書的,而且當家長安靜地讀書時,就給孩子創造了比較安靜的環境,孩子做作業的時間也會延長,不開小差,不會分心。所以我特別主張父母們認真地去讀書,最好是跟孩子一起讀。在孩子小的時候就養成習慣,在孩子不認字的時候,就讀童話故事給他聽。如果你沒時間讀的話,可以讓他用手機聽,但是你不能把手機扔給孩子,自己跑了,這不行。
如果每天有二十分鐘左右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連續四五年,他會自動形成一種閱讀習慣。如果你定好每天都去讀書半小時的規矩,孩子就會遠遠超過半小時,原因是他自己進入故事中后,是放不下來的。所以,父母讀書對孩子影響是非常大的。
不管有多忙,千萬不要匆匆忙忙地和孩子交流,當你一匆忙,心里一煩躁,和孩子說話的口氣各方面就不平緩了,慢慢會激發孩子的反抗和煩躁心理,時間久了就會影響孩子的個性發展。
父母一直保持一個心平氣和的狀態,這樣就會讓孩子有安全感。有安全感以后,他會非常愿意跟你說話。因為他有安全感,他知道如果他考試考了零分回來,你也不會罵他;他考了四十分回來,你也不會罵他;他跟別的孩子打架,你也不會罵他。你就可以好好地跟他溝通了。
比如,如果十二三歲的孩子談戀愛了,我們大部分父母會擔心,甚至會認為這個肯定不行。其實我們要跟他分析,他為什么喜歡這個人,再分析為什么這個年齡談戀愛并不是好事。
自始至終,一定要保持一種心平氣和的狀態,讓他感覺到你是他的朋友,而不只是他的父母,這個特別重要。如果你動不動就發脾氣,孩子沒法預料告訴你這件事情他會受到什么樣的懲罰、會有什么后果的話,他就會把所有的事情都藏著掖著,他就什么事情都不告訴你了,那你作為父母就非常失敗。由此可見管理好你的情緒,保持心平氣和是多么重要。
很多父親說,我晚上也待在家里陪孩子。但有的父親是在看電視,有的父親是在打麻將,盡管人在家里,但實際上跟孩子沒有真正的交流,甚至在某種層面上在做反面角色示范。
如何才能高質量的陪伴孩子?我常常鼓勵家長們帶著孩子出去玩,這種玩不是瞎玩,不是帶他們去坐過山車,也不是帶他們出去吃一頓飯那么隨意和簡單,高質量的玩是在培養孩子們的心情和脾氣,從胸懷到眼界,這特別重要。
我在清華大學碰到一個家長,他本身不是研究昆蟲的,可是小學四年級的兒子已經認識了大概4000多種昆蟲,他也許是世界上研究昆蟲最小的孩子。而這個起因特別簡單,有一次他家里有兩只蒼蠅落在了飯上,我們家長的一般反應,就是用蒼蠅拍把它打掉就行了??墒歉赣H對當時還只有五六歲的孩子說,你看,這兩只蒼蠅不一樣的,世界上有多少多少種昆蟲,光蒼蠅就有上千種,而且它們每個的形狀都不一樣,而現在你把昆蟲比較以后,你會發現昆蟲世界其實非常的美麗。后來父親帶著孩子在網上搜昆蟲,結果把這個孩子引導到昆蟲的研究世界中去了。
毫無疑問,這個孩子即使未來不是全世界最優秀的昆蟲學家,他也很可能成為一名優秀的科學家。因為他的研究精神已經被培養出來了!這實際上是一種引導——父母對孩子的一種持續不斷的引導。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會慢慢地感覺管不住孩子,這主要來自于兩方面的原因。第一個原因是你從小到大沒有給孩子設立規矩,這個規矩可能在你的心里,但是你從來沒告訴孩子,你不舒服就把孩子罵一頓,說一頓,孩子也不知道這是一個規矩,他會很迷茫。還有一個原因是我們定規矩定得太晚了,我們給他定規矩的時候,孩子的習慣已經養成了,所以就特別麻煩。
定規矩最好是在八歲以下。在十歲以前定規矩,孩子還是愿意聽你的,為什么呢?因為在十歲以前,他覺得自己在這個世界上只有一個依靠就是父母,但是到十歲以后,他覺得離開父母還是可以活下去的。他會逐漸發現,和父母對著干,父母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
我從一開始記事起,我母親就給我定下兩個規矩:第一,早上起來以后,必須把床全部整理干凈。第二,就是你想去上學,必須先把家里打掃干凈。我跟大我五歲的姐姐有分工,我是早上起來必須掃地,我姐是吃完飯必須洗碗。后來我就形成了一個特別好的習慣,我習慣把房間弄得相對比較整潔比較干凈。也正是這個有條不紊的習慣,有效地幫我在生活和工作中提高了效率。
還有一個習慣大家其實也是可以做的,當孩子在七八歲以后,其實可以或多或少地鼓勵孩子做做飯,炒炒菜。中國炒菜不像德國,廚房里一大堆的天平,他要稱的。中國人靠什么,手抓一下剛好,其實這個東西很重要,讓孩子逐步地學會憑著自己內心去感覺,做什么樣的東西剛好。這個再延伸到生活中間去,慢慢他就會形成一個思維習慣:我如何做事,如何與人打交道?所以,別看小東西,小東西中間有大學問。
現在大多數家庭都是一個孩子,所以家長就要想辦法給小朋友建立圈子的條件。上下不超過兩歲的同班同學和社區里小朋友都可以成為孩子的朋友。我常常覺得我的孩子好孤單,因為我老搬家,老搬家就不太容易給他建立真正意義上的很長久的朋友圈。
父母現在要做一件事情,就是組織同學的家庭一起在周末聚聚,你就會發現孩子在一起玩得很開心,而且一定要男孩跟女孩混合著玩。在玩的過程中,孩子對于異性的交往,也開始自然地熟悉起來。一個社區的家庭也可以相約帶著孩子一起玩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