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小勇



很多數學家終身致力于數學研究,即便在離世后,他們的墓碑上仍刻著圖形和數字,似乎在訴說著墓主人對數學孜孜不倦的追求. 下面就讓我們來一起看看幾位古代數學家的碑文吧.
一、 古希臘數學家阿基米德的碑文
如圖1,墓碑上刻著一個圓柱,圓柱內切一個球,這個球的直徑恰好與圓柱的高相等. 相傳這個圖形表達了阿基米德最為自豪的發現:圖中圓柱的體積是球體積的,圓柱的表面積(包括上下底)也是球表面積的.
二、 德國數學家魯道夫的碑文
如圖2,公元1610年魯道夫(1540-1610)把π的近似值算到了小數點后35位,是當年的世界紀錄.
魯道夫的一生獻給了圓周率的研究,德國人為崇敬他的功績,至今還把π稱作“魯道夫數”.
三、 瑞士著名數學家雅各布·伯努利的碑文
圖3中的對數螺線,是雅各布·伯努利(1654~
1705)的碑文,他在數學的許多分支都有著重要的貢獻,而令他最得意的是對數螺線(被譽為生命之線). 在遺囑中,他要求把對數螺線刻在他墓碑上,并附上一句話:“雖經滄海,依然故我!”這一句話既刻畫了螺線的性質,又象征著他對數學的熱愛.
四、 法國數學家高斯的碑文
1796年,年僅19歲的高斯(1777-1855)制造了一件令數學界轟動一時的新聞:一個兩千多年來一直懸而未決的關于正十七邊形的尺規作圖難題,被他解決了!
后來人們把他墓碑的基石刻成正十七邊形,正是為了紀念他在青年時代的最重要的數學發現.
五、 英國數學家桑克斯的碑文
英國數學家桑克斯用了22年的時間,把圓周率π算到小數點后707位. 在他死后,人們在其墓碑上刻上π的707位數值,表達了對他的毅力和精神的欽佩.
(作者單位:江蘇省東臺市新街鎮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