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光耀
摘 要:公共娛樂場所在豐富了人們日常生活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特別是公共娛樂場所的火災事故頻發,其破壞性較強、社會影響力大,使公共娛樂場所的消防安全日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因此,對公共娛樂場所的安全現狀和火災原因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公共娛樂場所的防火對策。
關鍵詞:消防設施;公共娛樂場所;火災;消防演練
中圖分類號:D631.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5.17.038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一些供人們休閑、消費的公共娛樂場所層出不窮,且超速發展,但隨著此類場所檔次的不斷提高,其消防安全問題也日漸突出。火災統計表明,公共娛樂場所一旦發生火災,則基本會涉及到人的生命安全,比如2000-12-25發生在洛陽市東都商廈的火災造成309人死亡;2008-09-20發生在深圳市龍崗區舞王俱樂部的火災造成44人死亡,64人受傷;2009-01-31發生在福建省長樂市拉丁酒吧的火災造成15人死亡,22人受傷。因此,公共娛樂場所的消防安全問題始終是消防工作中被重點關注的對象,特別是如何對其進行消防安全防控、避免和減少火災的發生及火災帶來的損害,已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也始終是消防管理中的研究課題之一。
1 公共娛樂場所的消防安全現狀
1.1 公共娛樂場所的選址問題
如果公共娛樂場所的選址不當,則會提高火災的發生率。一般情況下,娛樂場所都是在裝修和改造建筑物的局部區域后建成的,這些建筑原有的消防設計是無法滿足娛樂場所的消防安全要求的,且這些建筑物還存在布局不合理、防火間距不足等問題。
1.2 公共娛樂場所的安全疏散問題
公共娛樂場所的安全疏散問題主要分為以下2方面:①一些經營者為了利益最大化,私自占用、堵塞消防通道;為了便于管理,營業期間將安全出口上鎖封閉,一旦發生火災,場所內人員無法安全逃生。②場所內超過額定人數,導致疏散困難。比如,深圳市舞王俱樂部發生火災后,從監控視頻中可看到,大廳內存在阻礙疏散的臺階,且桌椅數量非常多、密度非常大,未能留出滿足人員疏散要求的走道,且疏散總寬度不足,發生火災后慌亂的人群通過時互相擁擠,加重了人員傷亡。
1.3 公共娛樂場所的消防設施問題
目前,大多數公共娛樂場所具有流動性和特殊性,導致場所內的消防設施疏于管理。經營者為了壓縮成本,在建設娛樂場所時,想盡辦法減少消防設施的投入或在經營時未保養消防設施,導致自動消防設施無法正常運轉等,主要表現在以下3方面。
1.3.1 消防器材設施的維護保養不到位
多數娛樂場所室內的消火栓已被裝修材料遮擋,出現險情時很難找到消火栓;未定期維護和保養消防設施,設施腐蝕損壞嚴重,且室內消火栓和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內無水,無法發揮應有的滅火作用;未開展每年一次的消防設施檢測,無法及時發現問題。
1.3.2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無法正常運轉
雖然一些公共娛樂場所安裝了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和火災自動噴水滅火系統,但因種種原因導致其無法正常工作。有的經營者在感煙探測器和水噴淋頭上懸掛了各種裝飾物,直接影響了這些設施的正常使用;有的經營者為了防止客人誤操作消防設施,進而影響經營,在正常營業期間將整個火災自動報警系統關閉,直接導致與之聯動的系統和設施無法正常工作,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機械防排煙系統和防火卷簾門等都成為了孤立的設備。
1.3.3 消防安全管理滯后
因公共娛樂場所經營轉包快、消防安全責任人和管理人不斷變化等,導致娛樂場所的消防工作缺乏延續性和責任心;管理制度不健全;未加強對“四個能力”(檢查消除火災隱患的能力、撲救初級火災的能力、組織疏散逃生的能力、消防宣傳教育的能力)的建設,經營者和從業人員的消防安全意識淡薄,缺乏自救和疏散人員的能力。
2 引發火災的主要原因
2.1 消防安全意識薄弱,管理混亂
公共娛樂場所的大多數消防責任人、管理人對消防安全的重視只停留在口頭上,具體表現在以下3方面:①形式主義嚴重。消防安全責任制只印在紙上,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只掛在墻上,許多消防安全制度和措施并沒有真正落到實處。②大多數消防安全負責人認為消防安全是消防部門的工作,與其關系不大,根本沒有認識到法定的單位消防安全主體責任體制,對存在的火災隱患視而不見、聽之任之,導致消防安全環境逐漸惡化。③管理人員無法及時發現火災隱患,且對明顯的隱患問題(燃放煙花、隨意丟棄煙頭)放任不管。
2.2 室內裝修大量使用易燃、可燃物
為了節約裝修成本,實現較好的隔音效果,公共娛樂場所常使用大量可燃、易燃材料裝修;為營造娛樂氛圍,常使用具有可燃性的裝飾道具;沙發座椅、窗簾未經阻燃處理。
2.3 用電設備多,電氣負荷大
公共娛樂場常采用多種照明燈光和各類音響、影視、電腦和空調等設備,且數量多、功率大,需要長時間連續運轉,常處于超負荷運行狀態,加之電線年久老化等原因,導致電氣線路火災頻繁發生。
3 公共娛樂場所的消防安全對策
公共娛樂場所中的消防安全隱患的形成原因多種多樣,但是可以避免和消除的,主要對策有以下4點。
3.1 嚴格消防審批手續,加強監督管理
要嚴把審核、審批關,從源頭消除火災隱患,加強對公共娛樂場所的建審、驗收和開業前的消防安全檢查。公共娛樂場所必須經過公安消防機構檢查后才可投入使用或營業,這是杜絕先天性火災隱患,確保公共娛樂場所走上規范化消防安全管理道路的重要手段。
3.2 加大執法力度,消除火災隱患
將公共娛樂場所列為監督檢查的重點單位,特別是在節假日應加大檢查力度。發現隱患時,應及時督促整改,根據隱患情況依法予以臨時查封、停業或罰款,督促公共娛樂場所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制訂安全疏散方案和配備滅火應急器材;加強對派出所的消防業務指導,充分發揮其管理小型公共娛樂場所的作用。
3.3 加大培訓力度,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公共娛樂場所發生火災后,場所內部人員的自救非常重要。應在公共娛樂場所開展全員培訓,實行公共娛樂場所從業人員持證上崗制,要使從業人員掌握基本的防火、滅火常識,定期開展自查,消除火災隱患,并掌握“四個能力”。另外,公安消防部門要對重點公共娛樂場所制訂滅火疏散預案,并組織開展滅火疏散實戰演練,一旦公共娛樂場所發生火災,應在第一時間快速撲救火災、解救被困人員,以減少火災損失;充分利用報紙、電臺、電視臺等新聞媒體開展熱點追蹤系列報道,播發公益廣告,大力宣傳消防法律、法規、防滅火常識和火場逃生知識,從而增強和提高廣大群眾的消防安全意識和自防自救能力。
3.4 強化內部消防安全管理
應明確消防安全責任人和管理人,全面履行各項消防安全職責;開展消防安全隱患檢查,營業期間每2 h開展一次巡查;加大消防投入,不斷完善消防器材設施,并定期檢查、維修;開展消防演練,提高自救和組織疏散的能力;按照有關消防法規的要求,投保企業火災險和公眾責任險,以便在發生火災時化解風險,提高事故賠償能力和公共娛樂場所的生存能力,進而維護社會穩定。
參考文獻
[1]卿婉麗.公共娛樂場所消防安全現狀及對策[J].消防技術與產品信息,2005(5):18-20.
[2]徐胡珍.淺談公共娛樂場所消防安全管理[J].消防科學與技術,2003(8):13-16.
[3]田玉敏.公共娛樂場所消防安全對策的探討[J].消防技術與產品信息,2004(2):8-12.
[4]王春梅.淺析公共娛樂場所消防安全現狀及對策[J].沈陽航空工業學院學報,2005(6):24-26.
[5]陳志平.公共娛樂場所的火災原因與火災調查[J].科技創新導報,2009(12):30-32.
〔編輯:張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