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再勝等
長江流域菜薹和菜籽兩收“雙低”油菜品種及配套栽培技術自從推廣應用以來,不僅使每畝油菜籽增產20%,而且每畝加收菜薹250~350千克。近幾年,油菜薹的銷售價格一直高于紅菜薹和白菜薹,銷售收入也遠遠高于油菜籽,尤其是城市周邊,菜薹和菜籽兩收“雙低”油菜品種比其他油菜品種的種植收入每畝至少增加100%以上。在此,將長江流域“雙低”油菜直播兩收栽培技術介紹給大家。
1. 品種選擇 選擇抗寒性、抗病性、生長勢較強,菜薹發生早,采摘主薹后側薹再生能力強,菜薹食用無苦澀味,油菜籽產量高,早中熟,菜籽油中芥酸含量低于3%,菜籽餅中硫代葡萄糖甙含量低于30微摩爾/克的“雙低” 油菜品種,如華雜6號、華雜8號、中油雜4號、中雙9號、中雜油11號、華湘江油11號、華湘江油12號等均可。
2. 整地施基肥 栽培地選擇交通便利、距離城鎮近、排灌方便、地勢平坦、土層深厚、土質疏松、富含有機質、保水保肥性好的壤土或砂壤土耕地。播種前每畝施入腐熟豬糞2000千克或腐熟菜籽餅100千克,加氮磷鉀含量各15%的進口復合肥40千克、硼砂1.5千克作基肥。然后深耕細耙,充分整碎土塊。再取好栽培地圍溝,每隔30~40米取一條腰溝,按2.5米的寬度包溝開畦,一般畦面寬2米,畦溝上部寬0.5米,畦溝深18~20厘米,最后整平畦面以備播種。
3. 備種消毒 每畝栽培地準備適宜的油菜品種種子500克,播前先將種子放在55~60℃的溫水中消毒15分鐘,再用清水洗凈種皮上的黏液,然后撈起種子,充分晾干表面水分等待播種。
4. 播種 長江流域播種時間一般安排在9月底至10月上旬,注意搶墑播種。為了播種均勻,可將種子與25~30倍的干細土充分拌勻,再均勻撒播于畦面,然后用釘耙適當耙動畦面土壤,使絕大部分種子處于薄土覆蓋之下。播種3~4天后種子就會相繼破土出苗。
5. 補苗定苗 播種后30天左右,要仔細檢查油菜栽培地的缺苗情況,如有缺苗,可用小挖鋤配合,在秧苗密集處取苗移栽補缺,接著用清糞水或0.05%~0.1%尿素溶液施一次提苗肥和定根水,以促進補苗成活。然后給秧苗密集處適當間苗,使苗間距保持在15~20厘米,每畝有效植株保持在17 000~18 000株。
6. 排灌水 油菜生長期間如遇干旱要適時澆水,如遇強降雨要及時清溝排漬,做到雨停水干,以促進油菜植株正常生長。
7. 中耕除草、培土 油菜生長期間中耕除草2~3次,越冬前1~2次,開春后1次,中耕除草要盡量在雨后進行,以防止土壤板結。每次中耕時都要注意給少數高腳苗適當培土,以防止植株倒伏,促進油菜正常生長。
8. 采收油菜薹 2月中下旬至3月初,當主薹長到25~30厘米高時即可采收,主薹的采收技術標準必須嚴格掌握,即在留足主薹基部長度10厘米的基礎上,摘取上部15~20厘米的長度上市銷售,以促進主薹基部早發側枝、多發側枝,但側枝不再作菜薹采收,只用于開花結籽。一般情況下每畝菜薹產量300千克左右。
9. 追肥 3月上中旬,在油菜側枝處于蕾期時,每畝用速樂硼50克對水50千克化成0.1%的肥液,用噴霧器對油菜進行葉面噴施硼肥1次。噴施硼肥后約半個月,用0.3%的磷酸二氫鉀加0.5%的尿素溶液對進入花期的油菜再噴施葉面肥1次。如在噴施葉面肥時有病蟲害發生,則可噴肥與病蟲害防治噴藥相結合。
10. 病害防治
①霜霉病。首先要及時清溝排漬,使油菜地雨停水干,并合理灌溉,做到耕地不積水。其次是播種時可用種子重量1%~2%的25%甲霜靈拌種消毒。再次是發病初期可選用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40%霜疫靈可濕性粉劑150~200倍液,或58%甲霜靈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72.2%霜霉威(普力克)水劑600~800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0%乙膦·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等噴霧防治,每隔5~7天噴霧1次,連續防治2~3次。若白斑病與霜霉病混合發生,可用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400倍液加40%霜疫靈可濕性粉劑400倍液噴霧防治。若黑斑病與霜霉病混合發生,可用50%異菌脲(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加90%三乙膦酸鋁可濕性粉劑4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加90%三乙膦酸鋁可濕性粉劑400倍液噴霧防治。
②菌核病。一是播種前可用10%鹽水選種,清除浮于水面的帶病種子及小菌核。二是及時清溝排漬, 使油菜地雨停水干,并合理灌溉,做到耕地不積水。三是盛花期及時摘除老葉、黃葉、病葉,防止病害擴散,改善田間通風透光條件。四是在開花初期或發病初期,可選用80%多菌靈超微粉1000倍液,或40%多硫懸浮劑400倍液,或50%腐霉利(速克靈)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或12.5%治萎靈水劑500倍液,或40%治萎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復方菌核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異菌脲(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50%乙烯菌核利(農利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等農藥噴霧防治,每隔5~7天噴霧1次,一般連續防治2~3次。
③病毒病。主要防治措施:一是要及時防治油菜地及其周圍作物上的蚜蟲;二是要及時清除油菜地周邊的雜草。
11. 蟲害防治
①蚜蟲。蚜蟲發生初期,可選用90%晶體敵百蟲800倍液,或10%吡蟲啉2500~3000倍液,或50%馬拉硫磷乳劑1000~2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2500~30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2000~2500倍液,或2.5%三氟氯氰菊酯(功夫)乳油2500~3000倍液,或3%啶蟲脒乳油1000~1500倍液等交替噴霧防治。
②小菜蛾。防治方法:一是要及時清理栽培地及周邊的雜草。二是小菜蛾發生初期可選用10%氯氰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或20%丙溴磷乳油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5%氟蟲腈懸浮劑、10%蟲螨腈懸浮劑、2.5%氟氯氰菊酯乳油其中一種的2000~3000倍液,或5%氟蟲脲乳油1000~2000倍液等交替噴霧防治。
③潛葉蠅。幼蟲發生初期,可選用48%毒死蜱乳油1500~2000倍液,或1.8%阿維菌素乳油2000倍液,或25%喹硫磷乳油、10%煙堿乳油其中一種的1000倍液等交替噴霧防治,每隔5~7天進行1次,連續防治2~3次。成蟲發生高峰期,可選用5%氟蟲腈懸浮劑1500倍液,或5%氟啶脲(抑太保)乳油2000倍液,或10%蟲螨腈懸浮劑1000倍液等交替噴霧防治,每隔5~7天進行1次,連續防治2次。
12. 采收油菜籽 油菜終花后30天左右,即5月上旬油菜籽就可以全部成熟,此時要搶晴朗天氣收割、脫粒、曬干。由于采收主薹后的油菜籽可增產20%,故長江流域作直播兩收栽培“雙低”油菜的油菜籽每畝一般可新增產量30千克左右,即油菜籽畝產在160~180千克。
(作者聯系地址:梅再勝 湖北省黃石市農業局 郵編:435002;梅晗璐 湖北理工學院 郵編:435002;柯曉華 黃石市植保站 郵編:435000;薛 昉 黃石市蔬菜科研所 郵編:435002;馮 昭 黃石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測中心 郵編:435002)